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吏犯錯被朱元璋驅逐,200多年後,其後人殺進金鑾殿!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特別注重對官吏的管理。因為他知道元朝之所以走向覆滅,除了統治者自身昏庸無道之外,在朝廷的管理機制上也存在很多的問題,有大批的官員尸位素餐,多行貪贓枉法之事。所以他在官員的管理上推行非常嚴苛的刑罰,有很多官員因為犯了相應的刑罰而連累了全家人。

小吏犯錯被朱元璋驅逐,200多年後,其後人殺進金鑾殿!

他這樣的做法的確是讓官員們不敢隨意貪汙,不過當時的律法有很多太嚴苛之處,在實際操作起來會產生一些問題。接下來小編就要為大家介紹一個人,他就是不小心犯了一點小錯,結果導致全家跟隨他被流放了。

小吏犯錯被朱元璋驅逐,200多年後,其後人殺進金鑾殿!

據有關史料記載,這個人是在湖廣雲夢縣的一個有職無權的小吏,叫做範嶽。他當時是雲夢縣的一個縣丞,就相當於現在一個縣裡主管後勤和文件資料的秘書。其實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看管和整理縣衙裡的資料,按理說並不會觸犯什麼律法。但是壞就壞在有一次縣衙裡突然失火了,導致存放的很多卷宗材料和當地百姓的戶籍名冊都被燒燬了。這在當時可是一件比較大的事,按照朱元璋所制定的法律必須層層上報,讓他來親自處理的。朱元璋看到這個消息之後非常的生氣,他認為縣衙裡的材料被燒燬是因為看守的人翫忽職守、沒有盡職盡責,所以就決定嚴懲主要的人員。範嶽作為看管這些材料的人,雖然說失火不是他的錯,但他肯定還是要受到懲罰的。於是他就被按照當時的法律發配到了條件艱苦的邊疆地區。範嶽帶著自己的家人和所有的家當,就這樣到了處於邊緣蠻荒地區的遼陽定居了下來,從此以後他和他的後人就生活在那裡,沒有再返回故鄉。

小吏犯錯被朱元璋驅逐,200多年後,其後人殺進金鑾殿!

到了200多年以後,範嶽早已去世,他的後人們已經完全融入了遼陽當地的生活之中,這個時候的明朝已經不復朱元璋時期的強大繁榮了。當時的明王朝國力衰退,在外部有女真部落也就是後來的清朝軍隊的不斷侵襲,在內有李自成等農民起義軍發動起義,可以說是內憂外患十分嚴重了。

小吏犯錯被朱元璋驅逐,200多年後,其後人殺進金鑾殿!

範嶽的後人們所居住的遼陽地區因為正好處在明朝和女真部落的交匯處,就變成了兩方軍隊對戰的重要戰場。這個時候範越的後人范文程走上了歷史的舞臺。范文程這個人從小就敏而好學,年紀輕輕的就考上了秀才,而且他頭腦非常靈活,很關注天下大事。他知道明朝現在已經走上絕路了,不會再有什麼大作為,而努爾哈赤的軍隊勢頭很猛,註定是要一統中原。於是他就放棄科舉之路,投靠了當時明朝的敵人努爾哈赤。清朝有關史料中有記載,說范文程到努爾哈赤面前談論了當下的局勢,努爾哈赤和他一番談話之後發現他是一個有真才實學的人,於是就決定重用他,不久之後他就成為了努爾哈赤的心腹重臣。

小吏犯錯被朱元璋驅逐,200多年後,其後人殺進金鑾殿!

在成為努爾哈赤的手下的智囊之後,范文程給努爾哈赤提了很多的計策,在努爾哈赤和明朝軍隊的對戰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僅如此,在之後他還受到皇太極、多爾袞等人的賞識,在他們的手下也擁有一席之地。當李自成帶兵打進明朝的都城快要覆滅明朝的時候,清朝正是攝政王多爾袞執政。多爾袞對於當時的局勢存在著疑惑,不知道是應該帶兵入關還是靜下來觀望時,范文程行動了。

小吏犯錯被朱元璋驅逐,200多年後,其後人殺進金鑾殿!

他發現現在正是清朝入關奪取中原大地的大好時機,於是他就上書給多爾袞,請求立即帶兵入關,問鼎中原。就是范文程的這一提議讓多爾袞清醒了過來,發現現在的確是入關爭奪大權的大好時機,於是才有了後面的清軍入關。

小吏犯錯被朱元璋驅逐,200多年後,其後人殺進金鑾殿!

之後范文程還跟隨清軍進入了紫禁城,殺進了金鑾殿,用鮮血染紅了當初朱元璋坐著的龍椅。不知道朱元璋在地下知道當初他發配到邊疆的範嶽會有一個這樣的後人,會作何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