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野生大紅酸枝在東南亞可能絕跡,材料價格或遇暴漲

2026年野生大紅酸枝在東南亞可能絕跡,材料價格或遇暴漲

啥是大紅酸枝?

大紅酸枝是硬木類的一種(另外兩類為細木類,如橡木,雜木類,如松木)北方稱之為“老紅木”。廣東、廣西稱之為“酸枝”。是熱帶常綠植物大喬木。我國《國家紅木標準》定為“紅酸枝”,因為紅酸枝木的新切面有酸枝木特有的酸香氣,故稱之為酸枝。

明清時期與小葉紫檀、黃花梨兩種木材為宮廷的三大貢木。既然是貢木製作傢俱的質量自不用說,質量是槓槓的,家裡要有完全可以作為家傳寶,一代代傳下去。

2026年野生大紅酸枝在東南亞可能絕跡,材料價格或遇暴漲

大紅酸枝的特點

大紅酸枝既然是硬木類(也就是常說的紅木類)有三個特點:

一、木紋十分漂亮,黑色的紋理較多,紋理上的層次感分明;

二、大紅酸枝的木質油性本身很大,就自然有兩個優勢,光澤度高,而且不易裂;

三、大紅酸枝的密度比較大。

2026年野生大紅酸枝在東南亞可能絕跡,材料價格或遇暴漲

大紅酸枝現狀

既然從明清起就作為貢木,這類木材的行市就日益漸長,價格也與日激增,據說大紅酸枝今年價格已經逼近每噸百萬元,而且經常有價無貨。如此暴利的資源自然是讓各類人擠破頭的尋求資源。價格也是一天一個價。大紅酸枝的小料、次料每噸價格5萬至7萬元,中料每噸價格8萬至15萬元,口徑20釐米的好料每噸價格在20萬至30萬元,口徑在20釐米至30釐米的上等好料每噸價格在40萬至60萬元之間,還有些板料按其寬厚論塊賣,摺合下來每噸一百萬元。由於耗材量過大,東南亞各國大紅酸枝原材料已日趨枯竭:大紅酸枝在越南早已開發貽盡,只有泰國、老撾、柬埔寨等國的交界處還有少部分交趾黃檀。 近日,一些環境保護組織警告,大紅酸枝有可能會在2026年在東南亞的野生生境絕跡。

2026年野生大紅酸枝在東南亞可能絕跡,材料價格或遇暴漲

東南亞各國已經開始重視大紅酸枝的採伐,紛紛出臺相應政策,禁止砍伐,禁止出口,物以稀為貴,就因這樣大紅酸枝的價格反倒是一路飆升,有些人更願意鋌而走險,大紅酸枝破每噸百萬只是個時間問題。這就是一個追漲不追跌的怪像,其實大紅酸枝並非生活必須品,很多有錢人只是為了顯示自己的面子卻逼的一個物種幾近絕跡,也不知道這是我們在進步,還是在退化。

阿松希望我們的家居生活更多是為了溫馨幸福與生活需求,也可能是阿松只是個小人物,體會不了奢華生活的意境。


子曾經曰過“如果看過了我們小人物談家居卻還沒有關注的人……(關注就在上邊)你們自己看著辦吧!”

文章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