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one挖礦經歷

專員在前段時間跟大家也是比較詳細的聊了一下最近超級火的“交易挖礦”和“空投挖礦”,專員現在覺得在區塊鏈的圈子裡,真的是“萬物皆挖礦”,而圈子裡一旦扯上了“挖礦”,真是必火。專員的一個朋友在昨天也跟我講述了一下他自己在Big.one上的交易挖礦經歷,今天,專員跟大家講一下全過程,作為一個故事同大家分享一下,並簡單的談一下自己的理解。

首先,big.one相信大家都知道

是李笑來投資的一個交易所,嗯,就是最近那位風口浪尖的笑來老師,這裡專員不做評價。不過講道理,作為一個交易所,big.one的界面和用戶體驗真心做的還是不錯的,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下,專員都快路轉粉了,網站以及APP操作還是很流暢的。

然後回到正題,最近big.one也開始模仿FCoin進行挖礦交易,何為挖礦交易,專員在之前的文章中也很詳細的講過,不瞭解的小夥伴可以回過頭去看看之前的文章,big.one規則也很簡單清晰,

總結起來就三條:

1.交易挖礦的手續費全部以ONE的形式分給挖礦者,同時挖礦者還享受邀請挖礦的分成;

2.對於持有ONE代幣的人會將實際的手續費(BTC、EOS這些代幣)按照等比例派發;

3.每天凌晨0點進行快照,10點開始發代幣。

好了,說完規則,那麼大家肯定會在想,究竟交易挖礦對於交易所來說,這樣有什麼好處呢?給大家看張圖就可以知道了。

big.one挖礦經歷

1

淺談big.one

短短四天內,BigONE的交易額就達到了16億美元,超過了OKEx和幣安,僅次於現在風頭正旺的FCoin,這個數據完全得歸功於現在這種交易挖礦的模式,只有有利可圖用戶才會瘋狂的去交易以獲得相應的分紅。說實話,專員也很意外,不得不說,交易挖礦這個模式太吸引人了,如果我是交易所,很可能也會採取這種模式,快速成為明星交易所。

對於交易所而言,這件事一點成本都沒有,還能快速刷出鉅額交易量。同時,對於一些急於上幣的項目方來說,會非常樂意看到自己代幣能夠快速被刷量,由此來體現出自己代幣的高流通性,吸引更多的“韭菜”進場,從而願意和交易所合作。

因此,這一整個體系中,誰是“接盤俠”?第一是交易挖礦的人,第二是持有ONE的人。

對於交易挖礦的人而言,他們在賭,賭他們獲得的ONE價值能夠Cover住其交易手續費。而對於持有ONE的人,他們需要考慮兩件事,一個是分到的代幣數量,另一個是分到的代幣能否Cover住ONE的貶值速度。接下來,專員分享一下朋友的親身經歷,或許對大家有所啟發。

我們先看看這四天ONE的收益和放量:

big.one挖礦經歷

我們可以看到,第一天一共享受分紅的ONE數量為2.55億,平均每100萬個ONE能夠享受1.93個BTC,而到今天,我看官網在7月8號的數據,100萬ONE只能拿到0.698BTC了,每天挖礦返還的ONE對應的價值都在遞減,同時ONE本身的價格也在不斷貶值。

2

以專員朋友的經歷為例

朋友是在7.5號當天就買入了10萬個one,當時的價格是1塊錢,在7.6號當天分紅了0.19個BTC左右的代幣,相當於6000塊,這個時候大概是6%的利潤率,在7.7號當天分紅了0.11個BTC,然而此時one的價格已經跌到了6毛左右,在7.8號的昨天,朋友分紅了0.12個BTC,此時one的價格大概是3毛,真的應了幣圈的那個段子,利潤20%,本金沒了(當然也不是沒了,是打三折),7.9號也就是今天,朋友的收益為3000RMB左右,此時ONE的價格已經是2毛4。

換個角度想

如果我現在入場了呢?那我只要2.4萬就可以分到接近3000的分紅,10%以上的利潤率,還是日利潤,這個數據還是很恐怖的,大家是不是很心動!

但是再換個角度想,你確定你每天都能分到那麼多分紅?你確定過兩天one的價格不會繼續下跌?萬一以後沒人挖礦了那不就沒有分紅了?

專員知道,莊家為了有人接盤,一定會故意炒作,專員的粉絲們肯定也會知道這件事,而專員提前分享這個故事僅僅希望大家在以為自己抄底的時候,多思考思考,自己是否是這場傳銷盛宴的接盤俠?

你確定自己不會被割,之前OCX交易所的經歷有沒有什麼參考價值?專員覺得吧,現在各種挖礦交易所百花齊放,專員一直在擔心裡面很多模式都像極了資金盤的套路,擔心熱度總有一天會降下去,到時候會怎麼發展,誰也不知道。

文末

因此專員想跟大家強調的一點是,真的不要盲目追高追熱度,而去跟風,進而冒險ALL IN挖礦交易所,自以為很聰明的能夠逃頂,專員不否認是有人能夠逃頂,在泡沫中獲得暴利,但是畢竟是少數。專員覺得自己不是這麼一個有天賦的人,也不會輕易去冒這個險,穩紮穩打最重要,分享這個故事只是給朋友們一些警醒和參考。

最後,專員還是那句話,投資有風險,炒幣需謹慎!

歡迎感興趣的朋友在評論區與專員互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