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掃搖」技法的練習方法和要點

“掃搖”是古箏演奏中常見的技巧之一,在現代創編的箏曲裡,起裝飾、潤色、突出旋律、塑造情緒激烈的音樂形象以及豐富主題色彩的作用。是古箏搖指技巧派生出的特殊技法。掃搖和一般指法的姿勢一樣沒有太大區別。

古箏“掃搖”技法的練習方法和要點

掃搖比普通指法難學難掌握,那是因為它是一個組合而成的技法,所以,要想它變得好教好學,就要把它拆成最小的組成部分。

練習的時候,可以按這個順序:

· 先複習四下搖指(劈託劈託)

· 練習“掃”的動作,手腕向右邊轉時,伸直中指,手腕向左轉回來同時快速收回中指(可以先進行空手練習,再在琴絃上進行);

· 慢速的原位掃搖練習,利用手腕的慣性力帶動中指,掃和搖指的第一下劈同時;

· 加入節拍器進行練習;

注意:加入節拍器時,前期為了更好的對應節奏,可以從十六分音符開始,響一聲彈一個音,等到速度提升後將音符簡化為八分音符,響一聲彈兩個音,最後速度衝刺的階段,將音符設置為四分音符,響一聲彈四個音。

古箏“掃搖”技法的練習方法和要點

掃搖技法的學習重點:

練習時重點注意的是力度、速度問題,力度速度是音樂表現的重要因素,也是掃搖彈奏的基礎。

其次,掃搖首先要求搖指的技術。所以可以按照下列步驟,自己依次檢查一下搖指是否過關:

  • 託劈在音色和力度上是否均勻,音質是否飽滿;
  • 相隔一個弦距換弦,仍然能達到上述要求;
  • 依次練習相隔2到5個弦距換弦,仍然能達到上述要求;
  • 不扎樁搖,仍然能達到上述要求;
  • 在保持上述質量的前提下,達到一定的速度;

紅雨老師發現,很多人在練習掃搖的過程中常常出現這樣一種現象:

在短時間的掃搖中,指力與指感可以勝任,掃搖時間稍長,大指虎口及中指各發力部位出現酸困,不能支持,掃搖不能運用自如。

造成這種原因根本在於:中指在掃搖中與腕關節小臂以及大臂不能很好調節,氣血不相通,彈起來別手,久而久之,容易引起發力部位肌肉勞損,疆硬。所以一定要注意!

掃搖技巧的練習掌握過程,需要正確的方法與科學態度相結合,才能達到訓練效果。如果你覺得掃搖顯的困難,根本原因是因為搖指的技術不夠紮實,磨練搖指的技術,增加手腕,手臂的控制能力才是練習的關鍵。練習時一定要有步驟,按部就班一條一條的解決它們,這樣反倒不覺的太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