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房價將來的走勢如何?

wazglimizg


不少人最近說南京的房價降了,那麼到底2018年的南京樓市,是漲還是跌呢?


我們先來看一個數據:幾天前,正方新城地鐵口有一個新盤毛坯的放風價達到了2.6萬/㎡,句容郭莊的一樓盤銷售均價更是直接達到了3.5萬/㎡,南京主城的均價持平。


但是二手房作為房地產市場的晴雨表,才能夠真正的反映市場的真實情況,一定程度上也能夠體現出購房者對於各個板塊樓盤價格的心理預期。


確實,隨著市場的一小部分降溫,買房人對市場的態度也慢慢的比較理性了,不像以前盲目地買房。有的時候衝到售樓處,你房子都買好了,回頭不知道自己買的面積是多大的,戶型是多大的。現在更多的是大家都比較挑剔,會考慮樓層、面積、朝向戶型,包括價格區域都會考慮得非常多。


從成交量來看,確實成交量也有明顯的下滑,最高的還是在江寧區

,當然像一些學區房價格肯定是不會低的。舉個例子,比如琅琊路小學,有的單價都快進10萬/㎡了,鼓樓區、秦淮區、建鄴區這些名校聚集地,這些區域從成交價來看價格還是非常堅挺的。


所以說,2018年來南京的樓市,一定要看熱門板塊的一些二手房的真實價格。下面我們來放幾張圖,大家可以通過了解二手房的成交價來判斷到底南京的樓市情況是怎樣的?



孟祥遠


2018年保持上漲,這是毫無懸念的。二手房價格漲得會比新房更快。

過去一年裡,南京房地產市場的表現似乎是非常矛盾的:一面是排隊搶房,另一面則是成交量大跌。11月,河西區域幾個新盤同日開售,面對嚴苛的認購條件(高首付、驗資證明),從前一晚開始,數千人就在售樓處門口排起長隊。揚子晚報消息,2017年,南京二手住宅成交量由2016年高位下跌至9萬套,同比下降38.2%。

稍微想一下,這兩個表現其實並不矛盾。新房熱、二手房冷,根本原因是二者價格差異太大。南京政府曾就“平抑炒房”出臺了限價措施:各區域新房價格被設定了上線,其中,河西南部3.5萬元/平方米、河西中部4.5萬元/平方米。而南京市河西區域二手房的價格普遍在每平方米4.5萬到5萬。

所以,市民買新房不買二手房,是基於利益考量的合理選擇。在價格調控下,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南京的新房房價真的下降了:南京2017年12月的新房價格同比上年下降了1.4個百分點。全國70個大中城市,只有福州(1.7個百分點)和深圳(3個百分點)的新房價格下降比例比南京更大。

但是,這並不能說南京的房價迴歸低位。因為,南京迴歸的房價是處於“漲後”的水平,只能說從珠穆朗瑪峰撤回到了珠峰大本營,但房價仍然處於高原之上。以2015年為基準,南京至今新房價格以46.5%的漲速排在全國第二,僅次於合肥;二手房價格以36.9的漲速排在全國第六。

新盤的高房價在一定程度上源於高地價。近兩年,南京每年的土地出讓金額均達到1600億元以上。2017年南京的土地出讓總價接近1700億元,排在全國第三,僅次於北京、杭州。

從拍地的拼勁兒來看,開發商一定是看好南京這個城市的未來。截至2016年底,南京常住人口827萬人,其中流動人口206萬。南京對外來勞動力的吸引力很強,這是支撐未來發展的根本。政府吸引人才的優惠政策包括:高層次人才在南京買首套房不再受戶籍限制,且公積金最多可貸120萬元,高校畢業生租房補貼年限可延長至5年。

與高端人才相比,不符合條件的購房者申請公積金貸款比較尷尬,主要是金額太低。最高額度個人30萬、家庭60萬,跟動輒幾百萬的房款比起來實在是杯水車薪。所以,南京人大多用商業貸款買房,這反映在銀行數據上:南京是全國少數幾個住戶貸款餘額大於住戶存款餘額的城市,其他貸款大於存款的城市還有深圳與合肥。南京居民為了買房揹負了高負債。

明年房價怎麼走,政策上,不可能鬆綁限購與限價,土地資源依然稀缺;需求上,常住人口持續增加且購房熱情不減,新房不好搶,一部分資金會轉戰存量房市場。房太尉預測,新房價格平穩略漲、二手房價格上漲幅度會比較大。


房太尉


南京6朝古都,房價漲已經來的比較晚,漲幅也不大,未來12個月內,應該會在目前的基礎上在漲100%。



統計視角看生活


房子是不可能便宜的,馬雲說的也不對,在將來可能從實際價值上來說可能會便宜,但在貨幣價格這絕不會低的,肯定是震盪上行的。打個比方,大家現在的工資還能回到每個月只能掙八九百的情況嗎?錢是越來越毛的。[靈光一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