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因失誤被發配邊疆,兩百年後,他的子孫殺進明朝金鑾殿

按照先秦法家學說的霸道思想來看,為帝者當獨視獨斷獨聽,以大懲以大戒,重刑之下方可固一世之權。這樣對待一點兒小的錯誤就要施加天大的懲罰,雖說有些不近人情,但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可以起到約束的作用。但正所謂物極必反,天下之事也未必是嚴刑峻法就能夠全部解決。倘若一招不慎,很可能就會日後埋下禍亂的種子。

此人因失誤被髮配邊疆,兩百年後,他的子孫殺進明朝金鑾殿

​我們都知道明太祖君臨天下之後,興許是小時候被鄉里的貪官汙吏給噁心壞了,因此便以鐵腕的政策來對待全國上下的大小官吏,有時候可能是查一個人的腐敗案,但是往往能夠牽扯出一大批的人,而太祖倒也從不心慈手軟,只要跟腐敗沾邊,全部殺掉。他甚至還曾在郊外立了一座廟宇,用貪官汙吏的人皮來充作土地爺,以示警告。而除卻貪汙這一塊兒,他對當朝官吏的舉止行為規範也是有很大的約束和要求的。總之,在洪武年間當官可謂是身心俱疲,有可能早上剛出門,晚上就傾家蕩產,發配邊疆了。而在這群發配邊疆的人之中,也就出現了這樣一顆禍亂的“種子”。

此人因失誤被髮配邊疆,兩百年後,他的子孫殺進明朝金鑾殿

當時的湖北雲夢縣有一位縣丞名叫範嶽,祖籍本為江西,但在那個時候,江西地區還尚屬偏遠落後的地帶,因此能夠來到湖北當官也是很不容易的了。而縣丞的級別僅次於縣令,放到現在,就相當於是縣長的秘書了,一般也就是負責一些文書工作,兼職管理倉庫後勤。管理的事情一多,自然也會出現百密一疏的事情。一日縣衙起火,雲夢全縣的戶籍黃冊等重要案卷也如數在這場大火中被燒燬。而根據事無鉅細皆上奏朝廷的規定下,太祖爺自然也很快得知了這件事。不過,在他看來,此禍並非天災,而是雲夢縣衙的官員翫忽職守所釀就的惡果,尤其是當時負責管理這些檔案的範嶽,在他看來更是脫不了干係。

於是乎,天威震怒之下,範嶽就這麼成為了替罪羊,勒令攜帶全家老少一併發配到了遼東地區。要知道,明朝初年間的遼東地區並不富饒,還時常會受到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基本上就算沒有戰事,荒蕪與寂寥也使得當地居民的身心承受著不堪的煎熬。因此,範嶽一家既到了遼東,也就相當於是被判了死刑,從此再不能返回家鄉了。範嶽的家族也就在此處定居了下來,也漸漸融入到了當地居民的行列。

此人因失誤被髮配邊疆,兩百年後,他的子孫殺進明朝金鑾殿

隨著時間的不斷流逝,轉眼間明王朝已經坐定了二百年的江山社稷,一度再次陷入了風雨飄搖的時期。那個時候的明王朝真真是可謂內憂外患,內部的黨派之爭不休,農民起義頻繁,外部的女真部落對中原又是虎視眈眈垂涎三尺,眼見金甌不復便在頃刻之間。

眾所周知,遼東地區在當時便成為了明朝與滿清之間的分界線,也是重要的戰略地理位置。雙方兵馬不斷於此處交鋒,連年的征戰同樣也對當地的百姓帶了深重的苦難與負擔。就在這個時候,有一個人在走投無路之下,便決心投靠了滿清一方,他便是二百年前範嶽的後代——范文程。說實話,漢奸這個東西在古代就屢見不鮮,但最可氣的是,古代的漢奸還一般都有文化。因此,當范文程歸入努爾哈赤帳下後,憑藉自己的抱負與實力也是深得滿清高層方面的賞識,也很快成為了努爾哈赤的心腹大臣。等到了多爾袞的時候,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帝自縊,中原大地一度陷入混亂。然而,多爾袞畢竟是一個多疑之人,因此便在是否該進取中原的問題上一直處於猶豫不決的狀態。就在這時,范文程於農歷四月初四諫言起兵攻克中原,方能立下不世之功。

此人因失誤被髮配邊疆,兩百年後,他的子孫殺進明朝金鑾殿

就這樣,多爾袞在聽聞後大喜過望,即刻興兵入關,趁中原起義軍尚未成大氣候,便趁機奪取了北方的控制權。同年五月,范文程隨軍攻克京師,佔領了北京城,同時也宣告著中原農民起義的再度失敗。最終,范文程以一種洋洋得意的姿態漫步於大明王朝的政治中樞紫禁城中,絲毫沒有屈辱之感。也正因如此,滿清方面對於范文程的定義自然是所謂的“開國功臣”,可在小編的觀點裡,范文程便是漢奸賊首之一,為國家覆滅的罪魁禍首之一也。而在之後攻伐中原各地的期間,滿清方面曾數次進行過大的屠殺活動,所謂“清軍入關二十載,屠城屍骨血中埋”說的便是滿清大屠殺的慘狀。

此人因失誤被髮配邊疆,兩百年後,他的子孫殺進明朝金鑾殿

​雖說范文程這樣的行為也算是給自己的家族一雪前恥,且雪的還比較徹底,但恐怕其於九幽黃泉之下,也無顏再去面對列祖列宗了了。不過,這件事倒也提醒了我們一點,那就是太平年間的刑法懲處力度可嚴但不宜過重,畢竟太祖爺當年也想不到自己推行的重典會間接的導致之後江山傾覆的命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