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I·觀點|鄒志強副研究員就土耳其經濟問題接受「第一財經」採訪

2018年8月13日,上外中東研究所鄒志強副研究員就土耳其經濟問題接受“第一財經”採訪,全文如下:

土總統號召打響里拉保衛戰,誰將成為土耳其的新盟友

MESI·观点|邹志强副研究员就土耳其经济问题接受“第一财经”采访

剛剛過去的一週,土耳其貨幣里拉不僅延續了此前的“跌跌不休”,更因為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土加倍徵收鋼鋁關稅的消息而加速下滑,里拉兌美元匯率一週內跌幅已超13%。

在所謂的里拉危機蔓延之際,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依舊展現出強硬姿態,他號召土民眾把“枕頭下的美元兌換成里拉”,保衛本國貨幣,同時還強調里拉大跌是一場“貨幣陰謀”,土耳其一定能打贏這場經濟戰。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副研究員鄒志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土耳其里拉暴跌的根本原因在於土經濟的內部增長動力不足和對外部資本的過度依賴。“土耳其金融和經濟脆弱性的凸顯,使該國的國際信用不斷被降級,更易於受到外部突發事件的衝擊。”他說,“當前在內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加速了土耳其貨幣里拉的暴跌。”

截至第一財經記者發稿時,里拉的暴跌態勢仍在繼續。當地時間12日土耳其央行發佈聲明稱,將為銀行提供流動性。其中,里拉存款準備金額將下調250個基點,適用於各期限債券。

誰將是新盟友

11日,美國《紐約時報》刊登了埃爾多安撰寫的文章,其中,埃爾多安承認土美關係已陷入“危險境地”。他還警告特朗普政府:“不要拿兩國關係來冒險,否則土耳其將尋求新的盟友和夥伴。”

那麼,誰將成為土耳其的新盟友?埃爾多安在文章中提到:“(我們)將與伊朗、俄羅斯、中國以及一些歐洲國家建立新的經濟盟友關係。”

鄒志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埃爾多安最新的表態主要是向美國施壓,讓美國重視土耳其的地位和訴求,維持兩國關係的穩定。他認為:“從經濟角度來說,土耳其短期內無法改變對美歐的依賴,美國貨幣政策對土耳其金融市場影響重大,歐盟是土耳其的最大貿易伙伴和直接投資來源地,也是最為重要的融資渠道。”

本月3日,埃爾多安宣佈了新政府的“百天行動計劃”,其中提到土耳其今後將把中國、墨西哥、俄羅斯、印度等列為出口優先市場。土耳其還計劃首次發行人民幣計價債券。這不是土耳其第一次提出在中國熊貓債券市場上發債的可能性。今年2月,土耳其財政部已授權相關機構研究發行熊貓債的可能性,這是土耳其2018年外部借款計劃的一部分。當時土耳其財政部表示,預計今年將首次發行熊貓債,不過具體時間將取決於監管審批和市場情況。

鄒志強認為,土耳其在中國發行人民幣計價的債券具有可行性,但規模可能是有限的,短期內對土耳其經濟與匯率的支撐作用並不大。他說:“同時土耳其當然也不會放棄與俄羅斯、伊朗的合作,主要是在貿易和能源方面,但無法代替美歐的經濟重要性。”

如何扭轉頹勢

“一般來說,面對本幣匯率暴跌,土耳其可以採取加息、回籠本幣釋放外幣等貨幣政策。”鄒志強說,“但土耳其的利率已經很高了,且加息將進一步增加融資成本和債務負擔,不利於經濟增長。埃爾多安也多次反對加息,主張降息,但降息將不利於遏制通貨膨脹。”

此外,土耳其的外匯儲備也有限,大約只有外部資金需求的一半。有分析認為,對於已經實行資本市場開放、高度依賴外部資本的土耳其來說,資本管制的負面衝擊更大,將摧毀土耳其長期改革的成果和內外經濟關係的基礎。

“土耳其也可以尋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國際金融機構的援助,但這將使土耳其喪失一定的經濟自主權,埃爾多安本人也一直不願意接受。至於他國政府的資金援助對於土耳其的經濟體量來說,一般難以起到實質性支撐作用。”鄒志強認為,“土耳其政府可利用的政策措施十分有限,很可能還是會綜合採取加息、向歐洲及中國尋求國際融資等措施來穩定里拉匯率,同時將通過大規模投資計劃、擴大出口、保持經濟的較高速度增長、穩定與美歐的關係等措施,來穩定市場信心。”

2001年,土耳其爆發金融危機,當時里拉也出現暴跌。土耳其政府隨即向IMF申請貸款,同時接受了嚴格的緊縮條件來換取救助。

10日,IMF發言人表示,土耳其尚未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尋求經濟援助。同時,這位發言人還強調,IMF目前對土耳其里拉的暴跌不作任何置評,表示“IMF不對日常貨幣的波動發表任何評論”。

美土矛盾或繼續惡化

值得注意的是,里拉此次崩盤的導火索是美國特朗普政府在短短10天內先後對土耳其施加的兩次制裁。

8月1日,由於土耳其拒不釋放被關押在土境內的美國牧師布魯森(Andrew Brunson),美國第一次對土耳其這個北約盟友施加了制裁。接著,10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推特上宣佈對土耳其加倍徵收鋼鋁關稅。對此,土耳其貿易部10日發表聲明稱,美國翻倍加徵鋼鋁關稅違反世界貿易組織規則 ,土耳其將通過國際平臺保護國內鋼鋁出口商的利益。土耳其外交部隨後也發表聲明稱,制裁和施壓只會損害兩個北約盟國的關係,土耳其將對美國進行報復。

接踵而來的制裁,是美土交惡的直接體現,也成為壓垮土耳其里拉的“沉重的稻草”。

鄒志強認為,美土關係的裂痕可追溯至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但主要還是受到近年來中東地區局勢和土耳其國內政治變化的直接影響,兩國在對庫爾德人政策、“居倫運動”、土與俄羅斯和伊朗的關係等問題上存在結構性衝突。

“比如,對‘居倫運動’問題的認知和是否引渡居倫本人的爭執;美國支持敘利亞庫爾德人武裝,這對土耳其來說牽涉到政權穩定和國家安全等核心利益;而土耳其‘親俄疏美’的政策轉變涉及美俄博弈的戰略態勢,導致兩國信任危機不斷加劇。”鄒志強說,“因此,美土關係之間的矛盾一時難以調和,預計還會繼續惡化。”

不過,不少觀察人士認為,美土兩國在國家安全和經濟上的現實利益決定了雙邊關係不會徹底破裂,而看似強硬和莽撞的埃爾多安也依然會採取相對理性和實用主義的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