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候嚴肅地討論下王凱的演技了

是時候可以把王凱的顏值、聲音和手指暫時擱在一邊,嚴肅地討論一下他的演技了。

是時候嚴肅地討論下王凱的演技了

既然《英雄本色2018》沿用了1986年版《英雄本色》的人物關係。不如暫時先回舊版,看看這組人物關係之中,誰才是最重要的?

一提“英雄本色”,第一個跳出來的是周潤發,無論叼著牙籤、還是火燒美鈔這樣的形象,還是腦補雙槍旋轉掃射我瞪著眼這種動圖,統統是“小馬哥”。當年香港金像獎將最佳男主角頒給了周潤發,不過,其實是雙男主提名,還有一位就是飾演“豪哥”的狄龍。

狄龍的角色才是處於風暴中心的人物,他被兩個“弟弟”拉扯,在正與邪之間搖擺,有血緣親情,也有江湖義氣,真正需要面對“英雄能不能回頭”這道問題。他的人物是最複雜、細節變化最豐富的,這種重要性保留在《英雄本色2018》之中,就是王凱飾演的“凱哥”。

毫無疑問,這一版中,“凱哥”的詮釋是兄弟三人組中最具有說服力的,當然戲份也是最吃重的。

是時候嚴肅地討論下王凱的演技了

“幾乎每個人都可以辨別出好的表演和不好的表演。”好萊塢金牌表演導師Ivana Chubbuck說。觀眾往往無需做出理性分析,只通過直覺感受就可以感知——有的表演讓人想快進,有的表演卻直擊心靈。

對“凱哥”這個角色,王凱顯示出自己的企圖心,作為演員的企圖心。首先是形象上,他和過去的個人影視作品劃清界限。業界對他"都市精英男"的保守想象,限制了他在《嫌疑人X的獻身》中的表演,讓觀眾在王凱本人與唐川之間跳戲。

是時候嚴肅地討論下王凱的演技了

而《英雄本色2018》之中“凱哥”這個角色,板寸頭,鬍子拉碴,服裝造型往土味靠。造型幫到了王凱,這部電影裡他比《嫌疑人X的獻身》放鬆太多。

例舉一場戲,王凱出獄後在漁場拿貨,被幾個地痞推倒。配戲演員原本不敢用大力,但王凱要求對方使勁推。對手戲演員給的實際推力其實是沒辦法偽裝的,表演中,“沒有一個天才可以化虛為實”。有作用力,才有反作用力。王凱被推倒在魚筐上,倒地姿勢笨拙、狼狽,對應情緒的憋屈,符合人物的處境。這同時還讓之後他獨自在車上對自己發脾氣變得格外動人。

是時候嚴肅地討論下王凱的演技了

王凱還需要做出一個區分,即以監獄為分割,前後兩個階段,尤其是對待馬天宇飾演的親弟弟,前半段是兄長式的、給人以伸展、包容的感覺,後半段充滿愧疚,是內斂的、壓抑的。

“表演意味著行動,所以在舞臺上總要有具體的動作,否則表演會馬上停止。對演員來說,選擇合適的動作是一項無價的技能。”凱哥回家向父親遺像磕頭這場戲中,王凱設計了一個動作,進門時把腳在門墊上蹭一蹭,此處導演特意給了一個特寫。

這個動作是帶有情緒,不是隨意的,習慣性的,而是刻意的、小心翼翼的,既表現兄弟間的隔閡,也是人物的自卑心理,他覺得自己“髒”,不僅因為剛在地上捱打沾了泥,也因為作為剛出獄的罪犯帶著“晦氣”,令家人受難和蒙恥。

是時候嚴肅地討論下王凱的演技了

也有更復雜的情緒出現,比如在老馬吧遇到親弟弟,被弟弟誤解,他叫弟弟“阿超”被懟回來,於是改稱對方“警察同志”。這場戲可以帶給觀眾很多體驗,王凱所要傳達出來的不光是“愧疚”了,更多是一種不被理解、不被接受的憤怒,和極力壓制住這種憤怒。“警察同志”是常見稱呼,但稱自己的親弟弟警察同志,且只能稱呼“警察同志”,極需要演員把握好臺詞的節奏。

是時候嚴肅地討論下王凱的演技了

電影也有一些遺憾。一個極具衝突的鏡頭,是在下水道中,馬天宇對罪犯實行追捕,臨了,凱哥發現是親弟弟,這一瞬間,從一個罪犯試圖裝出“滿不在乎”,到瞬間發現真相的震驚,然後有一種對親人的羞愧湧上心頭。其中的情緒既是複雜的,也是層次分明的。老版中,有類似的“複雜情緒”時刻,就是周潤發重見狄龍,他在角落扒盒飯,兩人眼光對視,周潤發有一個非常複雜的情緒變化,這個鏡頭給足了周潤發表演空間。

但《英雄本色2018》卻沒給王凱這樣的機會,我們看到可謂是“凌厲”的剪輯,將凱哥的情緒直接切斷。

是時候嚴肅地討論下王凱的演技了

整體來說,《英雄本色2018》在人物的塑造上,尤其是結尾戲的處理上不如老版,但角色把握上王凱從“嫌疑人”時期的拘謹,進入到一個“放鬆”表演階段,他將“豪氣不羈的大哥變成任人欺侮的負罪者”進行了細緻的、有意識的表達。

演員講究“情感的記憶”,簡單說是將以往感受過的情感,在表演過程中適時拿出來,和片中的情緒進行對接,從而達到一種真實,並將之傳遞給觀眾。雖然我無法得知,王凱在這些細節中,動用了哪些私人的“情感記憶的寶藏”,但作為一個演員,一個經得起大銀幕審視的演員,他突破了外形的束縛和控制,將注意力集中在了人物的“精神”,這就是演員的意志。

是時候嚴肅地討論下王凱的演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