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真正的強者不去『社交』?

01

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

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

這句話出自阿桑的《葉子》這首歌,相信很多人見過或者當做扣扣的簽名檔。十六七歲的時候好像精神最為脆弱,需要家庭與社會的關注和關愛。

缺少關愛的孩子會對孤獨這件事異常的敏感,並且產生自責或者自我懷疑。有一些內向的人不善於表達和交際,越是想要融入集體越能夠感覺到旁人的排斥感。

年少的時候以為孤獨這種感受可能在成年之後有所好轉,但真的走向社會時才發現它如影隨形,只增不減。孤獨是人生的常態,與此同時,它是一個人寶貴的財富。

為什麼真正的強者不去‘社交’?

02

誰要是不熱愛獨處,那他也就是不熱愛自由,因為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是自由的。社交聚會要求人們做出犧牲,而一個人越具備獨特的個性,那他就越難做出這樣的犧牲。-亞瑟叔本華《關於獨處》

事實上,你大可不必為了難以融合周身的圈子而感到苦惱。一個人行至何處大抵有天命所為,離開了從前熟悉的環境也不要感到慌張。

你會在前行的路上不斷地遇見新人,有些人讓你感覺到一見如故。兩個人曾相距遙遠,路途不同,但是一經交談得知對方的人生規劃竟與自己如出一轍。

時間把人變得圓潤,那個讓你覺得相處舒適的人身上不會有太多稜角,並且相似的目標讓你們共同提高,共同進步。

03

我見過很多依賴性極強的女生,本身不是我欣賞的類型。一個凡事仰仗他人策劃的人,自主能動性本身就極差。成年人應該具有獨立生存的能力,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和情緒。

不論你是處於集體還是獨自生活的狀態,都要獨善其身,不為他人找麻煩。能夠收拾的好自己的行囊,著裝以及妝容的人,他們一定是生活的小能手。

我們都具有獨立的人格和思想,這就要求每個人具備獨處的能力。不能夠將自己的人生規劃和目標寄託在他人身上,更多時候你連自己的伴侶都不能過度依賴。

為什麼真正的強者不去‘社交’?

04

那些遊離於“合群”之外的人過得怎麼樣了?

我認識一位特立獨行的姐姐,不論是穿著打扮或是行為方式方面都有自己的個性和風格。在職場中我們常遇見“下班後一起聚個餐”、“週末一起逛街”、“明天我生日,一起聚聚”這樣的場景,但是在很多人抱團的時候,都找不到這位姐姐的身影。

她很奇怪麼?不。

她有怪癖麼?不。

她很自卑麼?不。

她是一個獨立自強的女性。在工作中,她表現得很出色,高效省時。在單位的人際交往中,她又很有自己的處世之道。即使不花費下班以後的時間與同事聚餐,同樣可以得到領導及同事的認可。

相反,那些把心思花在人際交往上的人,工作卻是完成得一塌糊塗。

為什麼真正的強者不去‘社交’?

05

你要相信,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在專業能力方面,多去提升自己,當你有了儲備能量的時候,本身就是自信滿滿的。當你成為了足夠優秀的人,也就不用過多花心思在小團體上面,自然會得到他人的賞識和稱讚。

青春很短暫,願你在有限的時間內多讀書多走路多識人,做最棒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