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手遊,家長宜「梳」不宜「堵」

上篇文章 ,主要給家長介紹了孩子玩網遊的三個真實案例,其實家長也明白孩子玩網遊害處很多。造成這種現場最為根本的原因還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一棵小樹歪了,扶正後還有可能長成參天大樹,但是如果不去管它,等長大後,就很難再扶正了。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家庭教育是學校很難改變的。

孩子沉迷手遊,家長宜“梳”不宜“堵”

對於一個家庭而言,最為重要的是家長要主動擔責,換位思考,引導孩子不能沉迷手遊,樹立綠色上網觀念及正確的價值觀和學習觀。

孩子沉迷手遊,家長宜“梳”不宜“堵”

一、家長首先要明白孩子為什麼會沉迷,找到“病因”很關鍵

  1. 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上有很大的壓力 ,渴望得到調節;

  2. 孩子的意志薄弱、自制力差,容易把自己捲進遊戲中;

  3. 媒體與網絡的誤導:在生活中找不到的成就感,在暴力遊戲中可以找到;孩子喜歡刺激的感覺,而這種感覺在暴力遊戲中可以滿足。

家庭教育出現問題,導致孩子想逃離生活,他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網絡遊戲。

孩子沉迷手遊,家長宜“梳”不宜“堵”

二、玩遊戲可以,但要約定時間和規則,一旦違反,要承擔違約責任。

跟孩子“約法三章”的好處是什麼呢?它會讓孩子更有參與感,孩子在完成約定時會更有積極性,成功率也更高。與父母強加給自己的命令相比,孩子會覺得約定的方案是自己的主意,那麼對他自己參與制定的方案也就有更強的執行動力。

孩子沉迷手遊,家長宜“梳”不宜“堵”

表述要明確。比如要清晰地指出孩子需要改進的行為,如一天玩手機不能超過1個小時玩手機必須是在完成作業以後。目標要具體、明確,便於測量,這樣約定才具有束縛力。

懲罰要執行。如果約定了違規後的懲罰,家長不要不忍心,說到做到,才能讓整個約定有效。

創建良好的家庭環境,增加對孩子的陪伴。其實,孩子沉迷網遊,深層次的原因就是缺少家人的陪伴。

孩子沉迷於手遊,其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家庭教育和家庭環境出了問題,他們想找另一種環境去逃避,所以才會選擇玩手遊。

孩子沉迷手遊,家長宜“梳”不宜“堵”

不要因為家長工作忙,而缺少了對孩子的陪伴。長久之後,他們就不再需要你們的陪伴了,因為那個時候他們已經找到了替代家長陪伴自己的手遊了。

孩子沉迷手遊,家長宜“梳”不宜“堵”

你身邊是否也有這樣的孩子呢?轉給他們看看吧。

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