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僅三位學者上榜,浙大占了兩席!中國高分子粘彈性研究學術論文數居世界前列

中國僅三位學者上榜,浙大佔了兩席!中國高分子粘彈性研究學術論文數居世界前列

材料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高分子材料則是現代工業和高新技術的重要基礎,已經成為國民經濟基礎產業以及國家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保證。

高分子聽起來很神秘?其實不是哦~

生活中,人們穿的是棉、毛、滌綸等製成的衣服,吃的是富含澱粉和蛋白質的米、面等食物,家裡用的是由各種聚乙烯、聚氯乙烯等塑料製成的器皿,出門坐的是由橡膠輪胎的汽車,這些都是高分子在生活中的生動體現。這個領域,也是現在諸多專家學者研究的熱門領域。

中國僅三位學者上榜,浙大佔了兩席!中國高分子粘彈性研究學術論文數居世界前列

國際發文數量最多的前十位中,中國三位,浙大就有兩位

2007-2017年,在國際高分子粘彈性研究ISI論文發表數量最多的前十位學者(貢獻4.013%)中,中國有三位教授上榜,其中浙江大學鄭強教授、宋義虎教授位列第一和第四,上海交通大學俞煒教授位列第十,顯示中國在該研究領域已跨入國際前列

中國僅三位學者上榜,浙大佔了兩席!中國高分子粘彈性研究學術論文數居世界前列

一個理想的彈性體,當受到外力後,平衡形變是瞬時達到的,與時間無關;一個理想的黏性體,當受到外力後,形變是隨時間線性發展的;而高分子材料的形變性質是與時間有關的,這種關係介於理想彈性體和理想黏性體之間,因此高分子材料通常被稱作粘彈性材料。

高分子在受到外力作用時,既具有彈性響應(即彈性形變),同時也具有粘性響應(即粘性流動)的現象稱之為粘彈性

粘彈性對高分子材料結構形態和應用性能有著重要的影響,是高分子科學領域最核心的基礎研究課題之一。在日本高分子加工學會成立30週年之際,學會邀請日本知名教授撰寫綜述論文,以介紹相關領域最近十年的研究進展。日本流變學雜誌(日本レオロジー學會誌)編集委員會委員長、名古屋大學増渕雄一教授以“高分子”和“粘彈性”(“polymer*+viscoelast*”)為關鍵詞,在ISI數據庫中逐年檢索,發現高分子粘彈性領域ISI論文數量由2007年的900篇上升為2017年的1300篇。高分子粘彈性研究論文佔“高分子”(“polymer*”)領域論文的1.5%,二者增長率大致相當。

中國僅三位學者上榜,浙大佔了兩席!中國高分子粘彈性研究學術論文數居世界前列

中國學者發文數量僅次於美國

以“聚合物+流變+填充改性(poly* AND rheolog* AND fill*)為關鍵詞在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CI-EXPANDED)檢索填充改性高分子流變學領域學術論文。截至2017年,國際上共發表相關論文3,400篇,其中中國學者發表629篇,僅次於美國的631篇,遠高於位居第三的法國(304篇 );發表論文數量最多的前十位(Top 10)學者中,中國有4位學者上榜,包括

浙江大學鄭強宋義虎。最近十年來,中國在該領域研究論文發表數躍居國際首位,國際Top 10學者中包括鄭強(浙江大學)、宋義虎(浙江大學)、楊鳴波(四川大學)、譚業強(青島大學)等4位中國學者。

中國僅三位學者上榜,浙大佔了兩席!中國高分子粘彈性研究學術論文數居世界前列

截至2017年,國際填充改性高分子流變學領域SCI論文發表最多的十個國家/地區

中國僅三位學者上榜,浙大佔了兩席!中國高分子粘彈性研究學術論文數居世界前列

截至2017年,國際填充改性高分子流變學領域SCI論文發表最多的十位學者

*注:Zhang J包括南京工業大學張軍、四川大學張傑等人

中國僅三位學者上榜,浙大佔了兩席!中國高分子粘彈性研究學術論文數居世界前列

2007-2017年,國際填充改性高分子流變學領域SCI論文發表最多的十個國家/地區

中國僅三位學者上榜,浙大佔了兩席!中國高分子粘彈性研究學術論文數居世界前列

2007-2017年,國際填充改性高分子流變學領域SCI論文發表最多的十個國家/地區

高分子材料的應用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希望我浙能在高分子領域取得更多的成就,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美好~

中國僅三位學者上榜,浙大佔了兩席!中國高分子粘彈性研究學術論文數居世界前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