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 鄉愁

春節 鄉愁

春節,農曆的新年,傳統而古老。人們在春節裡拜親訪友,品嚐美食,開展各類文化活動,辭舊迎新,豐富生活。

春節  鄉愁

鄉愁,則是人們對家鄉故土的思念情懷。當代中國臺灣詩人余光中的詩歌《鄉愁》寫道: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春節  鄉愁

古代也有抒發鄉愁的詩句。比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王維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李清照的:“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等等。

我國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先生曾寫過文章《故鄉》,描寫了小時候故鄉的朋友閏土,批判了那個時代的農村守舊、愚昧,死氣沉沉。文章中提出了對後人的期盼:他們應該有新的生活,為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

春節  鄉愁

魯迅的文章《孔乙己》、《祥林嫂》、《社戲》,素材是不是也多來源於故鄉的人和事,或是受到故鄉人和事的啟發而得來呢?

我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紅高粱》,據說素材來源於故鄉。

春節,人們思念親人,思念故鄉,鄉愁更濃。

春節  鄉愁

我見到過這麼一個村莊,因項目建設要整體拆遷。當挖掘機開始拆掉房屋時,有些人流了淚。過去幾年了,村莊早已變成了新廠房,還有人從幾百裡之外回來,再到村莊老地方看看,看看這生他養他,從小在這摸爬滾打的地方。

故鄉給了我們身體,給了我們心靈,是我們精神文化的重要源頭,永遠是我們的一部分。

春節  鄉愁

現今的中國廣大農村,有那麼一批優秀的人物,他們充滿激情,充滿正能量,正帶領著農民朋友奮力前行,向著文明幸福的新生活邁進!向著魯迅先生所說的:“為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的新生活邁進!

春節  鄉愁

前有甘祖昌、吳仁寶、史來賀等等,現有吳協恩、李連成、張全收等等,星光璀璨。不久前,黨中央、國務院發佈的《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為中國農村發展畫龍又點睛。中國的農村大有希望,一定夢想成真!

春節  鄉愁

春節  鄉愁

春節  鄉愁

現在,科技發達,開放交流,人們生活在好像是距離縮短了的地球村中,中國人遍及世界各地。春節、鄉愁,永遠不會遺失,也不能遺失!

——(世紀宏 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