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一個集美貌、才華、酒量、眼淚於一身的風流男子

阮籍:一個集美貌、才華、酒量、眼淚於一身的風流男子

阮籍:一個集美貌、才華、酒量、眼淚於一身的風流男子

論才華,他是當時著名的詩人和散文家;比樣貌,他是個放浪形骸的美男子;於性格,他是個任性不羈的孤獨者;談酒量,更是不必說,日日酣醉,要酒不要命。他就是建安七子阮瑀的兒子、竹林七賢之首的阮籍,愛翻白眼又愛哭,一生幾乎都是泡在酒罈子裡度過的。

阮籍:一個集美貌、才華、酒量、眼淚於一身的風流男子

雖然同為借酒避世,阮籍的“醉”,卻與劉伶為放達脫俗的境界而不同,是為獨善一生之清明,堅持自己的操守。

比如說,做官只為求美酒,酒盡我自去風流

據《世說新語》記載:“步兵校尉缺廚中有貯酒數百斛,阮籍乃求為步兵校尉”。為了能喝到酒,阮籍不惜辭去了司馬氏的幕僚職務,去當個不知名的步兵校尉,所以人們也給他起了個外號“阮步兵”。上任後,阮籍是日日酩酊大醉待到有一天,他發現美酒已經喝完了,便收拾了包裹,假託重病辭職了。

比如說,飲自己的酒,對世俗禮法相當不屑

因為太愛喝酒,阮籍家與酒家相鄰,酒家的老闆娘長得如花似玉,阮籍常常約朋友共飲,每次總醉倒在酒家中,徹夜不醒。起初老闆娘很尷尬,其丈夫也甚是懷疑,街上流言紛紛四起,罵阮籍不守禮法,貪杯好色,怎麼配得上名士的稱號。可咱們阮籍對這些流言充耳不聞,只管喝他的酒,寫他的詩“薄帷鑑明月,清風吹我襟”我自與酒為樂,禮法與我何干。

當母親去世的時候,阮籍正和人下棋,對方要停止,阮籍不願意。沒多久,想起老母親去世,阮籍喝下二斗酒,大哭一聲,吐血數升。下葬的時候,阮籍又喝了酒,和老母親訣別,一直說到無話可說,又是痛哭,又是吐血。

另外,嵇喜、嵇康兩兄弟前來弔喪,阮籍對待兩兄弟的態度卻差異頗大,對遵從禮法的嵇喜白眼相對,對帶酒帶琴而來的嵇康卻青眼相對。後人就用青眼來表示對他人的尊重,用白眼表示對他人的不屑。

阮籍:一個集美貌、才華、酒量、眼淚於一身的風流男子

比如說,醉酒拒婚,醉酒成文,求政治自保

當了皇帝的司馬昭特別喜歡阮籍,十分想拉他來幫自己辦事,可皇帝也深知阮籍的“德性”,於是便想到了聯姻的方法,這可以說是阮籍人生的一個危機,若是他當面拒絕,怕是會駁了皇帝的面子,打了皇帝的臉,殺身之禍在所難免,可他要是答應了,便會進入他十分厭惡的官場,憋屈一輩子,在這進退兩難之際,阮籍使出了看家本領——提親當日,司馬家隊伍隆重浩蕩,阮籍卻來了個長醉不醒,讓說親的人無從開口,十分尷尬,司馬昭無可奈何,只好作罷。

還有一次,司馬昭讓名聲高潔的阮籍,寫一封勸諫魏帝退位的諫書,這是阮籍人生中的第二次大危機,他深知若是寫了便是不義之舉,便一直沒有理睬,只是躲避。可司馬昭是不死心的,聯姻未果,寫封稿子你也不寫?還反了你不成,皇帝生氣了,派人催稿,並撂下狠話:“文章不成便人頭落地”。

催稿的人來了卻看到阮籍依舊酩酊大醉,待得催稿人說出皇帝的口諭後,阮籍自知無法逃避,便藉著醉意下筆,揮毫潑墨,轉瞬之間,書稿即成,此稿文辭清正,氣勢雄壯,簡直可以作為樣本。而且結尾處,阮籍悄悄埋進了自己的小白眼:至公至平,誰與為鄰!何必勤勤小讓也哉?意思就是,在您的統治之下,國家的公正清平已經到了簡直沒朋友的地步,您說您何必天天叨逼叨這點小破事啊?

醉酒後屬文,既完成皇令,保住了身家性命,又為寫的諫文,找了一個酒後亂語不足為怪的理由,不得不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阮籍:一個集美貌、才華、酒量、眼淚於一身的風流男子

雖然阮籍喝了這麼多酒,看起來如此痴迷酒,但我們都明白,他並非純粹地愛酒,否則這樣一個灑脫、率性、逍遙、智慧的人,不會每每自殘式飲酒後化作窮途之哭。

不過,有時我們不得不承認酒真是個好東西,你的內心明明就是清醒的,或者說半醉半醒的,但是至少別人覺得你醉了,從而得到生命與人格的保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