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華》:馮導啊馮導,最後還是你拍出了「嚴歌苓」

嚴歌苓的文字寫在紙上,印在書中,便能散發出些書墨的香氣。

《芳華》:馮導啊馮導,最後還是你拍出了“嚴歌苓”


筆下寫的不管是抗日時期的悲壯慘絕,還是局勢動盪時代的人心惴惴,都帶著不急不躁、置身事外的靜默。

彷彿那歷經別離、生死的大事,都算不得什麼大事,不過如吃喝拉撒睡一樣,稀疏平常的。

《芳華》:馮導啊馮導,最後還是你拍出了“嚴歌苓”


但又絕不是冷眼旁觀的高冷樣兒,她字裡行間的隱忍中是有股生氣的,平時慢條斯理地蓄著勢,冷不丁將情緒推到了一個點,下一刻就在你心尖上挑那麼一下。她收了手,接著蓄勢,卻留下你的心尖還在為剛才那一下心悸,等著下次的一下來了都還沒收住。

這就是嚴歌苓的故事一直以來給我的感動,只可惜這些感動都鋪灑在紙上的,真改編到電視、熒屏上,故事仍然是好故事——走心的。可總歸不是“嚴歌苓”的,即使有些改編的編劇是她自己,也總是差了點風格。

《芳華》:馮導啊馮導,最後還是你拍出了“嚴歌苓”


私心認為嚴歌苓的小說都不適合改編成電視劇的,動輒幾十集的電視劇如果由著原著裡小火溫水的性子拍出來,再一天兩集最多三集地在電視上播放,再蓄勢都會洩了氣的,像《四十九日祭》、《畢業歌》。若是來得轟烈些,起伏些,拋了原著的風格,也便不是“嚴歌苓”了,比如《小姨多鶴》。劇都是好劇,不是淡了就是過火了。

大熒幕上嚴歌苓的作品也是受追捧的,有故事、有年代感、有情懷,光是把劇本拋出來就有滿滿的電影質感。可“嚴歌苓”恰到好處的分寸也沒那麼好拿捏,《金陵十三釵》慘烈妖冶了些,便少了對於歷史的一份審視和緬懷,更多了仇恨與民族義氣;《歸來》又有點過於含蓄,靠著鞏俐和陳道明的演技和紮實的劇本,它確實燻了觀眾的眼睛,可總感覺差那麼挑在心尖尖上的一下,眼睛裡轉了幾圈的水就是沒能淌下來。

《芳華》:馮導啊馮導,最後還是你拍出了“嚴歌苓”


嚴歌苓的作品是不好改編的,而《芳華》這部電影的原作《你觸摸了我》,是嚴歌苓作品中更為細膩的一部,寫盡了小女生間的小心思。這種小心思,濃一點就容易淪為《小時代》那類姐妹撕逼的狗血,淡一點就成了流水賬似的記述——入不了心的。

《芳華》:馮導啊馮導,最後還是你拍出了“嚴歌苓”

馮小剛一系列的戲精行為真是讓人都忘了他曾是拍出《甲方乙方》、《有話好好說》,開創了賀歲電影這一概念的名導,只讓人覺得每次他有作品出來的時候都總要“炒那麼一炒”。

所以當我得知馮小剛要拍《芳華》時,我是有歹心要看著他出醜的——拍一部細膩而情緒敏感、以特殊歷史時期為背景、當代年輕人沒共鳴的文工團的故事,馮導是腦子進水了嗎?

然而電影的蓄勢,在開場十分鐘文工團的排練過程中就神不知鬼不覺地引人入了戲。有點誇張的舞蹈動作,整齊劃一又中規中矩,配上合奏團強烈時代標誌的音樂作為背景,再加上劉峰教何小萍敬禮慢動作產生的莊嚴和儀式感,整部電影的時代基調就這麼完美的完成了——用那種放在平時我連掃都不會掃一眼的,根正苗紅的文工團演出完成了。不突兀,不出戲。

《芳華》:馮導啊馮導,最後還是你拍出了“嚴歌苓”​​


電影的妙體現在處理女生宿舍的排擠與見縫插針的流言。排擠和流言就像是被葉子拉過的手指,輕輕一按滲出血絲,有那麼點疼,實打實的是受了傷的。可你若真的為此較真生氣,又顯得那麼不通人情。所以“軍裝事件”的小題大做、大事化了,“假胸罩事件”到最後也不再有的下文,以為會為什麼留下伏筆的“革幹”身份,以及水到渠成卻終究無疾而終的愛戀,這些把弦都繃緊了就等著它斷的情節,到最後松下勁來,竟沒再折騰出高潮。這些點點滴滴的風言風語,掩藏在彼此間的看不慣之下,看似不了了之,卻是為人物的命運做著指引。

《芳華》:馮導啊馮導,最後還是你拍出了“嚴歌苓”


當男主劉峰被心上人誣賴為流氓而被下放,女主為此心傷裝病脫離了令她心寒的文工團成為戰地護士,電影也從前半段的青年男女青澀的情愫上升到有家國的悽壯。電影也僅僅在這一段有一場大場面的戰爭戲,突如其來,血肉橫飛,生離死別。鏡頭晃著跟隨劉峰的腳步,躲避著子彈炮火,不停前進。轟隆隆著血漿四濺,蓄勢最後的那一下,終於撥了出來。這樣的場面不會讓人哭,只會讓人忘了要呼吸,有點窒息的那個瞬間,電影從一開頭就開始繃著的情緒終於在大口呼氣的時候被吐出到體外。

《芳華》:馮導啊馮導,最後還是你拍出了“嚴歌苓”


戰爭結束,故事發展到現代。也再沒什麼事件高潮之類的來叨擾了,徐徐講講各人的命跡做個終了。不會覺得悶,就像《風聲》的收尾。沒有周公子的那麼催淚,也沒有那麼大義凜然。是小情懷的追憶,像“嚴歌苓”特有的大時代中的小女子情節的,關於芳華已逝,關於青春難再。

不得不說,馮導這次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而我也慶幸,在大熒幕上看到了“嚴歌苓”。

《芳華》:馮導啊馮導,最後還是你拍出了“嚴歌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