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街區丨福清利橋街區將重現古城「關廂」風貌

文化街区丨福清利桥街区将重现古城“关厢”风貌

文化街区丨福清利桥街区将重现古城“关厢”风貌

利橋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整治項目

一期規劃設計示意圖

瑞雲塔、黃閣重綸石牌坊、龍首橋、宋井……福清市利橋街區及周邊地帶,是福清中心城區僅存的歷史文化遺產和傳統民居聚集區。記者從福清市規劃局瞭解到,利橋街區將進行改造,重現福清古城“關廂”風貌,形成具有福清地域建築文化特色和僑鄉文化特色的街區。

文化街区丨福清利桥街区将重现古城“关厢”风貌

荷園

老街區歷史遺存豐富

將變身商業文化步行街

利橋街區位於福清老城南門,原為老城的“關廂”地帶,自唐代有史可考以來,經歷代發展沿革至今。

“利橋街區除了瑞雲塔、黃閣重綸石牌坊、宋井等文物保護單位外,還有天主堂、天后宮、人民公園舊址以及多座華僑故居等。”福清市文體局負責人說。

8月23日,記者來到利橋街區探訪,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荷園。荷園是城區極具特色的紅磚民居建築群,建於1948年,由三座紅磚小樓構築而成。住在裡面的周春今年85歲。他告訴記者,荷園是他父親所建,參照印尼建築風格,荷園內承載著諸多華僑先輩們的記憶。

在街區中段,是宋井和建於明崇禎元年的黃閣重綸石牌坊。福清市規劃局工作人員介紹,宋井建於1008年,井內仍有水;黃閣重綸石牌坊則為彰顯葉向高兩度入閣任首輔而建,工藝精湛。

黃閣重綸石牌坊的正前方,是瑞雲塔。據介紹,瑞雲塔建於1606年,由葉向高之子葉成學同知縣凌漢翀募捐修建,是福清規模最大、工藝最精湛的古塔。

據介紹,利橋街區以利橋街為核心,片區內保留有各個時期的歷史遺存、文物古蹟、傳統民居與文化設施共幾十處,其中有兩處省級文保單位、三處市縣級文保單位、一處歷史建築及若干歷史建築。

福清市規劃局工作人員表示,利橋街區將改造為商業文化步行街,兩側歷史建築、傳統風貌建築將被保留修繕。

目前,利橋街區還分佈著吳氏僑厝、黃氏僑厝、盧氏僑厝以及黃氏民居群等歷史建築群,未來將打造為利橋北僑厝核心保護區;此外,還將建設利橋南特色商業片區,規劃建設古城南門以及城門廣場,作為古城區的地標性建築物,內部空間規劃為古城歷史文化展館;利用現有水系,恢復原護城河,沿水系打造一條濱水商業街;未來還將新增遊客中心、古城展示館、福清傳統民居博物館、僑厝文化展示館等。

文化街区丨福清利桥街区将重现古城“关厢”风貌

黃閣重綸石牌坊

文化街区丨福清利桥街区将重现古城“关厢”风貌

瑞雲塔

計劃下月啟動徵遷

利橋街區保護規劃區包括核心保護範圍10.8公頃,建設控制地52.2公頃,風貌協調區64公頃。

福清市規劃局工作人員介紹,將分多期推進利橋街區建設,一期建設任務為完成利橋古街方案設計、荷園至宋井段環境綜合整治及荷園保護建築修繕、片區徵遷安置等,並進行整體項目開發。據瞭解,福清市目前正在開展荷園至宋井段環境綜合整治以及荷園保護建築修繕設計工作,並形成初步設計方案;同時正在開展利橋街區50年以上的建築甄別、歷史建築普查專項工作,作為歷史建築保護依據。

“福清市已啟動利橋街區徵遷前期工作,計劃在9月啟動徵遷工作。”上述工作人員介紹,徵遷工作計劃在2019年春節前完成,屆時將根據歷史建築普查和規劃,明確具體保留建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