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時起,地產從業者成了弱勢羣體

趁著週日在家發呆,和探討下地產行業從業者加班問題。

南京萬達事件大家持續討論發酵,作為一個經歷過很多大事,很多年職場經驗抗壓能力這麼強的高管,不會因為簡單被批評而自殺。逝者已逝,生者如斯。

近些年,外表光鮮的地產行業從業者逐漸成為了弱勢群體。

昨天和地產圈朋友吃飯,一個朋友說,公司剛請一個恆大出來的高管做總經理,把恆大的789帶過來了,所謂789就是普通員工一週工作70個小時,中層幹部每週工作80個小時,高管每週工作90個小時,他們開會就是晚9點後開始。同一桌吃飯的在碧桂園的小夥一臉懵逼的說他一直執行的是恆大高管的工作時間。

根據我的觀察,加班較多的原因很多很多,房地產這個行業國內大部分房企選擇的都是銷售盈利模式而不是像香港國外那種運營模式,而且國內資金成本高,所以效率就是金錢,追求快,再快一些。

比如很多是因為會議多、內部流程複雜,人均績效要求高所以人力控制厲害,一個人幹3個人的活拿兩個人的工資,發展越大越快的房企相對加班更多。倒是不少在小房企的朋友,老闆直管,兩三個項目,喝著茶就把所有的事決策了,效率很高,賬上現金也不少,開發的都是大盤,土儲再開發個十幾年沒問題,小日子也很滋潤。

大公司會議多,公司大層級多,議而不決,議後否決的現象是普遍現象,這讓很多會議的時間成為無用功。白天開會走流程,晚上加班幹正事是很多基層員工的常態。

不知何时起,地产从业者成了弱势群体

還有一些加班是為了加班而加班,這在銷售一線很明顯。比如近期銷售不佳,會對銷售團隊有一些懲罰性加班,不到11點根本不讓走,也是向公司表達的一種姿態,雖然銷售業績不佳但我真的努力了。

甚至,有些公司有些領導會出現一種攀比加班的病態,可以拖延到很晚拍個照片發個朋友圈或是公司內部微信群,這也的公司其實有很多,故意讓老闆和公司高層看。

不知何时起,地产从业者成了弱势群体

我個人的觀點是,加班不怕,就煩無效加班,煩為了加班而加班。

坦白說房地產行業的人力競爭非常激烈,趁著年輕還有體力加班,讓加班精進自己,自己更進步,未來職場之路更加順利。

要知道,很多35歲的地產從業者,如果在業內默默無聞沒什麼業績,也沒有好的履歷,找工作會是一件很難的事,這個話題下次再深入討論。

小互動一下,請你在評論區說說你平時加班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我也先看點贊最多的是那幾個原因。

你也許也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