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了三本後,那原來的三本和二本怎麼區分呢?

扒理吧裡


感謝悟空小秘書/頭條教育聯盟的邀請。

題主提問的細節:

兩者對比還是有區別的,我們應該怎麼辨認呢?

二/三本批次合併後,老的三本和二本大學都轉為二本大學。在數量龐大的二本批次院校中,HR或者單位想要區分出老的二/三本大學,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18年被老三本院校錄取的同學,不需要過分的懷疑自己的發展,在批次合併後太多的老三本院校超越傳統二本。當然,部分家境困難的學生選擇老三本後壓力還是很大的...

在山東、上海、遼寧、廣東等地區僅劃分本科批、專科批,想要區分出學校的層次,只能看學校是否985、211、"雙一流"院校等,普通院校之間的差異越來越模糊。

批次合併帶來的最大影響就是促進"學院"升格為"大學",如2018年5月31日教育部公示的新增本科、更名院校名單中,16所院校更名為大學。在我們的主觀印象中,看到某大學某學院,很容易將其定義為老三本。當脫離母校,更名為某學院或大學後,稍微陌生些就不知道是幾本啦。

如果實在有這樣的強迫症,想要劃分出二/三本,只能去學校官網看下學校的發展史、辦學性質、高校名稱、學費等細節做出判斷。但是,沒有說哪個學校出身是三本,就一輩子是三本,也是可以進步或轉變的。比如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2018年就採用公辦收費,其本質上是獨立學院(傳統三本),但其在不少省市都是二本/一本批次招生。想要給出準確的定義很難吧...

希望對您有幫助,方便時給個關注,謝謝您~


帥小西De


隨著新高考的普遍實施,越來越多省市區高招錄取批次合併,本科二批次與本科三批次合併為新本科二批次錄取(山西、河南、河北、雲南、安徽、內蒙古、江蘇、湖北等省),本科二批次與本科一批次合併為本科批次錄取(遼寧、山東、天津、廣東、上海等省市),批次合併導致二本院校範圍魚龍混雜,甄別院校屬性尤為重要,如何才能區分原三本院校和二本院校呢?

我介紹如下,供大家瞭解!

寫在前面:高招錄取批次合併不是院校的合併,更不是原三本院校升級,三本院校的教學質量和硬件設施並沒有改變,與原二本院校還有一定差距的。原二本院校由部分地方所屬高等院校和少數辦學水平好的民辦院校組成,三本院校由獨立學院和民辦院校組成。

區分方法主要有三種:

第一種:登錄院校官網

上網查詢這個院校的所有基本信息,在院校簡介中會有“獨立學院”字樣。

第二種:查看專業學費

原三本院校學費較高,通常是普通公辦本科學費的3~5倍,10000~20000元/年。



第三種:查看畢業證書

原三本院校的畢業證書,學校蓋章(校名):XXX大學XXX學院,署名是院長XXX。


清爽自然考研與高考


今年是我國高考改革政策實施元年,新政策包含了許多變化,比如英語一年多考、文理不分科等等,其中最重要的、影響最大的就是取消三本合併到本科二批裡。

2017高考取消三本,原來的三本將變為什麼學校?

二三本合併,原高校並不改變性質,在招生時候,公辦二本與民辦二本也就是原來的三本一起招生,錄取分數根據學校實力,民辦二本也可能高於公辦二本,考生要根據自己分數和學校優劣選擇。

“三本”合併到“二本”錄取,對學生來說,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今年本二批次的省控線會降低。選擇餘地更大,機會也更多了。但考試志願填報的難度加大,預計二本省控線相對走低。

不管是取消三本還是取消文理分科,都要做好準備工作。比如說過幾年可能會在高考科目中取消一部分,比如說英語,但是現在還未確定,將來可能會改變英語在高考中的比重。

取消錄取批次可以讓一些二、三本院校有機會發揮其長項,選到好學生,這種方式既利於大學的專業建設,也給予考生更多自由選擇的空間。

取消本科三批最明顯的效果,就是本科二批的錄取控制線相比往年大大下降,這將給廣大考生帶來福音。

考生可選擇填報院校、專業志願的空間更大了,比如一些原來可能只能讀三本的考生,現在也有機會填報公辦本科院校了。

錄取批次合併消除了對三本學生的歧視,使考生可以不用再糾結於錄取批次的劃分,而是更好結合自身的興趣、特長、志向和優勢以及家庭條件,選擇自己比較心儀和嚮往的專業。


娛樂海王星


1、招生錄取的區別。現在很多地方把三本放到了二本里邊,但是錄取的時候還是有區別的。正常的二本分為a類和b類,原來的三本成了二本c類,c類的錄取分數線要比二本b類低,錄取的時候也是ab類錄取完以後才錄c類。

2、大學校區的區別。原來的很多三本院校都是一些普通高校的獨立學院,這些獨立學院有自己的校區,和依附的高校不在一起。

3、大學學費的區別。一般情況下原來的三本院校學費要高一些,大部分在1萬以上。而一般的普通高校大多在四五千元左右。

4、畢業證的區別。因為很多三本院校都屬於獨立學院,所以畢業證上蓋的印章就是獨立學院的,比如:山西師範大學二本b類以上的學生畢業證上蓋的章是山西師範大學,而三本學生蓋的章就是山西師範大學現代文理學院。

希望能幫到你!


[談教論道]:每天都有最新熱點,每天都有精彩評論,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會帶給你不一樣的教育視野。


教育微談


如何辨別原來的三本和二本學校?

根據國務院關於考試與招生改革的部署,高考錄取批次將逐步取消。目前已經有半數以上省份本科二批和三批合併為本科二批次。所以有人也簡單說成是“撤了三本”。但是一定要意識到這個錄取批次合併並不是高校合併。合併後所有原來的高校都還存在,包括原來的三本學校也還存在,沒有發生“撤銷”。只是招生不再在本科三批次了,而合併到本科二批次招生了。

所謂二本和三本的本來意義並不是高校層次的劃分,而是指的本科招生批次,二本就是本科第二批次招生的學校的簡稱,而三本是本科第三批次招生學校的簡稱。或者說二本和三本在錄取的時候順序不同,先錄取二本,二本錄取結束之後才開始錄取三本。但是由於二本學校多為有多年辦學經驗的公辦普通本科,而三本學校多為只有不足十年辦學經驗的獨立學院,因此三本院校的層次一般都比二本院校要差一些。以前由於是分在不同批次招生,好區分。現在合併到同一個批次後,對考生和家長來說,就存在一個辨別的問題。

下面我們談幾個簡單的辨別二本、三本的辦法:

1.到高校網站去看高校概況和發展歷史。由於三本多為本世紀以後才剛剛建立的新學校。而原二本學校多有較長的辦學歷史。所以辦學時間長的多為二本、辦學時間短的多為三本。

2.看辦學性質。原二本高校多為國家公辦,而三本高校多為民辦。

3.看高校名稱。三本學校中有一大部分是獨立學院。是由公辦高校出師資和管理團隊,某一個民間財團出資金合辦起來的。因此獨立學院名稱常常是“公辦學校名稱+ XX學校”。

4.看收費。原二本高校通常都是公辦校,學費比較低,目前普通專業多為5000-6000元。而原三本學校學費至少是一萬多元。

但是所有學校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發展自己的未來。沒有理由說一所三本學校就永遠不會超過二本學校。同樣道理,一所二本學校如果不努力,其辦學質量也會逐漸落後。


晨霧


2017年,大部分省份高考錄取都實行了三本與二本學校的合併。但請注意分清,只是高考錄取的合併,而並非撤銷三本!

三本學校與二本學校之間還是有一定區別的,一般情況下可以這樣區分:

1. 三本學校一般為獨立學院或民辦高校,二本學校一般為公辦院校;

2. 三本學校的費用一般相對較高,二本學校的費用相對較低;

3. 三本學校往年錄取分數大部分要相對較低。

等等,或者還有其它比較明顯的區別!

總的來說,從學雜費用區分更容易一些!


逐夢卡拉


第一,看學費,第二,以2o15年為基準。很多三夲學校都是以2o15年後從大專變成三夲和二夲,例,上海市的三夲,二夲學校,二夲為下,上海師大,華東政法,上海理工,上海海事,上海海洋,上海中醫藥大學等是原來的二本,三夲及大專,例,上海應用,上海電力,上海科技,上海對外經貿,上海商學院,上海健康醫學院,上海劍橋,上海師大天華學院等這批學校都是從大專升為三夲再升為上海夲科批次。


寶馬26063235


1、最簡單的就是看學費,該校所有專業都在8000以上,肯定是三本!

2、看名字,三本有兩種,一是獨立學院,二是民辦大學;獨立學院的名字都是某某大學某某學院,看到兩段名字的高校幾乎都是獨立學院;民辦大學稍微難辨一些。

3、省考試院公佈的志願中,高校名稱後面一般會加括號(獨立學院)(民辦學校)。


東海87355152


現在三本分三種,一種是某某大學xx學院,這個是大學參股的三本,我們以前叫獨立學院。一種是以企業名字+學院或者大學,比如吉利大學之類的,還有一種名字上看不出來,比如湖南涉外,長沙醫學院,這種識別也沒有特別的方法了,你只能查他們學校的簡介了,一般會註明是民辦本科。當然看學費也是一種方式,三本的學費大多比一本二本貴,但是也不是貴的都是三本,首先藝術類什麼的什麼學校學費都貴;包括各學校示範性軟件學院的學費也都比普通一本二本貴很多,還有海外合作辦學的也貴


我就隨口一說


本質上沒啥區別的,換湯不換藥的,現在應該叫2本c。企業看你大學的名字一般就知道你是不是三本了,他們還是拿三本生來對待。像是好的企業,或者技術型企業,三本生大部分去了就是調試維修啥的。高校畢業生才可能做研發,在或者就是更嚴酷的啦,比如有的公司會寫只要本科2批以上的,那你現在雖然是二本,但是人家的本科二批是以前的二本不是三本升合併的。這就是區別。希望對你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