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國兩個「女英雄」,百姓去祠堂祭拜,漢朝卻稱她們爲「叛徒」

不同的人研究歷史,可能會有不同的評價。比如明朝的皇帝朱厚照,有人說他只知道享樂,每天都沉迷於美色之間,經常不上早朝,是一個無能的皇帝;但也有人認為他雖然做事出格,喜歡玩樂,但對於國家大事卻十分上心,曾經親自帶兵平定了邊疆。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兩個人是一對姐妹,鄰國兩個“女英雄'',叫做徵側與徵貳。越南人認為,她們兩個人帶兵打倒了敵人,但在漢朝卻稱她們為“叛徒”,她們二人與官兵作對,甚至做出了帶兵造反的舉動,是罪人。在中國與越南的記載當中,關於她們兩個人的描述完全不同。

鄰國兩個“女英雄”,百姓去祠堂祭拜,漢朝卻稱她們為“叛徒”

徵氏二姐妹之所以會帶領越南人民造反,追究其原因是漢朝太守在交趾郡這地方打壓百姓造成的。交趾郡又是哪兒呢?在秦朝時期,秦始皇滅掉了六國,一統了天下,此時的他希望能夠把越南也劃分為自己的領土。但是秦王朝存在的時間太短了,當時中原地區很多地方都不滿於秦二世的統治,各地都很混亂,越南在這種情況下實現了獨立。一直到漢武帝時期,漢武帝又再次對越南出兵,不過越南內部矛盾一直都很激烈,沒有得到解決。在西漢,交趾這個地區人很少,各方面的條件也相對落後,為了改善這一狀況,統治者就將大量的漢人搬到了這。

鄰國兩個“女英雄”,百姓去祠堂祭拜,漢朝卻稱她們為“叛徒”

隨著搬來的人越來越多,當地人民和漢人之間的矛盾就不可以調解了。後來,漢人將中原地區的文化、種植技術等都帶來了這。不過,當時的越南人思想十分落後,對於一系列的風俗習慣從來都沒有聽說過。久而久之,漢人就逐漸掌控了這裡,與當地人形成了巨大的衝突。到了東漢,徵氏兩姐妹對於漢代的統治者十分不滿,就開始帶頭造反,光武帝派將軍馬援出征從而來打敗越軍。在二姐妹進攻的時候,馬援一路打敗了他們,將他們逼到了錦溪這個地區。由於士兵大多是北方人,對這裡的環境並不適應,不過馬援仍然要堅持等待敵人的出擊。

鄰國兩個“女英雄”,百姓去祠堂祭拜,漢朝卻稱她們為“叛徒”

後來,二姐妹在城中沒有足夠的糧食和水,就只好希望能夠突擊,但漢軍卻將他們包圍的嚴嚴實實。最終,由於二者軍隊的數量相差較大,二姐妹的起義還是失敗了。為了讓後人都記住,馬援在邊疆建立了一個銅柱。當地居民對銅柱的建立十分不滿,就每次從這經過,都要用石頭來打一下。走過的人多了,這裡就形成了一個石頭堆。這兩姐妹雖然最終兵敗,被漢軍打敗,也都因此而死去。不過,一直到現在,她們依然受到了越南人民的尊重,每年陰曆二月初六這一天,百姓去祠堂祭拜看望她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