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叛亂後,一將軍在越南立下銅柱,銅柱上六個字讀起來依然霸氣

越南在歷史上不叫越南,而叫交趾,越南這個名字還是清朝皇帝給它起的呢。早在漢武帝時期,越南就已經併入西漢的版圖。公元前111年,漢武帝滅南越國,並在今越南北部地方設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實施直接的行政管理。記住是直接的行政管理,與藩屬國可不同。

平定叛亂後,一將軍在越南立下銅柱,銅柱上六個字讀起來依然霸氣

到了東漢時期,交趾女子徵側、徵貳姐妹起兵反漢。當時的越南地區非常落後,按理說歸屬於天朝上國直接管理是再好不過的,也許用不了多久,經濟和文化就能大幅提高了,可惜啊,這倆姐妹想自立為王,直接將這一地區推向了戰火。

平定叛亂後,一將軍在越南立下銅柱,銅柱上六個字讀起來依然霸氣

平亂這個事情就落在了東漢名將馬援的身上了。馬援曾跟隨光武帝劉秀平定天下,立下了赫赫戰功,等到二徵反叛時,此時的馬援已年近六旬,但為了平定叛亂,馬援親率大軍平叛,在公元43年斬殺徵側、徵貳兩姐妹,傳首洛陽。戰事結束後,馬援在當地立下了銅柱(今天越南中部廣平,廣治一帶),為漢之極南界,銅柱上的銘文至今讀起來也依然霸氣:“銅柱折,交趾滅。”

平定叛亂後,一將軍在越南立下銅柱,銅柱上六個字讀起來依然霸氣

這個銅柱不僅成為中原王朝在南面的界碑,也成為歷代文人墨客神往之物,比如宋之問《韶州詩》中就有:“珠崖天外郡,銅柱海南標。”的詩句。你可能會問,現在銅柱還在嗎?答案是不在了。但馬援老將軍平定叛亂,維護祖國領土完整的精神永存。再解釋一下,馬援老將軍平定南部叛亂,完全是漢朝的內部事務,現在越南教科書顛倒黑白,根本不是歷史事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