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灘上的「巨嬰」雕塑,遊客看到心疼,酣睡敦煌一年多

他山之美,乃天工開物!大家好,我是你們的瓦貓君。

見過大型佛像雕塑的你,肯定沒見過“巨嬰”雕塑。看到這裡,想必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聽說, 一般雕像都會選擇大山被依託,首先不用擔心石料和支撐問題。

戈壁灘上的“巨嬰”雕塑,遊客看到心疼,酣睡敦煌一年多

但在荒漠就不一樣了,在位於甘肅敦煌的戈壁灘上,就出現了這麼一個大型雕塑,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一堆雜物。

走進一看才知道,原來是一個“巨嬰”雕像,這可不是人家的原名,它有一個更好聽的別名“大地之子”。

戈壁灘上的“巨嬰”雕塑,遊客看到心疼,酣睡敦煌一年多

其實早在一年前,它就降落在位於這裡的西北隔壁灘上,從空中眺望,更像是一個小嬰兒,以安詳的姿態趴在隔壁灘上。

這麼多年來,我們對這裡的第一印象,不是土氣就是荒涼,有了小孩的出現,卻給了這片土地溫暖。

與其說是它的創作者,還不如說是它的“父親”。長15米、寬9米、高4.3米的巨嬰,完全出自清華大學雕塑家董書兵之手。這可沒有生孩子那麼簡單,光聽數字就知道是一項大工程。

戈壁灘上的“巨嬰”雕塑,遊客看到心疼,酣睡敦煌一年多

如果是坐起來還好點,趴著可就不好設計了,其實在設計之初,就運用了3D打印的技術。為了不破壞周邊的環境,還特意為此修建了100多米的交通線。

然後將模型分組運輸進來,到了指定地點之後再進行拼裝,外界對此也有不少猜測,為何偏要建立在瓜州?

戈壁灘上的“巨嬰”雕塑,遊客看到心疼,酣睡敦煌一年多

因為這裡是當年“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路,每當看到這座雕塑的時候,很多遊人都會為此感到心疼。畢竟,誰都不想看著一個小嬰兒,就這麼孤獨的躺在荒漠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