期貨交易是一個長期的培養、追求、領悟過程

為什麼面對同樣的市場行情,投機者會有各種各樣不同的應對方式?交易結果是如此的截然不同?


期貨交易是一個長期的培養、追求、領悟過程

任何一個市場,在同一瞬間,就有無數人在做多,還有無數人卻在放空;同樣看對了行情的方向,有人賺了點小錢就跑,有人卻不為所動,試圖獲得市場重大趨勢運動帶來的暴利,即使眼看要到手的利潤可能得而復失也在所不惜;當交易出現損失時,有人心存僥倖,不願及時認賠出局,結果釀成大禍;有人卻把市場判斷失誤看做交易中不可避免的正常現象,在損失很小時就果斷撤退,沒有受到大的傷害。

市場交易就是簡單的一買一賣,但在這一買一賣的背後,隱含著投機者不同的觀念、意識、目的、動機,反映出投機者不同的價值觀、市場交易理念、對待金錢的態度、對待風險的態度,等等。

從表面、局部看,市場交易的成敗,好像是一些偶然的事情、運氣在起作用。但是,我認為,投機者在金融領域的最終命運,深層次的原因取決於一個投機者的綜合素質,這就是一個投機者的人生修養和境界。

投機者的修養和境界並不神秘,也不玄虛,它是建立在兩個方面之上的。一是投機者對市場的理解,對市場交易中一些重大的原則性問題的基本態度;二是投機者對自我的認識,這種認識既包括對人類千百年來亙古不變的本性,如希望、貪婪、恐懼、僥倖、自負等的洞察和了解,也需要投機者對自己特殊的心理弱點、性格缺陷、思維、行為習慣等主體身心活動的深刻反省。

外匯市場的投機遊戲是人與人之間思想、意志、心理的對抗與較量。對市場的理解和對自我的認識這兩方面之間,本質上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早在100 多年以前,一位投機市場的老手就說過這樣的話:成功的外匯投機定律是建立在這一假設的基礎之上的,那就是,人們將重複過去的錯誤。因此,投機者對人性的認識越深刻,對市場的理解就越深入;反之亦然。從這種意義上說,外匯的交易實質也就是一種心理遊戲,既是與市場中其他人的角逐,更是與內心自我本能、人性弱點的對抗。

每一個立志獻身於投機事業的人,都是一個孤獨的攀登者!大多數人最終不能抵達理想的彼岸。但是,隨著市場認識的深化,投機者修養、境界的提高,一旦你突破了自我的侷限,超越了平庸凡俗,就會頓悟成佛,有一個質的飛躍。一個成功的投機高手,往往既有深刻的市場見解,也能洞悉自己的內心世界,同時在這兩方面達到很高的修為。

期貨交易是一個長期的培養、追求、領悟過程


投機的旅途沒有捷徑可走,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這個漫長而孤獨的修煉過程,就像屈原所描述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投機者在摸索前進的道路上,會遇到難以想象的艱難困苦。除了個人的天分外,唯有時間才能幫助投機者學到和證明一些東西。每一個看似輝煌的成功的背後,無不是由一系列的失敗和痛苦的教訓換來的,哪怕是一點點在別人看來非常樸素、簡單的經驗,投機者都可能為之付出過慘重的損失、血的代價。華爾街的一位操盤高手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我的投資績效完全是在於我28 年來錯誤經驗的累積。

每一次,當我因為犯錯而受到市場的懲罰時,我都會清醒地告誡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我重複類似的錯誤已經遠遠超過三次,應該學得聰明一點。但是,當懲罰的痛楚過去以後,我會立刻忘掉令人不快的經歷,好像什麼也沒有發生過,重新回到老路上。裡費默說:如果一個人不犯錯的話,那他一個月之內就能擁有整個世界了,但如果他不從錯誤中吸取經驗教訓的話,那就連上帝所賜的東西都得不到一件。

但是,期貨交易的錯誤不是那樣容易改正的。

很多人一次又一次下定決心不再重複過去的錯誤,但一旦進入市場交易,依舊故態復萌,情況似乎沒有得到絲毫的改變。在期貨交易的前幾年,投資者的投機活動一直迷失在這種惡性循環的怪圈中,彷彿進入了暗無天日的地獄,心靈和精神長時間在痛苦、絕望、懊悔中煎熬,卻無法自拔。

現在看來,這一切的發生並非偶然。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投機者在市場交易中所犯下的數不勝數的所謂錯誤,只有在時過境遷,投機者的思維、認識、境界到了一定層次以後才能恍然大悟。

一個投機者的修養和境界不達到一定的高度,儘管你殫精竭慮、苦苦掙扎,努力想避免各種各樣看似非常簡單的錯誤,結果卻總是令人失望。你注意了這一方面的問題,錯誤就會從另外一個意想不到的地方冒出來。就像一個新手開車,注意了前面路上的障礙,卻忘記了後面和旁邊的危險;注意了手上的動作,卻忘記了腳下油門和剎車的位置。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

大多數市場參與者日復一日,像噩夢一樣無法擺脫的錯誤,只能隨著投機者的修養和境界的提高而被超越,被消解,而無法在當前的境況下徹底消滅,不再重犯。例如,投機交易中的止損、市場新手衝動性交易等問題,都不是一個孤立的問題,也不是一個簡單的技術問題,牽一髮而動全身,投機者整體的交易理念、修養、境界不到一定的高度,這些錯誤就難以徹底解決。

關於衝動性交易

許多經驗豐富的投機老手都認識到,衝動性交易具有巨大的破壞性,嚴重威脅投機者的資金安全。從進入期貨市場的那一天開始投資者就一直身受其害。很多年過去了你還在同它作殊死的搏鬥。

不知道有多少次,前一天晚上你在分析、判斷市場走勢時非常冷靜、理智,做好了詳細的交易計劃。但是,僅僅過了一個晚上,第二天你一走進交易大廳,一切就變得讓人難以理解。你會徹底忘記原來制定好的交易計劃,忘記自己究竟應該怎麼操作,而完全被市場價格的波動所牽引。

你的思維、心情隨著市場價格的變化而變化,一會看多,一會看空,全然不顧原先的想法,頻繁地在市場中買進賣出。顯然,這種毫無章法的交易方式註定不會有好結果。每天交易結束以後,你總是發現自己傷痕累累,損失慘重。更令人沮喪的是,如果你機械地遵守前一天的操作計劃,非但不會虧損,還有可觀的利潤。衝動性交易的主要原因是投機者缺乏足夠的自我控制能力,沉溺於短時間從市場波動中賺一筆大錢的想法而無法自拔。既不能抵擋外在的市場波動的誘惑,也不能遏制內在強烈的交易慾望。

從交易理念來說,衝動性交易是一種短線交易,而且是超級短線。這樣的局面一直維持了好幾年,人的本能、無意識的力量是如此的強大,市場的誘惑是如此難以抵擋,就是無法控制自己的交易衝動。一次又一次,打倒在地,又掙扎著爬起來。你一再下決心,要謹慎交易,三思而後行,結果卻總是不盡人意,事情並沒有朝好的方面發展。直到有一天,你徹底放棄了戰勝衝動性交易的幻想,在絕望中放縱自己,無可奈何地承受著由此帶來的令人痛心的交易損失。

幾年以後,不知不覺中,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經驗的積累、市場認識的深化,你突然發現,自己已經很少出現衝動性交易的現象。這種曾經長期困擾我的疾病,花了好幾年的時間也沒有遏止住的情緒化的行為方式,彷彿一下子痊癒了。仔細想來,這一切的發生也在情理之中。我對市場運動的理解,我的交易理念,我對自我的認識,包括對自己的個性、思維、情緒、習慣的瞭解,已經有了質的飛躍,今非昔比。一句話,我進入了一個新的天地,我在投機領域所達到的修養和境界使我遠遠超越了衝動性交易這種低層次的錯誤。

現在,我已經很少從事短線交易,尤其是日內短線交易,知道這是毀滅投機者最快捷的途徑。我把自己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尋找、發掘中長線交易的機會上,對短時間從市場波動中賺一筆大錢的想法已不感興趣。原來像美女一樣誘人的市場短期波動,再也不能激起我的交易慾望和衝動。

每一天,你還在關注各個品種的盤面變化,但是,作為一個長線交易者,不會再被驚心動魄的短期市場波動牽著鼻子,搞得心神不定。你平靜、淡然地欣賞著市場的變化,也審視著自己的內心世界。你以我自己的方式理解這一切。

星星還是那顆星星,月亮還是那個月亮。市場依然在激烈動盪,用可觀的利潤,誘惑、吸引著一批又一批新老投機者前赴後繼,飛蛾撲火。而這一切,在大家的眼裡已有了全然不同的意義。

關於止損

每一本關於外匯交易的書,都會不厭其煩地提醒投機者,交易不利時要及時止損,迅速退出市場以減少損失。“如果你不願意虧小錢,遲早就會虧大錢”, “剛開始時的損失總是最廉價的損失”

,等等。

儘管有如此多的提醒和忠告,面對交易不利的局面,投機者普遍性的習慣仍然是不願迅速認賠,避免重大虧損的發生。理性上,一個投機者可能認識到止損的重要性,但在實際交易中卻往往做不到,問題似乎不像大家想象的那麼簡單。

首先,交易不及時能夠果斷地壯士斷臂,迅速止損,要求投機者具備極大的智慧、勇氣和毅力。這不僅涉及到投機者對市場交易的本質問題理解是否正確,投機策略是否合理、科學,是否具有虧小錢、賺大錢的基本交易思路,更是和投機者的精神態度、心理、意志力等方面有著重大的關係。在交易明顯出現不利局面時,迅速改變自己的想法、推翻原來的市場判斷、承擔實實在在的損失,這一切都會給投機者帶來沉重的心理、精神負擔。尤其是對一個市場新手,這種壓力可能會徹底摧毀他的意志和信念,使他在應該採取止損措施的那一剎那,放棄努力,敗下陣來,成為精神上的軟骨頭。

其次,每一次交易中,具體止損點位的設立,也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有時候,你剛剛在絕望之中止損離場,市場價格立刻回到了你原來交易的方向。如果你再堅持一會,不但不會虧錢,反而能大賺一筆。回頭一看,正好買在市場的最高點,賣在市場的最低點。從理性的角度思考,為了控制交易風險,在入市以後出現損失時,及時離場是一個聰明的舉動。但是,因為止損點設置不科學,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市場愚弄,被迫來回割肉,又深受無原則、不合理止損的傷害,你的行為看起來完全就像一個大傻瓜。

終於,有一天,你的精神狀態到了崩潰的邊緣,對這種盲目的止損措施已經非常厭倦。當市場價格走勢再次對我不利時,你變得非常麻木,眼瞧著浮動虧損的擴大而無動於衷,沒有采取任何措施。結果,我的賬戶被洗劫一空,我暴倉了。

首先,止損策略只是投機者在市場判斷失誤時的一種保護性措施,用來阻止重大交易虧損的出現。但是,當一個投機者總的交易贏利小於一系列止損所帶來的損失,即投機者沒有能力在市場交易中賺取足夠的利潤時,嚴格的止損措施只是延緩投機資本減少的速度,不能改變投機者最終失敗的命運。

其次,止損和投機者的交易理念密切相關。

對於一個長線交易者來說,由於他每年交易的次數很少,每次入市前都做過充分的研究,可以很從容地確定交易失敗時的退出位置。止損點位非常明確,執行起來也相對比較簡單。

而對於一個短線交易者,尤其是根據市場盤面變化操作的日內交易員,他每天頻繁地進出市場,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波動,只能依靠某種本能、感覺作出買賣決策。有時候,我一天要交易十多次,一筆交易從開始到結束可能只有幾十秒鐘,很難在入市交易前詳細策確的止損點位。從入市到止損,一切取決於操作者非常個性化的市場感覺,旁觀者很難插手。

現在,交易不利時我能夠很輕鬆地退出市場,完全沒有原來止損操作時內心那種痛苦、絕望、沮喪的精神感受。因為我知道,這是交易中最正常的現象。市場總會出現意外的變化,一個人的判斷也不可能100 %地準確。只要你從市場交易中賺取的利潤遠遠大於止損時造成的損失,你的某一筆具體交易是賺是賠無關緊要。賠小錢,賺大錢,這是期貨交易必須堅持的最簡單的思考原則。只要你一直沿著這條正確之路走下去,早晚會到達成功的彼岸。

這麼看來,止損對我也就不再是個問題。

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

總之,作為一個投機者,我們面對的是一個不確定的世界。這裡永遠不存在一個能夠被大多數人輕易掌握的走向成功的簡單方法。美國前財政部長羅伯特•魯賓的決策方式,我認為對每一個投機市場的參與者都有很大的借鑑意義:

  • 天下惟一確定的事就是不確定性。
  • 任何決策都是均衡幾率的結果。
  • 一旦作出決定,立刻付之於行動,行為要果斷迅速。
  • 決策者的品質遠比決策結果重要。


是的,確實像魯賓所說的,決策者的品質遠比決策結果重要。交易結果的好壞我們無法控制,但是,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慾望、情緒、思維和行為。

“認識你自己”。人類這句古老的格言,在現代的金融投機市場依然具有鮮活的意義。那些不能遏止、克服人性弱點的人,無論是多麼偉大的人物,相信在這裡,結果都將喪魂落魄,被市場風雲所淘汰。期貨交易不是一門科學,一門機械的手藝,只要長期反覆練習,熟能生巧,就可以從市場中賺到錢。這是一門真真切切行動第一、實踐第一的藝術。投機者要達致成功,不但要成為思想的巨人,知識的巨人,更必須是行動的巨人。

交易技巧和知識可以學習,市場經驗可以累積,投機者更重要的是要培養起成熟的心理並能迅速地付諸行動,這卻是一個長期的培養、追求、領悟過程。

有人說,期貨交易是科學和藝術的結合。筆者的觀點是:面對市場的不確定性,哲學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哲學的抽象思維模式,也許可以更為有效地幫助投機者把握市場運動的脈絡,領悟到市場交易成功的奧秘。

索羅斯的投資名著《 金融鍊金術》 中有大量的哲學思考,雖然讓人感到有一點混亂,卻也不令人奇怪。

一個高明的投機大師的修養和境界往往與哲學家屬同一層次。就像網上一位朋友說的那樣:“交易市場上高手之間的較量絕不是技術水平上的較量,而是投資哲學的較量,心態和境界的較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