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所迫四海爲家,敢打敢拼誠信經營,終成中國第一大商幫!

1、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

寧波,位於東海之濱,是浙江省第二大城市。從衛星地圖來看,寧波區域大約有65%的國土面積是山地和丘陵,人均耕地面積還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40%。境內天台山脈、四明山脈和會稽山脈向東北方延伸,潛入東海。從風水學角度來看,寧波算得上是“龍興之地”。

歷史上的寧波出現過3次大規模的人口增長,而這些增長的背後是國家政策的鼓勵。特別是康熙年間,推行“續生人丁,永不加賦”的政策,讓耕地面積本來就短缺的寧波更是壓力山大。突出的人地矛盾,無法調和的生存壓力,讓很多寧波人不得不走出去謀生,於是寧波幫的雛形產生了。

環境所迫四海為家,敢打敢拼誠信經營,終成中國第一大商幫!

寧波幫從江北老外灘出發,走向世界

2、 誠信為本的經營理念

誠信,作為現代商業文明一直推崇的理念,寧波幫早已將其分為商業信條。做生意,誠信是最重要的一環,沒有誠信何談生意?坑蒙拐騙做生意,即使賺到了錢也是不長久的,遲早會因為失信於人而得不償失。

北京同仁堂享譽中外,獲得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稱號,目前也是一家上市的藥企。藉著電視劇《大宅門》的熱播,讓其原型同仁堂名聲大振,恐怕很多人不知道這家中華百年老字號是由寧波慈溪人(今寧波江北區慈城鎮)樂顯揚創立的。始於清朝康熙年間的中華老字號,憑什麼能風風雨雨走過300多年呢?答案是誠信! 同仁堂的古訓:炮製雖繁,不敢省人工;味品雖貴,不敢減藥料。

環境所迫四海為家,敢打敢拼誠信經營,終成中國第一大商幫!

北京同仁堂

近代“大上海”的崛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寧波幫的功勞,在上海灘開設中國第一家銀行的正是寧波鎮海人葉澄衷,此外中國第一批保險公司和信託公司都出自寧波幫之手。對於這些金融系統而言,沒有經營者把誠信作為生命,根本沒有希望做起起來的。

環境所迫四海為家,敢打敢拼誠信經營,終成中國第一大商幫!

“大上海”的崛起離不開寧波幫

3、 捐資助學 造福桑梓

寧波幫雖然有大海的性格,四海為家敢打敢拼,在中國甚至世界的商業舞臺上發揮著重要作用,成就了一大批海內外成功的商業鉅子。包玉剛、邵逸夫、李達三、張忠謀等優秀甬商代表,像一顆顆璀璨的明星照耀著歷史的長河。

環境所迫四海為家,敢打敢拼誠信經營,終成中國第一大商幫!

TVB老闆邵逸夫(中) 捐資助學樂善好施

但金錢是身外之物,寧波幫並沒有把自己辛苦經商獲得的財富看得很重。對於故鄉深深的情結,他們慷慨解囊支持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捐資助學造福桑梓。1900年,葉澄衷在上海創辦了中國第一所西式學校—澄衷蒙學堂;1907年,吳錦堂在故鄉慈溪創辦錦堂學校,被譽為全國辦學三賢之一;1984年,世界船王包玉剛捐資5000萬元,創立寧波大學……還有許許多多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愛心甬商,默默地幫助失學兒童和困難群眾渡過難關。

環境所迫四海為家,敢打敢拼誠信經營,終成中國第一大商幫!

包玉剛

環境所迫四海為家,敢打敢拼誠信經營,終成中國第一大商幫!

寧波大學

近代上海和香港的繁榮發展,寧波幫居功至偉,歷史的大潮成就了機敏誠信的寧波幫,在中國“晉幫”、“徽幫”、“潮汕幫”、“寧波幫”四大商幫中, 論財富數量和社會影響力,“寧波幫”毫無疑問居四幫之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