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十大奇冤蘇定方——軍功顯赫,何來奸詐之說

說起這個蘇定方,老一輩的人都會想到著名的武生戲《羅成叫關》裡那個動不動就奸笑的白臉大鬍子。在《說唐》和《隋唐演義》裡,在竇建德旗下的時候,他設計害死了正面英雄羅藝、羅成父子,尤其是這個少年英武的帥哥羅成,是英雄秦瓊的表弟,是天下第一武狀元,又是唐軍第一勇將,人氣高得不得了,結果中了蘇定方的圈套,萬箭穿身,死得那個慘啊。然而歷史上真實的蘇定方,其膽略真是絕倫超群。有人評價蘇定方為唐高宗時期天下第一良將。蘇定方一生中,為大唐破滅三個國家,都活捉了他們的君主,獻給高宗。可以軍功甚著。舊唐書評價它為“神略龕張”真是恰如其分。

古今十大奇冤蘇定方——軍功顯赫,何來奸詐之說

古今十大奇冤蘇定方——軍功顯赫,何來奸詐之說

我們再來看看史書中如何記載。

蘇定方(592年-667年),名烈,字定方,以字行於世。漢族,冀州武邑(今河北武邑縣)人。唐朝傑出的軍事家。

蘇定方少年時便以驍勇善戰及氣魄驚人聞名,曾隨父征討叛賊,安定鄉里。隋朝大業末年,他投奔竇建德、劉黑闥領導的河北義軍,屢建戰功。直至唐太宗在位時,蘇定方才開始為唐朝效力,並隨李靖北伐東突厥,在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夜襲陰山一役中,蘇定方率兩百名騎兵先登陷陣,攻破了頡利可汗的牙帳,為擊滅東突厥立下大功。

顯慶二年(657年),累功升任行軍大總管,開始獨當一面,並以其非凡戰績和正直為人深受唐高宗的賞識與信任,多次被委以重任。蘇定方徵西突厥、平蔥嶺、夷百濟、伐高句麗,"前後滅三國,皆生擒其主",史無前例地將唐朝的版圖向西開拓至中亞鹹海,國境直抵波斯,向東延伸至朝鮮半島南部。

此後,蘇定方歷任左驍衛大將軍、左武衛大將軍,封邢國公。晚年受命擔任安集大使,全面負責對吐蕃的軍事防禦。

乾封二年(667年),蘇定方去世,年七十六。冊贈左驍衛大將軍、幽州都督,諡號"莊"。

蘇定方一生馳騁疆場數十年,北擊頡利,西滅突厥,東平百濟,南鎮吐蕃,縱橫萬里,"前後滅三國,皆生擒其主",西域諸國震懾降服。唐朝立國二百八十九年,其廣袤疆域至高宗朝達到了巔峰,唐朝的聲威隨之播及西北邊隅和東方遐邦,既為中原的穩定繁榮奠定了基礎,同時也促進了各民族的經濟文化交流,對現今中國版圖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貢獻。

蘇定方不僅英勇蓋世,且為人正直。王文度殺降謀財時,"唯定方一無所取";在滅亡西突厥後,蘇定方讓"諸部各歸所居,通道路,置郵驛,掩骸骨,問疾苦,畫疆場,復生業,凡為沙缽羅所掠者,悉括還之,十姓安堵如故";都曼投降時,蘇定方曾答應饒他性命,為信守諾言,他頓首乞求唐高宗免其死罪,以保全信義。更難得的是,蘇定方在人生的最後時光卻依然被委以重任,以七十多歲高齡鎮守在吐谷渾戰場的最前線。

後世對蘇定方的追封也能看出其品質:

神龍元年(705年)七月,唐廷追封前代功臣二十五家,蘇定方便在名單之上,"所食實封,並依舊給"。

建中元年(780年)九月五日,唐德宗評定前代功臣,蘇定方等二十四人被定為第二等。 十二月,朝廷敕:"國初以來將相功臣。名跡崇高。功效明著者。宜差次分為二等"(分上等和次等)。經過評定,蘇定方等三十四人被定為功臣上等。

建中三年(782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併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右武衛大將軍邢國公蘇定方"。

貞元五年(789年)九月二十三日,朝廷詔令史官考定功績,"第其前後",以褚遂良、蘇定方等二十七人,"圖形於凌煙閣,以繼國初功臣之像","俾後之來者,知元勳之不朽"。

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蘇定方。在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蘇定方亦位列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