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靖國神社,日本人爲什麼非要參拜它?

國民存儲


(今天,筆者在靖國神社現場發稿,圖片均為本人現場拍攝)

今天是8月15日,是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的日子,而對於日本東京而言,今天同時也是每年都惹來爭議的參拜靖國神社的日子。 筆者藉此機會,先帶您去感受一下靖國神社現場的氛圍,以便加深我們對靖國神社的印象,同時也看看它在普通日本人的心裡究竟是什麼地位。


靖國神社位於東京都千代田區,乘地鐵東西線或半藏門線在九段下下車隨著人流向前走兩分鐘就能看到高聳的靖國神社大鳥居了


沿路兩側,猶如趕集擺攤兒般,一些穿著當年日本軍裝的老兵或以皇軍為偶像的同樣穿著皇軍軍服的年輕人東一簇西一堆兒或一起高歌戰時歌曲,或擺攤兒展示當年皇軍威風八面的戰時報紙、海報等。


更有數位白髮蒼蒼走路已經有些打晃兒的跨刀扛槍的老兵兒,列成一隊在馬路中間,在為首之人號令下正步向前行進,看著感覺滑稽的同時卻又不免有點悚然......


沿鳥居前行,一個現象引起了筆者的注意,那就是,筆者發現大多數日本人在走到鳥居前都會停下來,然後肅穆的向鳥居深深鞠一躬後才會繼續前行,同樣,在參拜完走出鳥居時,也會回頭再次向鳥居鞠躬後才打道回府。


當筆者過了鳥居走到正殿時,正碰上日本幾個右翼團體在聯合祭奠亡靈,這些打著各色彩旗,穿著統一服飾的整體看上去猶如黑社會般的人正在聆聽著首領站在最前面朗讀祭文,細細聽了一會兒,原來宣讀的祭文無非是頌揚為國捐軀的英烈們的所謂功績,以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為籍口粉飾二戰時日軍的罪行,呼籲當今天皇親自來祭奠先烈云云。


神社前黑壓壓站滿了這些右翼成員,配合首領的大聲念讀,不時的來聲相喝,看上去倒也氣勢洶洶,也就能真正感受到了軍國主義在當下的日本還真就是仍有著市場現實。


轉到靖國神社邊門,發現路被封了,兩側則站滿了人,以及長槍短炮的記者,一打聽,原來是每年如時來參拜靖國神社的政治家們馬上就要到了。


在神社邊門的斜對面還看到了一座石像,前面供臺上擺著鮮花水果,細看英文碑文,原來供的是當年東京國際軍事法庭審判日本戰犯時為日本戰犯開脫罪行的那個印度法官巴爾,“哪路猴頭”(原來如此)吶!


再前行一點,就是取名於荀子《勸學篇》中“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的“遊必就士”之“遊就”二字而定名的戰爭博物館“遊就館”。遊就館是為了保存、展示供奉在靖國神社內的所謂的“祭神”的遺物、資料、武器等而建。


走進裡面,參觀的人同樣是絡繹不絕,固然因好奇而入者有之,但觀館眾人舉止,感覺抱持參拜心理的人亦不在少數。


值得提一筆的是,遊就館正門右側,還豎立著一座神風特攻隊員的青銅像,前面供臺上也是擺放著鮮花水果,參觀者三三倆倆圍在那裡看寫有“特攻勇士們是今日日本和平與繁榮的日本之基礎,他們至高純崇高的殉國精神,應該受到所有國民的敬仰、追悼並傳頌下去”云云的《特攻勇士贊》......


走出靖國神社,不僅思緒良多,一座本是當年明治天皇為了紀念倒幕運動中為恢復天皇權力而犧牲的軍人的“招魂社”,又何以演變成為了今天這種似乎是為了軍國主義招魂的政治工具的呢?說穿了,雖然大多數日本人反對戰爭,期望和平,但以筆者在今天靖國神社現場感受到的氛圍,必須承認,日本尚有部分人根本不承認二戰時日軍在東南亞各國犯下的罪行,根本不承認侵華戰爭,而是把這一切惡行都昇華為了拯救亞州,為了建立大東亞共榮圈才採取的必要措施,以此愚民,而且看今天參拜靖國神社的人中那些身穿當年皇軍軍裝的中年人、年輕人,就必須承認,軍國主義、在日本確實還是有著一些市場的,而且還是後繼有人的。


當然,在參拜靖國神社的人裡,除去這些右翼軍國主義分子及其後繼之人,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只是基於祭拜為國捐軀的先烈的單純想法兒而來的。更多數的人是根本來也不來的,甚至很多年輕人都不知道靖國神社供奉的是哪方神聖,完全的一個漠不關心的架勢。


所以說雖然現在靖國神社裡供奉的從明治時代到二戰結束所謂的250萬尊“祭神”,而且其中包括14名甲級戰犯和約2000名乙、丙級戰犯的共210萬還是死於二戰的“祭神”,但籠統地說日本人非要參拜靖國神社還是有些言重了之感,因為去祭拜的人畢竟是少數,而且其中還有一大部分是和軍國主義沒有半毛錢關係的,我們似也不必草木皆兵。倒是讓筆者感慨的是,日本有靖國神社,中國臺灣也有忠烈祠,倒是我們,有什麼呢!我們是否也應該有一個能凝聚人心的祭奠先烈的莊嚴肅穆的英烈祠、忠魂殿呢?


萬景路看日本


靖國神社是位於日本東京都千代田區九段北的神社,總計供奉著246萬個牌位。它們包括自明治維新時代以來為日本戰死的“為國犧牲者”,不包括內亂中的死者,比如明治維新的元勳—西南叛亂的領袖西鄉隆盛就不在其中。當然,這裡大多數是在日本侵華戰爭及太平洋戰爭中陣亡的日軍官兵及三萬名臺灣高砂義勇軍等日本兵。

在明治維的時候,長州藩和薩摩藩的武士們開展了“王政復古”的倒幕運動,在這過程中很多人死在幕府手裡。於是,長州藩和薩摩藩在各地建立招魂社,把死在幕府手中各藩的武士視為"國事殉難者",對其進行祭祀。設立招魂社的目的在於"慰靈"和"顯彰",以紀念死去的武士們的豐功偉績。靖國神社的前身東京招魂社也是在這樣的歷史的背景下建起來的。

明治維新成功後,1869年由明治天皇下令創建的東京招魂社,以紀念“王政復古”中犧牲的武士。 1879年,東京招魂社改名為靖國神社,此後由日本軍方專門管理。

靖國神社在二戰前是以天皇為“現人神”的國家神道的精神支柱,忠誠於天皇併為之戰死的軍人作為“祭神”被供奉在這裡,後來被軍國主義者所利用,二戰中的日本士兵都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奔赴戰場,因為他們相信戰死之後都要被供奉在靖國神社,被安放在櫻花叢中。

二戰結束後,麥克阿瑟曾打算把這所神社燒掉做賽狗場,但是當時羅馬教皇在日本的代表、上智大學校長布魯諾·貝特告訴他:任何國家都有為國戰死的人,國家有義務和權利向他們表示敬意,這不管是戰勝國還是戰敗國都一樣,如果燒掉靖國神社,會在歷史上給美軍留下極不光彩的記錄。

麥克阿瑟也意識到這是複雜的文化問題,於是改變了主意,沒有毀掉這個曾經的敵國軍人的“聖地”。但是麥克阿瑟對靖國神社進行了徹底的改造,1945年12月,佔領軍宣佈廢除日本國家神道,禁止日本政府支持任何神社,禁止國立學校進行神道教育,禁止以國家公職身份參拜神社。1947年通過的日本憲法還明確規定了“政教分離”的原則,並將靖國神社改為獨立的宗教法人。

但是,法律還是不能阻止宗教意義上的祭拜活動,日本民間的參拜活動一直不斷。尤其是1952年,《舊金山和約》生效後,日本右翼開始主張靖國神社由國家經營,次年他們成立“日本遺族會”,企圖推動官方參拜活動,但畢竟受日本《和平憲法》的限制,這個活動多年來無法實現。

1975月8月15日,日本現任首相三木武夫以個人身份參拜靖國神社,這是個突破。

1978年8月15日,福田赳夫以首相身份參拜靖國神社,這就違反日本憲法了。

1978年10月17日,靖國神社偷偷將東條英機等14名甲級戰犯的牌位挪入神社,此事被媒體曝光,引起和平人士的抗議,因為這14名甲級戰犯是被遠東國際法庭判處死刑或死於獄中的,這是對戰後國際秩序的挑戰。

1981年8月6日,鈴木善幸以私人身份參拜供奉有甲級戰犯牌位的靖國神社。

1985年8月15日,中曾康弘以首相身份對靖國神社參拜。

2015年4月21日起,日本靖國神社舉行為期三天的例行春季大祭活動。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供奉"真榊"祭品。

那麼,日本政要為什麼多年來競相參拜靖國神社呢?

一是1945年美國為結束太平洋戰爭,實際上是有條件接受了日本的投降,日本天皇製得以保留,也沒有對日本軍國主義,尤其是天皇進行徹底清算,留下了禍根。

二是二戰後,美蘇兩大集團對峙,冷戰興起,尤其是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美國需要拉攏、利用日本,有意扶持日本在亞洲與中蘇兩國對抗。

三是近年來,隨著日本國力的增強,右翼勢力抬頭,日本要求成為正常國家的呼聲也不斷提高(日本現在實際上還是處於被美國佔領的狀態),日本希望藉此舉動,挑戰二戰的國際新秩序,試探國際社會的反映,突破《和平憲法》對日本的限制。

三是部分日本政客為了拉攏選民,爭取右翼選民搞的"個人秀"。

所有這些現象應該引起中國、亞洲和世界各國人民的警惕。


老王閒話2018


靖國神社到底是什麼東西,關於這一點我們得從日本的明治天皇開始說起。

我們都知道,現如今讀過歷史書的人都明白一個道理,就是君權神授什麼意思?就是皇帝會像底下大臣包括子民開始忽悠說,我的權利是上天給的,是天神賜予的,所以你們必須服從我。

但是對於日本明治天皇來說,這個君權神授完全不存在,他信奉的是什麼呢?君權軍授!明治天皇這個天皇的權利是軍隊帶給他的。

我們可以去看明治天皇整個推翻幕府的一系列的動作。在這其中,薩摩藩,長州藩等四藩給天皇帶來軍隊上面的支持才是明治天皇能夠推翻幕府統治的一個重要原因,沒有軍隊的支持,明治天皇算個球?

所以在軍隊方面的建設,歷任的日本天皇都毫不懈怠,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權利就是依附在了軍隊之上,走則憑藉著資本主義革命的浪潮,日本天皇不可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還能擁有發動戰爭的權利,並且最後擁有結束戰爭權力,日本天皇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侵華戰爭最大的戰爭罪犯。

所以說軍隊究竟需要什麼東西?怎樣才能夠讓軍隊拼死拼活的為你作戰,為你賣命呢?

很簡單,日本天皇就問他自己手底下每一個士兵一句話,你願意名垂青史,永遠受後人所崇拜嗎?如果你願意加入日本的部隊,這樣一旦你戰死沙場,你就有機會進入靖國神社,受到我不還有我的子孫,包括所有的日本以後的子民的崇拜。

這就是侵華戰爭期間,日本人不擇手段,犯滿戰爭罪行的原因所在,你願意名垂青史嗎?你願意死了以後受到日本天皇的祭拜嗎?你願意那個高高在上的天皇為你這樣一個平頭小民跪那一下嗎?如果你願意戰死沙場吧。

這種思想上面的洗腦,最終使得急功近利的日本人妄想與全世界為敵,德國人並不是沒有警告過日本人,別跟美國人打,但是日本人就是想打,為什麼?那是戰功啊。有了戰功,我就可以進靖國神社,我為什麼不要去打這一仗呢?

所以千算萬算,一句話,日本天皇就是戰爭罪犯,裕仁這個老東西能夠平平安安的死掉,只能說是他的一種幸運。


漩渦鳴人yy


它前身是1869年創建的東京招魂社,目的是紀念倒幕運動中為恢復天皇權力而犧牲的軍人,後來一直紀念為國和民戰死的軍人,其實日本很多神社,到處都有,比如熱田神宮。

熱田神宮,不要以為日本只有“靖國神社”,其實日本是一個神社遍地的國家,是日本人祭祀,結婚,參拜,求願的地方。神社與神宮的區別在於,神宮的奉祀只限於日本皇室祖先神,天神及神社裡對於和平有非常功績的待定神衹。



所以神宮供奉的只能是天皇等,皇太子也不能作為供奉的對象;連一代梟雄豐臣秀吉,實際統治了日本本土多年,也只能“委身”於神社了。所以,在日本神宮要遠遠少於神社。在國外,有時你會遇到基督教的人發傳單,問你是否加入教會(還有來你家問的)而在我們內地的基督教.伊斯蘭教教堂也已遍地。



我不能說這是一種籠絡人心的一種手段,我只能說我們民族,甚至整個地區,都要重新找回自己的精神信仰;我覺得這是最重要的一個問題,要大於其它面臨的困境。也許是我想的太多,求得籤一副,中吉,輕快步伐回家😄


李三萬的三萬裡


靖國神社

靖國神社是位於日本東京都千代田區九段坂的一座神社,奉明治天皇之諭而建。該神社供奉自明治維新時代以來為日本戰死的武士及軍屬,大多數是在抗日戰爭(1931-1945)及太平洋戰爭(1941-1945)中陣亡的日軍官兵、朝鮮籍日本兵及三萬名臺灣高砂義勇隊等日本兵。靖國神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停止前不停由日本軍方專門治理,是國度神道的意味。在二戰後,遵守戰後憲法政教分別準則,改選為宗教法人。

自明治天皇開端,靖國神社成為日本天皇獨一鞠躬的對象。1978年以後,因第二次世界大戰14名日本甲級戰犯入祠靖國神社引起爭議,爾後天皇便未參拜此神社。

事實上靖國神社並無設置靈位,只要名冊,一概對等。比方甲級戰犯的靈位和骨灰另安置於就義七士廟中。



靖國神社的前身是建於1869年8月6日(明治2年6月29日)的東京招魂社,最後是為了留念在明治維新時期的日本內戰戊辰戰役中為規復明治天皇權利而就義的3500多名反幕武士。1874年(明治7年1月27日),明治天皇首次參拜東京招魂社,吟唱了“我國の為をつくせる人々の名もむさし野にとむる玉かき”(為我國戰役和就義人們,你們的名字將在武藏野的這座神社中永存)的詩歌。在1879年(明治12年),東京招魂社改名為靖國神社;“靖國”由明治天皇定名,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三年》的“吾以靖國也”,意為使國度安寧。

靖國神社在明治維新後開端供奉在包含甲午戰役(1894-1895年)、日俄戰役(1904年-1905年)、第一次天下大戰和第二次天下大戰等戰役中為日本戰死的武士及軍屬。其時日本天下的神社均由外務省治理,惟獨靖國神社由外務省與軍方配合治理。



在8月15日,即日本發佈無條件投降的“終戰留念日”的時刻,很多日本公民都邑去靖國神社留念戰死的親朋。並且,介入過“大東亞戰爭”的入伍軍人也在這一天穿上禮服去留念戰死的同寅。這個宗教機構的爭議升溫的緣故原由是因為日本當局的官員,包含總理大臣和其餘國務大臣在內的內閣成員,在極具意味意義的“終戰留念日”參拜靖國神社。因為有些日本高檔官員參拜供奉戰犯的神社,被如中國與韓國等一些曾遭遇日本侵犯的亞洲國度覺得是“日本對曩昔侵犯戰爭的確定立場”而表現抗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代,靖國神社為神風特攻隊的動身典禮舉辦地。如今每每有日本二戰入伍老兵,包含其時的少年志願兵和臺灣原住民的高砂義勇隊等等,以舊日本帝國軍人的身份在此舉辦各類哀悼運動,身著二戰時代的日本戎衣排隊請願,口呼軍國主義標語,是以,靖國神社也被覺得是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的精力聖地之一。別的,靖國神社有很多留念碑,此中一座留念碑上的浮雕刻畫的是一百多年前的中日甲午海戰,另一幅浮雕則是抗日戰爭時代日軍防禦上海、進擊中國部隊的畫面。這些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停止曩昔就曾經存在的留念物,並不是戰後新設,然則內容讚美了其時日本帝國部隊若何勇敢作戰。

日本當局官員參拜靖國神社辯護的人覺得,神社的廢存早在1945年10月已由其時霸佔日本的聯合國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決議,以是靖國神社已和軍國主義沒無干系,只是一座通俗的宗教場合,官方人士在神社內對軍國主義的祭奠只代表個體人的立場。靖國神社實際上再也不具備任何軍事或政治上的影響力,因為美國曾經緊緊節制著日本的對外政策與軍事,靖國神社充其量只能成為復古左派的留念碑。



政治人物參拜靖國神社有汗青、文明及宗教等身分,但參拜這類供奉有二戰甲級戰犯的神社,政治身分廣泛被覺得是此中的重要身分。例若有闡發指出,小泉純一郎的參拜就與日本遺族會的賡續敦促及調換日本遺族會的支撐與選票無關。參拜靖國神社也同時被外界——特別是中國、朝鮮及韓國等被日本侵犯的國度——覺得是日本領導人認同左翼概念而紕謬日本的侵犯汗青停止檢查。在昔時聯合國下決議曩昔,神社內並未供奉二次大戰的戰犯。而這近2000位戰犯,包含東條英機等14個甲級戰犯的名字,乃於1978年10月秋祭時機密參加名簿,靖國神社的性子有了基本性的轉變,它的位置也應該被從新核定。曾受日本統治、往後自力的東南亞列國,如印尼、菲律賓、緬甸、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被霸佔的光陰絕對較短,同時為了吸引日本在經濟方面的支撐,對靖國神社問題的否決不迭中國、朝鮮和韓國激烈。


為何日本人要參拜靖國神社?

他國態度:因為靖國神社意味軍國主義,乃至意味日本的新納粹主義,是以有些人因為涉入被批駁,或為二戰時代的暴行討回公平而受到左翼分子進擊。

日本態度:就算死者是被視為戰犯也好,但戰鬥不是一人或數人之錯而呈現的,故把當日就義亡靈供奉于靖國神社當中以紀念本身國度的先烈或亡靈。


一縷清風白衣袖


今天又到了一年一度的8月15日,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所以,今天是日本第73個戰敗的日子,據報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於今天上午委託特別助理柴山昌彥前往靖國神社奉上了"玉串料"(祭祀費),所謂的"玉串料"由安倍晉三自費支出的。

不僅如此,由日本超黨派議員所組成的議員聯盟"大家一起來參拜靖國神社國會議員會"也在今天(2018年8月15日)上午參拜託了靖國神社。今天參拜靖國神社的有現任日本政府高官和前任政府高官,僅這些人就多達五六十人以上。

日本靖國神社是建於1869年,目前靖國神社裡面供奉有一本戰死的軍人花名冊和二戰甲級戰犯的牌位,多達430多萬的鬼魂,其中,絕大部分是在二戰中日本侵略亞洲鄰國而戰死的鬼魂。

由此可見,日本人(特別是日本官方)對待靖國神社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對待二戰對待歷史的態度。

日本首相和政客以不同的方式參拜靖國神社,除了展現他們的對歷史的態度和政治理念外,還有就是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的。簡單的說就是為了選票和支持率。現在的靖國神社已經演變成了日本右翼分子宣傳軍國主義的地方。應該引起世人特別是亞洲鄰國的注意。


寰球東隅


靖國神社是1869年建立的,供奉著自明治維新以來戰死的軍人及軍屬的鬼魂。裡面供奉的是一把靖國刀,沒有那些罪惡的軍人遺體,有一本戰死的軍人花名冊和甲級戰犯的牌位。靖國神社裡面供奉著多達430多萬的鬼魂,絕大部分都是二戰後,日本侵略別國戰死的鬼魂,現在的靖國神社變成了右翼分子宣傳軍國主義的神社,真是臭名昭著啊!

日本是神道教的國家,他們認為人死後通過招魂,就可以成神了,所以靖國神社常常為那些二戰侵略別國死亡的軍人招魂,招到的魂就附著在靖國神社的那把靖國刀上,因此很多那些軍人家屬的後人就常常去靖國神社祭拜他們的先人鬼魂,還有那些滿懷軍國主義右翼分子去參拜就是為了恢復那種軍國主義野心啦!靖國神社也很會做生意的,它附近搞成了娛樂一條街了,什麼電影院,遊樂場,賣許願牌,賣紀念品,吃喝玩樂設施都有,所以日本人也愛去靖國神社遊玩隨便去參觀靖國神社就很自然啦!這就是靖國神社的花招,目的就是為所有的順便來遊玩的日本人灌輸軍國主義洗腦,真是陰險啊!

至於那些首相和政客去參拜靖國神社鬼魂是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的。日本有個日本遺族會,這個會是由那些二戰戰死軍人的家屬和後人組建的,會員多達800萬,甚至裡面還有17萬的自民黨黨員呢!所以那些政客去參拜靖國神社也就不奇怪了,為的就是討好遺族會,遺族會可是有著幾百萬的選票啊,討好了他們政客不就在選舉中為自己贏得了選票嘛,至於國際上的輿論就無關緊要了,對政客來說政治利益才是最重要的,自己有官做才重要。東條英機的孫女就做會遺族會的會長,安倍晉三去參拜靖國神社,因為他是自民黨總裁啊,不去參拜對那些遺族會里的自民黨黨員面子過不去嘛!

靖國神社裡的靖國兩字出自左傳,有使國家安寧的意思,只是日本人真的起錯名了,那些被日本侵略而死的無數無辜人的靖國能安寧嗎,遭受日本侵害國家能安寧嗎,歷史是不容改寫的,無論日本人怎麼參拜靖國神社裡面罪惡的鬼魂,日本曾經侵略別國的罪惡行為永遠被人銘記,日本也不會得到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原諒!


歷史神秘人282698251


日本靖國神是的明治維新時期明治天皇之渝而建,裡面大多供奉的都是為日本戰死的軍人,其中主要的還是二戰時期戰死在中國戰場和太平洋戰場的軍人。而且是日本天皇唯一彎腰鞠躬的地方,在日本人眼中靖國神社是神道的象徵。每年的4月21-23日和10月17日-20日都日本民眾和政界參拜祭祀的時間!

二戰後裡面供奉多名二戰甲級戰犯,有東條英機、板桓徵死郎、廣田宏毅 、松井石根 、木村兵太郎、山本五十六等人。在日本靖國神社供奉的都是對國家有功勞的英烈,在日本人民眼中他們都是可以在戰場上衝鋒陷陣切腹自盡、駕駛飛機與美軍同歸於盡,可以為國家犧牲一切的英雄,也是多年以來日本政界拉攏或是獲得右翼激進分子支持的最有效的方法。




2013年12月26日,時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這也是安倍晉三上任來的第一次參拜靖國神社。安倍的不負責任的此舉不顧國際社會輿論壓力,不顧中國、韓國民眾的反對,毅然參拜靖國神社。不僅傷害了中國,韓國及被日本侵略過的亞洲各國人命的心,也不利於各國和日本的關係恢復。

歷史不容忘記,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要堅決抵制日本政界參拜靖國神社,也要警惕日本右翼勢力的抬頭。


會迷的路


靖國神社,位於日本東京都千代田區,裡面供奉著接近250萬個靈位。它的前身是1869年創建的東京招魂社,目的是紀念倒幕運動中為恢復天皇權力而犧牲的軍人。1879年東京招魂社改名為靖國神社,此後由日本軍方專門管理,專門供奉為日本戰死的軍人及軍屬。

1869年東京招魂社落成,1874年明治天皇首次前往東京招魂社拜祭戰死的亡魂,自此東京招魂社擁有了特殊的地位。1879年東京招魂社改名為靖國神社,成為專門祭祀皇室功臣的神社,在整個國家神社中的地位僅次於皇族神社。

日本天皇家族曾經多次參拜靖國神社。1919年靖國神社創建50週年,大正天皇、皇太子裕仁前往拜祭;1932年(九一八事變之後)靖國神社臨時大祭,昭和天皇、香淳皇后前往拜祭;1945年(日本投降之後)靖國神社臨時大祭,昭和天皇前往拜祭;1952年昭和天皇、香淳皇后前往拜祭;1969年昭和天皇、香淳皇后前往拜祭;1975年昭和天皇、香淳皇后前往拜祭。

實際上原本的靖國神社還沒有現在這麼敏感,但1978年對於靖國神社是轉折性的一年。1978年10月靖國神社新任宮司松平永芳將東條英機等14個甲級戰犯的牌位移入靖國神社合祭,從此這裡成了為戰犯揚名,為軍國主義招魂的主要地點,多年來參拜靖國神社已成為日本政客拉攏選民、展示右翼思想的“個人秀”。但日本的皇室成員從1978年之後再也沒去過靖國神社。

靖國神社到現在為止存放著接近250萬名為日本戰死者的靈位,其中有210萬死於二戰,包括14名二戰甲級戰犯和約2000名乙、丙級戰犯的牌位。其中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松井石根、木村兵太郎、廣田弘毅、坂垣徵四郎、武藤章、松岡洋右、永野修身、白鳥敏夫、平沼騏一郎、小磯國昭、梅津美治郎、東鄉茂德等人都是罪行累累的屠殺者。


當狗容易做人難


去了靖國神社,先跑到廁所拉屎。那天雨天人不多,主要是中老年日本人去。日本人注重歷史文化傳承,但是首相去正式參拜就不好了。博物館還有零式戰鬥機,也有書籍等等。希望中日韓能建立良好的比鄰關係,畢竟儒家文化圈文化相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