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來風滿樓,食用菌產業分布及風險應對

中國的食用菌產量佔世界的70%,食用菌產業已經躍升到中國的第五大種植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食用菌按產量計,排在前六位的品種分別為平菇、香菇、黑木耳、雙孢蘑菇、金針菇和毛木耳。其中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國特產之一,在浙江、福建、河南、湖北、河南臺灣等地均有大量栽培種植,年產量約350萬噸。

一、 食用菌產地

常規食用菌品種產業分佈情況如下:

1、平菇主產區為:河南周口、河北冀州、江蘇射陽、山東聊城等;

山雨欲來風滿樓,食用菌產業分佈及風險應對

2、香菇主產區為:福建壽寧、福建建甌、浙江龍泉、浙江慶元、浙江磐安、河南泌陽、河南西峽、遼寧建平、湖北隨州、河北遵化等縣市;

山雨欲來風滿樓,食用菌產業分佈及風險應對

山雨欲來風滿樓,食用菌產業分佈及風險應對

3、木耳主產區為:黑龍江省東寧、湖北隨州、福建建甌等;

山雨欲來風滿樓,食用菌產業分佈及風險應對

山雨欲來風滿樓,食用菌產業分佈及風險應對

4、雙孢菇主產區為:福建龍海、福建福鼎、河南夏邑、四川大邑、山東煙臺、山東莘縣等;

山雨欲來風滿樓,食用菌產業分佈及風險應對

5、金針菇主產區為:河北靈壽、浙江江山、河南湯陰等;

山雨欲來風滿樓,食用菌產業分佈及風險應對

6、草菇主產區為:廣東廣州郊縣、江蘇丹陽、福建福安、福建福鼎等;

山雨欲來風滿樓,食用菌產業分佈及風險應對

7、銀耳主產區為:福建古田、福建屏南等;雞腿菇主產區為:河北石家莊、山東莘縣等;

山雨欲來風滿樓,食用菌產業分佈及風險應對

8、滑菇主產區為:河北平泉、遼寧朝陽市、遼寧清原等;

山雨欲來風滿樓,食用菌產業分佈及風險應對

9、白靈菇主產區為:新疆哈密、河南清豐、北京房山等;

山雨欲來風滿樓,食用菌產業分佈及風險應對

10、猴頭菇主產區為:浙江常山、黑龍江海林等。

山雨欲來風滿樓,食用菌產業分佈及風險應對

二、相關風險及應對

我國的食用菌產業發展較快,自2001年的782萬噸增加到2015年的3476萬噸;產值從2001年的315億元增加到2015年的2516億元。年均增速分別為11.24%和15.99%。2016年我國共出口食用菌類產品55.78萬噸(乾鮮混計),增長了7.92%,創匯32.20億美元,增長了5.5%。栽培品種已經達到70多種。

山雨欲來風滿樓,食用菌產業分佈及風險應對

靈芝

山雨欲來風滿樓,食用菌產業分佈及風險應對

蟹味菇

山雨欲來風滿樓,食用菌產業分佈及風險應對

杏鮑菇

山雨欲來風滿樓,食用菌產業分佈及風險應對

竹蓀

中國食用菌工廠化的菌種基本上來自國外菌種企業,缺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品種及配套工藝技術,尤其是能夠滿足產業轉型升級所需要的成套技術和專業化、工業化的核心技術,供給嚴重不足。而且食用菌產業鏈過短,技術短板突出,盲目擴張留下了潛在風險,尤其是大量資本進入食用菌產業,同時政府以精準扶貧形式引導農戶進入食用菌行業,造成生產過剩、供過於求,加速了食用菌產業的洗牌,兼併重組將與虧損倒閉並行。加工方面,產品多以鮮品、幹品等初級品為主,加工率不足10%,現有的加工侷限於糖漬、鹽漬、醃製及不同形式的乾製技術,侷限於比較傳統的即食、休閒食品,保健、醫療、美容等領域,具有高附加值的菌類深加工產品較少。能夠延伸產業鏈的精深加工技術與工藝滯後,導致食用菌產品結構缺乏優勢、附加值不高、經濟收益受限,企業的利潤空間難以拓寬放大。

山雨欲來風滿樓,食用菌產業分佈及風險應對

羊肚菌

山雨欲來風滿樓,食用菌產業分佈及風險應對

中國食用菌產業要發展,必須強化創新,食用菌產業健康持續發展的最大動能在於科技創新。而且要形成有效供給,必須延長並拓寬產業鏈。為此,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佈局資金鍊,在資源馴化、品種培育、生產栽培、產品加工等環節,構建從研發到市場、從生產到消費的各個環節緊密銜接、環環相扣的完整創新體系。通過科技創新打通上中下游的鏈條,才能補上產業技術的供給短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