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期間,這位美國女士拯救了上萬百姓,卻患上嚴重抑鬱症

南京大屠殺期間,這位美國女士拯救了上萬百姓,卻患上嚴重抑鬱症

“南京大屠殺”,作為所有中國人都不願提起卻又無法忘卻的沉痛記憶,除了有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卻也鮮為人知的溫暖人性。明妮·魏特琳就是這麼一位帶給我們溫暖記憶的女士。

南京大屠殺期間,這位美國女士拯救了上萬百姓,卻患上嚴重抑鬱症

魏特琳的中文明叫華群,她早在1912年就從美國來到了中國安徽進行傳教活動,工作之餘卻發現中國的女性大都沒有讀過書,這讓同為女性卻接受過高等教育、敢做敢拼的她立志推動中國女子教育。在不懈努力下,1919年魏特琳成功被南京金陵女子大學應聘為校務主任。在校期間她帶領學生們走出校園,為貧苦百姓服務,並注重對當時思想十分封建落後的女性進行女權啟蒙。

南京大屠殺期間,這位美國女士拯救了上萬百姓,卻患上嚴重抑鬱症

直到抗戰前夕,魏特琳二十年如一日的奮鬥在自己的崗位上,而1937年,噩夢來臨。7月7日,“盧溝橋”事變。8月13日,上海“八▪一三”事變爆發,國民政府隨即明令:“接近戰區各大學另籌開學辦法。”而美國政府更是早早就要求美籍人士離開戰區,而魏特琳選擇同吳貽芳校長及其他同事們留校準備救急難民。緊接著,由德國西門子公司南京分公司經理拉貝為主席的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成立,接著又請求上海國際紅十字會和中國紅十字會承認,成立了“國際紅十字會南京委員會”,魏特琳為紅十字會委員。

南京大屠殺期間,這位美國女士拯救了上萬百姓,卻患上嚴重抑鬱症

吳貽芳

南京大屠殺期間,這位美國女士拯救了上萬百姓,卻患上嚴重抑鬱症

拉貝夫婦

11月11日,上海淪陷,日軍馬不停蹄分三路向南京席捲而來,沿途燒殺搶掠猶如人間煉獄。12月13日,南京淪陷,魏特琳所負責的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專門負責接收逃難而來的婦女;12月16日,日軍開始屠城,而金陵女子文理學院也成了侵略者實施獸行的目標,魏特琳的日記記載了這一切:“又有許多疲憊不堪、神情驚恐的婦女來了,說她們過了一個恐怖之夜。日本兵不斷地光顧她們的家。從12歲的少女到60歲的老婦都被強姦。丈夫被迫離開臥室,懷孕的妻子被刺刀剖腹。””我不知道今天有多少無辜、勤勞的農民和工人被殺害。我們讓所有40歲以上的婦女回家與她們的丈夫及兒子在一起,僅讓她們的女兒和兒媳留下。今夜我們要照看四千多名婦女和兒童。不知道在這種壓力下我們還能堅持多久,這是一種無以名狀的恐怖。”

南京大屠殺期間,這位美國女士拯救了上萬百姓,卻患上嚴重抑鬱症

一邊是上萬名需要幫助的女性和孩子,一邊是毫無人性的禽獸,魏特琳和她的同事們沒有退縮,她受過日軍的毒打,生命也遭受過威脅,但她只有一句話:“我不能在這個時候拋開中國!”幾十天裡,日軍瘋狂地泯滅人性,而魏特琳們也瘋狂地挽救人性,正是有了他們的幫助成千上萬的中國百姓得以倖免於難。

南京大屠殺期間,這位美國女士拯救了上萬百姓,卻患上嚴重抑鬱症

過度的操勞加上連續的恐怖經歷讓魏特琳換上了嚴重的精神抑鬱症,1940年5月14日,經多方的勸說她終於離開南京回美國治病。1941年5月14日,也就是她離開中國一週年的日子,她選擇這一有意義的日子,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在了印第安納州一間普通公寓裡,年僅55歲。她在日記中寫道:“多年來我深深地愛著金陵女大,並且試圖盡力幫助她。”她這樣說了,也確實這樣做了。但是她將不得不離開她無限熱愛的這一切了。她臨終前說:“如果能再生一次,還是要為中國人服務,中國是我的家。”她的墓碑上用英文刻著:明妮·魏特琳,觀音菩薩,到中國去的傳教士 。但在最醒目的地方刻下的,卻是四個中國漢字——金陵永生。

南京大屠殺期間,這位美國女士拯救了上萬百姓,卻患上嚴重抑鬱症

在當時的美國,只有很少的人知道,曾有這樣一個女人。但在中國,魏特琳的死引起了很大的關注,遠遠超過美國。她沒有被忘記,也不會被忘記。

南京大屠殺期間,這位美國女士拯救了上萬百姓,卻患上嚴重抑鬱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