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沒有「笨」小孩

小區門口經常會聽到這樣的對話,“你家寶寶真聰明呀”,被誇的孩子家長會說“哪裡呀,她笨著呢。”這裡的“笨”,其實是家長的另一種炫耀。

世上沒有“笨”小孩

走過誰家門口,有時也會聽到家長車子嗓子喊“這麼簡單的題目都不會做?”“總不聽話,又把碗打了?”“讓你不要拿水壺你偏要拿,燙著了吧。”“又尿褲子了,就知道貪玩。”這裡家長雖然沒有說孩子笨,但是語氣、態度、字裡行間透露的都是“你是個壞孩子,是經常做錯事的笨孩子。”


這些在心理暗示下的“笨”孩子,小小的內心承受著痛苦和矛盾。而這些,都是家長不正確的教育方法造成的。


“笨”小孩很矛盾,因為他得不到父母的理解。

世上沒有“笨”小孩

孩子在做錯事情的時候,自己內心其實都是不好受的,對於孩子來說這也是一個小挫折,這一點和大人一樣。同理心,大人受到委屈或者挫折的時候,內心是渴望得到身邊人的信任和理解,這一點孩子和大人也一樣。

因此,一味的指責孩子,孩子會覺得大人不理解他,小小的內心會更委屈。這種不被理解的情緒在孩子內心久了,會不願意和家長傾訴,慢慢的孩子與家長在情感上就會疏遠。

在孩子心裡,父母是最值得依靠的人,做錯事的孩子,他最想得到的是父母的理解,而不是看到父母驚慌失措或者暴跳如雷。


“笨”小孩很自卑,他覺得自己真的很笨。

世上沒有“笨”小孩

並不是每個做錯事的孩子都會表現出慚愧,有的孩子甚至會表現出無所謂的樣子,這點類似於大人的口是心非。

本來就有氣的家長,看到滿不在乎的孩子,火氣就更大了。這時候,脾氣暴躁或者方法不當的家長,就開始罵孩子,有的甚至開始“暴力”解決問題。

這樣會造成惡性循環,有的孩子漸漸習慣了家長的粗暴,自尊心使然,越發會表現的滿不在乎。有的孩子會逐漸變得膽小怕事,做事情唯唯諾諾,生怕又出錯。

時之長久,孩子會沒信心,覺得自己真的很笨,要處處小心。或者滋生自暴自棄的情緒,反正我也不會,不懂,反正我很笨,那我就這樣做吧。


“笨”小孩很苦惱,他自己不知道該怎麼辦。

世上沒有“笨”小孩

別看孩子小,他也有自尊,懂得是非善惡。在他做錯事情的時候,他就知道自己錯了。

甚至在他做之前,他就知道也許這件事情是不對的或者危險的,是不應該做的。但是年齡小的孩子,本身自控能力差,加上被貪玩的心驅使著,做了不該做的事也在所難免。

家長與其批評、指責、說教,讓孩子更難過,不如幫助孩子想想辦法,找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孩子年齡小,辨別是非的能力弱,發生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沒形成。在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家長給予理解,並且及時給予支持和幫助。這樣做,不但能解決眼前的這件錯事,也給與了孩子言傳身教的指導。一段時間下來,家長會發現孩子出錯的概率小了,更懂事了,好像一夜之間“長大了”。


除了先天不足,這世界上真的沒有“笨”小孩。家長要時時不忘同理心,給孩子成長的時間,多理解、支持孩子。有一天會發現,這些 “笨”小孩都成了“聰明”的小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