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兵作戰會帶多少子彈?

自清君


大家都存在一個誤區,就是士兵在作戰的時候是集體作戰而不是單人作戰,這樣一來就不存在單個士兵攜帶多少彈藥的問題了!看過《拯救大兵》或者《我們的父輩》的軍迷肯定都對當時的美軍、德軍作戰單位有印象,除了那些深入敵後的突擊部隊需要自己攜帶全套裝裝備之外,正規作戰部隊裡都有自己的軍需官,再不濟也是由專人負責攜帶彈藥的。在電影《我們的父輩》中弗雷德漢姆這樣神經百戰的老兵是不會隨身攜帶大量彈藥的,在子彈打完的時候會有一個搬著彈藥箱的士兵隨時補給彈藥給他。

這樣做的目的很簡單,攜帶大量彈藥的士兵要承受巨大的重量,這肯定會嚴重影響到它的作戰發揮,在電影中二戰時期的士兵大多在要帶上掛滿皮製彈匣,德軍的這種彈匣相對日本的樣式較小一些,一般給一個士兵配備這樣的彈匣能攜帶60發子彈,這已經是幾公斤的重量了!攜帶彈匣的麻煩還在於容易丟失子彈,因為士兵在戰場機動或者進行各種規避、臥倒、匍匐前進動作時,皮質彈匣裡的彈藥很容易掉出來,因此說沒有哪個國家會給單個士兵配備大量彈藥。

現代化戰爭中的子彈相比二戰時代都大幅的減小,重量大大降低的同時單個士兵彈藥的攜帶量增加,但是有個麻煩的問題是,現代化步槍都是全自動的突擊步槍彈藥消耗量十分巨大,因此很多士兵都會大量配備彈匣加快裝彈速度,這就進一步增加了裝備的重量,因此說現代化步兵班或者稍大一些的作戰單位對後勤的依賴性更大,也需要更多專門搬運彈藥跟隨部隊作戰。


利刃軍事


這個問題很好玩,有不帶子彈的單兵也有帶很多子彈的單兵。這怎麼說呢?

先看狙擊手的如何?

其實可以從圖上來數出來了,一個狙擊手的戰鬥小組由射手和觀察手組成。射手攜帶7.62mm狙擊槍彈通常會攜帶4個彈匣。大約120枚子彈,另外會帶一把手槍配備4-5個彈匣。 觀察手擔任保護和警戒任務攜帶M4突擊步槍,攜帶10-12個彈匣共計300-360枚子彈,同時會攜帶8枚40mm榴彈。

而一個普通士兵攜帶彈匣其實是6個到8個,大部分情況下並不限制士兵自身攜帶彈藥數量。

因此很多士兵都會見縫插針的多攜帶幾個彈匣,如果自己用不完可以支援他人。

例如這個戰術背心上就塞滿了彈匣。具記載,在越戰的時候一個美國士兵攜帶2000枚子彈當時是創造了世界紀錄的。


說到越戰期間,通常的裝備是這樣的:

一把M-14步槍,附帶7個彈匣。但同時士兵會以彈袋和彈帶再攜帶複數的彈藥,基本上也是300顆子彈上下。


英軍當時的攜帶量大約為250發左右,英軍大部分子彈裝在彈匣內,少部分子彈裝在一個子彈袋子裡面。

如果是一戰的時候,武器射速不高,因此只會攜帶幾十枚子彈,分別放入5顆子彈一組的彈夾內。通常這樣的彈夾會帶10-15個。


現代戰爭中大部分武器補給會有專門的補機車隨著軍隊一起運動,在每個補機車內為負責的士兵攜帶了彈藥,這樣基本上可以保證每名士兵3-6天的補給量。如果這些補給不夠的話,士兵還可以呼叫空投補給。

為了使用方便,補給包裡面的彈匣已經是裝好彈藥的。

而單獨的空彈匣,則是另外的包裝進行補給。


軍武數據庫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個不能一概而論。


以美軍為例,原則上自動步槍手只需要攜帶6個30發彈匣。

在現代戰爭中,自動步槍手開槍的機會其實還是有限的。如果爆發戰爭,恐怕都是在近戰或者巷戰,原則上180發子彈就夠了。

但實戰,尤其是惡劣地區戰場,美國大兵攜帶子彈往往很多。

比如阿富汗戰場,由於後勤補給往往不能迅速通過山地,美軍士兵被要求攜帶10個彈匣,也就是300發子彈。


而美軍老兵,往往會攜帶400發以上子彈。

要知道,在山地行軍攜帶400發子彈是很可怕的,但畢竟可以保命。

因為山地作戰,即便有空中支援,也可能連續幾天沒有補給,依靠現有彈藥作戰。

士兵不吃飯可以活幾十天,就算不喝水也能支撐幾天,但沒有彈藥恐怕分秒就掛了。



那麼,解放軍攜帶彈藥情況是什麼樣?

通過幾次演習來看,解放軍官兵攜帶5個彈匣,也就是150發子彈,大體和美軍一致。


薩沙


美軍現在通常是攜帶210發步槍彈+45發手槍彈,也就是說是7個30發突擊步槍彈匣+3個15發的M9手槍彈匣。這幾年美軍的新彈匣的硅鋼彈簧質量據說不錯,壓30發整也問題不大,M16時代,通常是壓27~29發,印象裡以色列人現在仍然是壓29發。不過第一線部隊,大多傾向於儘量多裝,傘兵和特戰部隊能裝到15個彈匣。因為在交戰雙方都大量使用突擊步槍的情況下,短點射導致的彈藥消耗仍然很可觀。越戰時代的美國步槍兵使用20發彈匣時,每個彈匣一般只能壓16發子彈,但很多人用各種辦法在身上塞200發以上的彈藥。二戰期間美軍的標準彈藥儲備是80+8,M1上一個彈夾,身上10個,蘇聯紅軍相對少一些,是60發,但實際上都帶的比這個多。侵華日軍後期在中國敵後游擊區掃蕩時只帶40發左右的彈藥,這是為了防備被八路軍繳獲。

如果是機槍手,美軍M249射手應該隨身攜帶600枚子彈。


強武堂


平常人包括一般軍迷眼裡,在打仗的時候,戰士們帶的子彈和手榴彈,一定是多多益善,能帶多就儘管帶多,畢竟是打擊敵人,保衛自身安全的東西。

但帶多少子彈,與步兵所攜帶的武器有關,一般88式狙擊步槍手,頂多帶50發子彈,沒錯就是這麼點子彈,讀者一定感到非常意外吧。

狙擊步槍,一般都是單發射擊的,強調在遠距離內一槍斃命,不似自動步槍手,往往打光彈匣內的30發子彈,還不一定能保證打死一名敵人。

事實上,戰場上就是這麼回事,一槍一個,彈無虛發,那是影視劇中的內容,為了強調主人公的英勇善戰、保證劇情精彩、且視覺效果好,而作出的藝術誇張。

國內95式自動步槍手,一般帶4只30發彈匣,加之槍上的那隻30發彈匣,攜彈量為150發,包括4枚卵形手雷或者4枚木柄手榴彈。

戰場上,步兵的火力非常重要,有相對較多的子彈,才能將手中的槍械發揮出最大的殺傷效果,持續不間斷的火力,是壓制敵人取得勝利的有力保證。

但每名戰士所攜子彈數量畢竟有限,因此戰場上自動槍械瘋狂掃射的情景,幾乎是不可能的,一般距離50米以上,步兵手中的槍械,都會半自動射擊,也即單發射擊,既提高了射擊精度,同時又節約了寶貴的子彈。

在近距離短兵相接,或者室內衝突、巷戰、叢林遭遇戰時,才會採取自動發射方式,以儘可能地多射殺敵人,保護自己和戰友的安全。

行軍打仗時,攜帶過多的子彈,非常消耗戰士的體力,甚至影響戰士在戰場上戰鬥性能的發揮。

戰士身上帶4只30發彈匣,包括槍上的1只30發彈匣,是非常合理的攜彈量,足以支撐一場中等烈度的戰鬥。

高強度、持續不斷的戰鬥,則150發子彈肯定是不夠了,但那是軍需部門考慮的事,戰時會予以及時的糧彈水補給,否則,戰鬥就打不下去了。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圖片均下載網絡,特此聲明。


國平軍史


首先你是否從過軍?是否是野戰部隊?是否和上級溝通過了解過?上級是什麼級別?戰爭攜彈量,你說的只是正常基數而已~~~僅此而已~~~真正發生戰事攜彈量不會是正常基數,而會增加,根據實際來的,你說的沒錯,但是根據實際來說,不對。


清泉寒峰


目前,各主要國家的單兵彈藥基數都是200左右。加上彈匣也十多公斤呢。各種負重加起來,美軍是70磅,我軍是40公斤,自己找一袋大米試試就知道了。


狂海奔瀾


一把ak裝彈30發,備彈90。一個炸彈,兩個閃光彈。出門送快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