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小鎮都在講故事,真小鎮則在建特色

● ● ● ● ● ●

之前有段有關王健林的視頻在網絡上被火爆瘋傳。

究其原因,是一個全國最年輕縣長與老王關於扶貧的博弈:縣長要求萬達把稅收和利潤都留下,人均GDP上去,自然就被脫貧了。面對縣長的咄咄逼人,老王認為扶貧不是分錢那麼簡單。

假小镇都在讲故事,真小镇则在建特色

老王的邏輯是,用萬達丹寨小鎮來帶動經濟,而不是靠分錢。

無獨有偶,許主席也在去年帶著人馬跑到烏蒙山區,號稱要深度扶貧。

到山區潸然淚下的許主席無償捐贈了30個億,也承建了學校、醫院,但山區最終能要依靠的的,還是那些幫忙建設的50個新農村和產業的的上下游探索。

前幾天去奧倫達海坨山谷,和策劃負責人老夏聊天時,他一語中的:

扶貧的本質在於造血,而不是一味地輸血。

比如眾所周知非洲很多國家很窮,但無論美帝捐助了多少物資,都沒有解決問題,反而這些人道救援導致非洲更貧困了:你送過去的錢和物資一方面讓人們不勞而獲變得更懶惰,另一方面這些物資扼殺了當地企業的活路。

反觀中國在非洲,是從修路、蓋樓、建廠,先把基礎設施搞好,重構經濟才是正確的思路。

而海坨山谷在做的,就是造血,重構區域經濟。

說實話現在靠一個名頭來圈地的小鎮實在是太多了。

海坨山谷和赤城政府合作,要幫助山裡的居民脫貧:用一種可複製、可推廣的企業扶貧新模式,確保直接、普惠農民。除了拆遷安置讓原住民一步小康之外,幾乎每戶原住民都有家人進入海坨山谷大運營體系,從事農業種植、建築施工,酒店服務等各種行業,實現從農業人口向產業工人的轉變。

隨著更多產業的落地,大量的度假人群進入海坨山谷,將帶動周邊村落的發展,餐飲、民宿等將迎來爆發期。從國家層面來看,海坨模式是對扶貧樣板的積極探索,是深層次的精準扶貧。

關於海坨山谷,去年萌主去探盤時曾經介紹過。簡單點說就是,這是奧倫達部落在造了神盤原鄉美利堅之後的又一個升級版小鎮神盤。擁有最美的原生態,距離北京很近(約100公里),擁有全亞洲最大的房車酒店,北京最高1473咖啡館↓

假小镇都在讲故事,真小镇则在建特色

有兒童圖書館、木偶劇院、騎行俱樂部

假小镇都在讲故事,真小镇则在建特色

甚至還有2022約吧(瑞士精品免稅店)、冬奧會所

假小镇都在讲故事,真小镇则在建特色

僅僅這些初建的配套,已經讓海坨山谷成為了一個度假的熱門目的地。

● ● ● ● ● ●

但海坨的真正野心,是建一個前所未有的特色小鎮,世界知名,中國一流。

這個野心,體現在兩大方面:

第一是產業規劃。5月19日,在海坨舉行了全球戰略合作發佈會,來自全球的9大頂尖度假資源機構,齊聚北京,與海坨山谷達成戰略合作。

海坨山谷的面貌終於展開:這是一個包含冰雪、農旅、體育、運動四大主題板塊的實實在在的瑞士主題小鎮。

假小镇都在讲故事,真小镇则在建特色

在這裡,海坨的構想很宏偉:你可以在這裡愉快健康的度過春夏秋冬。

夏天你可以遊玩擁有徒步、騎行、露營、越野、崖降、速滑、熱氣球、飛行、滑翔傘的山野大本營。

冬季遊玩更有意思,可以體驗家庭滑雪場、滑冰、冰球,豐富的冰雪運動同時可以坐著纜車觀光雪景,到達滑雪學校、山頂觀光。

假小镇都在讲故事,真小镇则在建特色

甚至,你還能帶著全家來,孩子在兒童產業谷裡縱情遊玩,還能讓老人在這裡享受最好的頤養。

機遇也在關鍵時刻幫海坨了一把,讓它有機會成為世界聞名的度假小鎮。自從2022冬奧會落定延慶,京北區域成了全球最新焦點。距離延慶市18公里的海坨山是重要的場館之一,海坨山谷所處的,恰恰是與2022冬奧主場毗鄰的黃金一線。

海坨的大一期冰雪主題,與即將火熱的冬奧不謀而合。

假小镇都在讲故事,真小镇则在建特色

大一期規劃面積多達13000畝,這麼大的面積這麼多的產業,在規劃上海坨下足了功夫,他們請來了國際頂級的規劃團隊——

瑞士格尼斯。格尼斯是聖莫里茨冬奧會的冬奧顧問,也受邀參與了2022北京冬奧會區域及基礎設施的概念規劃競標。

而為海坨擔綱設計的則是格尼斯的靈魂人物、瑞士國寶級的設計大師托馬斯,他還是瑞士沙夫豪森州的總規劃師。

假小镇都在讲故事,真小镇则在建特色

托馬斯帶領團隊為海坨大一期規劃了6000畝的冰雪產業帶、3萬㎡的醫養產業群、2000畝的兒童產業谷和多達10萬㎡的小鎮中心。

一期除了上面說的房車營地、帳篷營地、兒童樂園等等設施已建好之外,佔地達80畝的湖泊海坨之心即將完工,2018年國際級全家庭滑雪場將開門營業,擁有教堂、美食街、劇院、精品酒店、精品街文化街的小鎮中心也即將開工。

假小镇都在讲故事,真小镇则在建特色

● ● ● ● ● ●

看到這裡,你應該看出來海坨山谷的野心,同時也是核心難題——和其他小鎮似乎有點相似——運營。

但這同樣也是他們在發展中開拓出來的不同思路:用同創的方式運營。

如果說核心是共享的社群神盤,原鄉美利堅是奧倫達的1.0時代的話,海坨山谷就是升級版本,而它的核心,就是同創。

海坨山谷不僅請來了格尼斯,還與更多的頂級夥伴一起推動著小鎮模式的發展。不同於海坨把小鎮的產業都劃分出去,不單靠自己來運營,而是請來更專業的頂級運營團隊同創發展。

比如對於大一期,海坨把10萬㎡的小鎮中心委託世界最好的運營團隊第一太平戴維斯來運營和規劃,把6000畝冰雪產業帶交給中雪眾源,把2000畝兒童產業谷的規劃交給丹麥的WOW-PARK,運營則交給了國內頂級運營團隊營天下,把3萬㎡的醫養產業群委託給了代表臺灣最高醫療水平的臺灣彰基醫院……

假小镇都在讲故事,真小镇则在建特色

這些規劃與運營團隊,都是世界頂尖級的,海坨山谷把他們集合在一起,構成了世界頂尖的產業小鎮。這些醫、養、教、商多產業,也許能做到“全家去度假,並在度假中解決健康問題”的構想。

我彷彿已經看到了海坨山谷的未來畫面:

一系列紮根于山谷、生長於山谷的私人定製木屋;一條繁華永不落幕的瑞士風情商街;一個與冬奧咫尺呼應的家庭滑雪場;一個帶來心身健康的康養大本營;一個讓孩子在度假中成長的營地樂園……

未來十年,奧倫達將在全球佈局100座康養小鎮,真小鎮的更多可能性,正在逐漸展現。

當然,文字和幾個圖片及理念的描述不足以展現項目的內容,如果有機會,建議你實地體驗後,會有不少感觸。

這應該是我第四次去項目考察了,以前發過這兩篇文字,也可以加深瞭解:

不知道你還遇見過什麼有意思的小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