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若英《後來的我們》與趙薇的《致青春》,哪個懷舊能量更大?

當年趙薇的畢業神作《致青春》可以說是開發了80後青春懷舊影片的無窮市場,之後接二連三的青春片蜂擁而至,弄的影迷一度審美疲勞,青春懷舊情節被嚴重透支。但不得不說,趙薇的《致青春》打開了那個年代人的芬芳記憶,讓久違的痛疼感再現,影片中的很多情節也很好的還原了一群人的真實青春。上映短短几天,票房嚇人,衝過四億,直奔五億,昔日任性囂張的小燕子突然變成了一個真實立體的電影人,趙薇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致青春》引發的懷舊熱潮同樣讓人驚歎,這樣的電影案例註定是會被載入影史。

劉若英《後來的我們》與趙薇的《致青春》,哪個懷舊能量更大?

五年過後,另一位女歌手同樣帶著自己的跨界處女作《後來的我們》席捲大熒幕。她就是劉若英,被陳昇稱之為奶茶一般的女人。看電影的名字,就知道這絕對是劉若英自己的故事。曾經的一首《後來》把劉若英哭成了淚人,同樣搗騰出了很多人的青春記憶。但據說這電影跟這首歌卻無太多關係,而是劉若英在聽到五月天這首《後來的我們》才萌生了用這歌名來做她第一部電影的片名。

劉若英《後來的我們》與趙薇的《致青春》,哪個懷舊能量更大?

那這究竟是一部怎樣的電影。預售票房超過8千萬,預測票房超20億,繼《前任3》後的又一爆款?這部未映先火的電影給了影迷太多的期待,就好像在期待著劉若英的電影故事裡是不是也有我們自己的青春故事。上海首映禮上,各路明星名導的助陣,看完後的動容發聲,好評如潮,這似乎都在為這部電影描繪出一部神秘的色彩。或許,作為五一檔電影主力,《後來的我們》成功進入影史,成為唯一首日預售破億愛情片。

劉若英《後來的我們》與趙薇的《致青春》,哪個懷舊能量更大?

劉若英這部《後來的我們》如此爆火,觀眾難免會拿昔日同樣的處女作《致青春》來狠狠對比一翻了,無論是電影情節、橋段、演員還是票房、口碑等。但換個角度來想,劉若英的故事應該會比趙薇來得更真實,也許是經歷不同,對青春中所留下的遺憾都會有不同的詮釋。同樣都是兩部青春的懷舊片,同樣都是女導演的處女作,誰的能量更大,大家還是去電影院感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