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中國難民逃亡路上最恐怖的是什麼

霧氣濛濛而又溼漉漉的公路上擠滿了老年婦女、兒童、各種各樣的士兵、大車、獨輪車以及黃包車。


抗日戰爭,中國難民逃亡路上最恐怖的是什麼

身穿半現代化絲綢衣裙與涼鞋的小巧玲瓏的中國女孩;在長木棍的幫助下保持平衡並以令人吃驚的速度踉蹌而行的纏足老婦;偶爾出現的老年男人;乘坐黃包車的富商的妻子;麻木而又步履沉重的村姑;渾身溼透卻在這條中國人建立的漫長的逃難之路上顯得無動於衷的小孩;坐在沉重的木輪牛車上的整個家庭,這些大車由一些難以想象的家畜的組合牽引著,他們那點可憐的家當與他們身旁疾行而過的士兵的裝備混雜在一起;嬰兒則被放置在有著很小的輪子的木箱裡,或者背在走路踉踉蹌蹌的較大一點孩子的後背上,偶爾也有身體強健的農夫駕著裝得滿滿的巨大的獨輪車車轅,他們所剩無幾的驢子或是妻子及孩子在前面奮力拉著車子,所有這些人都與正在撤退的中國軍隊難以區別地混雜在一起。

儘管國民政府設立了難民救濟機構,但所能提供的幫助杯水車薪。
抗日戰爭,中國難民逃亡路上最恐怖的是什麼

最為恐怖的是日軍的追殺。

難民是最沒有抵抗能力的一群。成千上萬的難民被日軍追上,幾乎無一例外地被驅趕到一起集體屠殺。

乘坐火車的難民認為可能不會被日軍追上,但是在鐵路沿線或是在列車站臺,天上是日軍飛機的轟炸掃射,地面上是日軍官兵的突然而至。

男人們被日軍視為洩憤的對象,劫掠財物之後,多數被當作活人靶子用以訓練剛從日本國內來到中國戰場的新兵。

難民中的女人和兒童境遇最為悲慘。她們跌跌撞撞地走在漫長的逃難路上,滿面塵灰,衣衫襤褸,飢渴難耐,在日軍的追殺中惶恐不知所措,女人於絕境中與孩子失散,然後在日軍殘暴的侮辱下,不是痛苦中死去便是精神失常地呼號。

這是一片苦難的大地。
抗日戰爭,中國難民逃亡路上最恐怖的是什麼

有史料粗略地統計過,僅至一九三八年底,日本侵華戰爭造成的中國難民總數達到八千萬以上。

秉性並不願意遷移的人們,之所以背井離鄉,之所以成為難民,是因為不願意接受日本人發放的那張“良民證”。

他們可以在淪陷區當被統治者,但是他們選擇了抗爭,作為手無寸鐵的一群人,他們抗爭的方式是遠走他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