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老婆堅持把女兒送去讀私立小學,而朋友認爲沒必要,因爲費錢又學不好。作爲他們的朋友該如何勸說?

shuiliman


你是一個熱心人,有你這樣的朋友是一輩子的福氣。朋友一家在孩子要不要讀私立小學問題上存在分歧,如果讓你勸說的話,我覺得有幾方面因素可以供朋友參考。但最終決定權還在他們自己。

男方反對沒有必要上私立學校的理由是:費錢又學不好。相對於公立學校,私立學校需要繳納學費,如果住宿的話,家長住宿費、伙食費總體費用會高很多,這是不容迴避的問題。學不好的說法不太客觀。私立學校生存根本在教育質量,沒有教育質量做保證,私立學校很難長期堅持下去。好的私立學校教學有保障,管理很嚴格,會對每個孩子負責,在那裡學不好的主要因素應該不在學校。男方如果以現在的理由去說服妻子,估計妻子會怨男方沒本事賺錢哦。

女方堅持讀私立學校,但沒有給出明確理由。那麼,什麼家庭適合選擇私立學校呢?個人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公立學校學區太差,沒有好的教育資源可以選擇;二是父母工作較忙,沒有時間照顧孩子;三是家裡要有一定經濟基礎,有能力對孩子教育進行投入和補充。如果不是因為上面三方面因素存在,個人不建議小學就選擇私立學校。

小學就讀私立學校缺點是:不利於親子溝通,父母和孩子缺少朝夕相處的溝通,感情自然比較平淡;不利於孩子性格發育,住校孩子在校謹小慎微,長大後性格也缺少活潑樂觀的因素;整體經濟負擔較重,住校整體花銷很多,父母須有長期穩定收入做支撐。

本人只是從思路上給你一些勸慰的建議。在教育孩子問題上,雙方要心平氣和溝通,千萬不能賭氣爭執。


入青0601


關於讓孩子讀私立小學還是公辦小學,從當事夫妻兩個人的觀點來看,妻子的堅持沒有錯,而是丈夫怕花錢,才說出費錢又學不好的話來。如果抓住這點,從朋友的角度來勸說倒也容易了。

第一,公辦和私立小學,不管讀哪個,孩子都能學好。從目前辦學質量來說,私立小學為了提升自己的辦學形像,必然要在辦學質量上下功夫。很多私立小學甚至不惜重金從公辦小學挖優秀教師,如果家長能瞭解到這些,就不會對私立小學有偏見了。放下偏見後,再談讓孩子選擇哪一種學校就相對容易了。至於學好與學不好,和公辦與私立關係倒不大,在哪所學校都有學好與學不好的學生,關鍵取決於家長的付出了。

第二,就近入學,是最好的選擇。小學階段學習難度本身不大,但是孩子的好習慣好品質培養則非常重要。不管在公辦小學還是私立小學,如果家長充分重視培養孩子好習慣好品質,採取就近入學,可以節省出很多課外時間,讓孩子在小學階段打好獨立學習與獨立做事的基礎。如果不重視,不管選擇哪一所學校,家長今後都會頭痛於孩子的管教和學業輔導。

第三,從家庭經濟條件考慮是否選擇私立小學。如果不是選擇那種貴族學校,而是選擇普通的私立小學,一年下來所花費用並不是太多。當然多與少得和這夫妻兩人的收入掛鉤去衡量。如果構不成負擔和壓力,可以考慮。前提條件是選擇的私立小學不要離家過遠。如果有壓力的話,那就乾脆上公辦小學吧。

以上幾點建議,如果夫妻兩個人能仔細讀一讀,根本你們的具體情況做出決定,我相信不難。難就難在人認死理,誰的話也聽不進去,那再有道理的話恐怕也是耳旁風了。


韓國成老師


認為私立學校費錢又學不好,這是基於既往的舊印象而作出的判斷。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大量農民工湧入城市,造成城市教育資源嚴重不足。為解決這一問題,國家鼓勵民間資本辦教育,教育呈現市場化傾向。因為進入門檻較低,很多民辦(私立)學校辦學條件簡陋,辦學質量較差,招收的多是農民工子弟,校紀校風也普遍不好,但收費卻比公辦學校高。因而在很多人心目中,私立學校是“費錢又學不好”的,無奈之下才會選擇這樣的學校就讀。

事實上這些年私立學校的發展變化很大。那些低水平的私立學校在國家大力投入公立學校建設的衝擊下,大多已被淘汰。現在的私立學校,一部分是公辦名校與社會資本或政府合作舉辦的“校中校”,一部分是有實力的教育集團所舉辦。這些私立學校一般走高端路線,辦學條件好,師資強,但收費較高,生源選擇也很嚴格。很多私立學校是當地最好的學校,受到家長狂熱追捧,學位極其緊缺,可謂一票難求。在這樣的學校讀書,費錢是真的,學不好卻未必。恐怕家長最該擔心的,是孩子根本沒機會進入這樣的私立學校。

私立學校作為公共教育的一種補充,滿足了社會對教育的多層次需求。就目前來講,公辦學校因為教師工資低,無法吸引優秀人才進入教師隊伍;因為體制機制僵化,教師隊伍缺乏活力。整體來講,辦學水平不高,只能承擔普惠性的託底義務教育。定位高端的私立學校則滿足了家長對優質教育的需求。

題主的朋友夫妻倆之所以在女兒入學問題上產生分歧,緣於對私立學校缺乏瞭解。將上述情況向其介紹之後,再結合家庭經濟條件及社會關係,自能作出正確的選擇。


毫米


就我在公校和私校都當過老師的經驗來看,你朋友的觀點是存在問題的。目前,私校的教學質量是普遍高於公校的。規模較大的私校他的師資和設備以及服務都不比公校差,公校是為了滿足片區內孩子的義務教育,再加上國家提倡的教育減負,學生的學習任務量相對於私校要少一些。如果孩子不是調皮搗蛋,各方面都屬於正常兒童範圍,家長有時間管理,就選個公校讀也可以。

至於怎麼勸這個問題,解鈴還須繫鈴人,只有他自己明白公校與私校的區別,自己內心傾向於什麼,都是為了孩子,夫妻二人協調商量好就可以了,你要做的可以給他把公校與私校優缺點都說一說就可以了。


木木子9062


其實,目前並沒有證據證明私立學校有更多的資源和優勢,有更好的教學方法運用於教學中,培養出的學生優於公立學校的學生。

私立學校有很多的不確定性,私立學校很多,普遍收費昂貴,它們辦學的目的值得探究,究竟是利益驅使還是真心為了尋找一種先進的教學模式,還真的難以定論,畢竟辦學理念參差不齊,私立學校也是良莠不齊的。

其實,目前國內公立學校的師資力量還是十分雄厚的,隨著素質教育的推廣,教育理念的轉變,相信公立學校依然會成為眾多學生的首選,並且收費合理,普通家庭都能承受得了。





嘉月小文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站在朋友的立場上,要勸說其實是很難的:你幫著朋友說,得罪他老婆,你幫著他老婆說,得罪朋友。即便當時一方被你說動,以後沒什麼事則罷,要有什麼事,說不定第一個怨的就是你,畢竟人家才是一家人,這種例子實在是太多。所以若非要以朋友的立場進行勸說,應該著眼於以下幾點:

1、牢記一點:自己勸說的目的是讓朋友夫妻緩和目前因孩子上學造成的緊張關係,而不是在兩方的觀念中去參雜自己的觀點,牢記自己是旁觀者,不需要你去論證一方的對錯。實際上,就此事而言,確實不存在哪方對、哪方錯的說法。所以,切忌不要在講和過程中摻入自己的想法和判斷,此其一。

2、客觀分析兩者的利弊。就這件事來說,很難說誰對誰錯,畢竟各有利弊。公立學校收費低,但確實不同的學區對應的學校有好壞之分,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誰也無法否認,而且以現在的學區劃片制度,你也沒辦法選擇。對於私立來說,由於教師待遇高,很多優秀的師資力量都流向了私立,特別是那種所謂名校合辦的私立校,就我瞭解的情況,很多校方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民辦校這邊,但是,私立校昂貴的學費,確實對家庭來說是個負擔。你只需要將這些利弊客觀的陳述出來就行。

3、讓朋友夫妻自己去做決定。在客觀陳述完畢後,一定不要說什麼“我覺得”、“我認為”之類的,畢竟這是別人家的事情,讓他們自己去協商達成一致,這樣,既達到了目的,也不會讓你處於左右為難的境地,以後要真有什麼事,也不會讓兩口子產生“當初都怪某某某“的想法,對朋友關係產生影響。所以,切記,主意讓人家自己拿,你是去幫助兩口子達成統一意見的,而不是幫著一方讓另一方放棄自己的想法的。


瞎談君


我想你最好還是不用勸吧,畢竟這孩子入學及日後成長是人家兩口子自己的事情,搞不好你真的會被人家埋怨和忌恨一輩子的?因為這孩子入學,其父母各有選擇公立,私立學校意向,而且他們做為成年人的思維與見解是很難改變的。假如孩子上私立學校後學習成績老也不好怎麼辦?是不是也有你一份當初勸解的責任?假如孩子上公立學校後學習成績不好怎麼辦?是不是與聽從你當初的勸解有關係?因此,你是兩面難做好人。唯一的辦法是你讓他偷偷找他岳父母,好好溝通一下,說明一下公立,私立各自的優缺點,由老人家出面來擺平,實在不行還是聽他媳婦兒的吧。女人在這方面思維與認知也是霸氣十足的,別惹這樣女人,否則,這哥們恐怕一輩子也難逃老婆在耳邊埋怨的碎碎唸了!這類的陳芝麻爛穀子的事,女人們記的可是最清楚的!



北國有清雪


很多人說這是別人的家事。但是如果是我的朋友,如果是我們這裡三線城市,我會直接跟他說讀私校。首先公立學校老師都是鐵飯碗,就像國企和私企的員工區別,我親戚公立學校教師,休息日被學校叫去開很重要的會,就滿肚子怨言,所以公立和私立教師的人生觀不一樣。第二是孩子的成長環境不一樣。私立學校是早上六點半到晚上八點半,校車接送,公立學校讀書的學生,後來去了私立學校,完全適應不了,朋友圈也不一樣。而在一線城市就不一樣了,初中教個語文還要求有博士學歷,我覺得公立也不錯。


QuinnWang


說說我的看法。從我瞭解的情況來看,總體來說私立學校的教學質量平均要明顯高於公辦學校,這是目前的現實情況,不容迴避。因此,如果家庭經濟條件允許,孩子學習能力也可以,那就去上私立學校。這僅僅是從教學質量平均水平來說的。具體到每個孩子,私立學校的孩子,不是人人都比公辦學校孩子學習好,個體有差異。費錢是真的,學得好學不好就不一定了。家裡不差錢,孩子智力發育正常,身體狀況良好,可以去上私立學校。不必糾結,孩子的培養,不僅僅是眼前的學習成績,成人比成才重要。一個懂事有教養的孩子,在哪裡學習都不會差。祝你們家心想事成。


紅楓詩箋


給他們看現在大學生一抓一把的視頻,再給他們找些關於私立學校和民辦學校出來的學生,依舊沒有工作在家啃老的資料素材發給他們。另外在朋友圈(如果是好友的話)發表一些現代大學生的一些真實現狀和普通打工者功成名就的典範,最後發表“人無關學歷大小,不努力都是一個樣”的肺腑之言,來做個總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