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80已經虧損,爲什麼空客還要繼續研製發布A380Plus呢?

你才到碗裡去150923130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用投入最小的改款費用吸引買家,如果現在果斷放棄了才是真的虧大發了,自斷生路。



雖然A380當初是為了阻擊波音747而研發的,項目從一開始就面臨了許許多多的問題,首飛和首架交付時間也比計劃晚了很長時間,但是慶幸的是A380終於飛上藍天了,也一併超越波音747成為目前最大的商用客機。但是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A380可以說飛的有點晚了,不光是市場對於這種載客機型的選擇發生變化,而且油價上漲和A380更大的機身所帶來的額外支出太多了,對於航空公司來說本身售價就高,再加之龐大的機體需要支出更多的機場使用等費用,而且最重要的是上座率嚴重不足,只有一些城際航線還可以,其他的都不是很好,所以這也就限制其只能適用於某些航線,不光會造成空客在A380項目上的虧損,同時對於航空公司來說也是虧損的大頭。

而升級的plus版本充其量就是一款A380的小改進型號,雖然叫plus版但是機身尺寸並沒有發生變化,只是改變了翼梢小翼的的形狀,號稱能夠提升4%的燃油效率,但是發動機都沒有發生改變,這點燃油效率恐怕不足以吸引航空公司的青睞。取消了前艙樓梯,整體上增加了座位數量,以此來降低單座運營成本。


不過雖然最大起飛重量增加了,但是載客數量和最大航程只能是二選一,沒辦法做到魚與熊掌兼得的局面。所以這家plus版本的A380對於空客來說幾乎沒有升級成本,但是空客想要傳達的卻是這架plus版本的A380相比A380具有更低的運營成本,能夠為航空公司增加更多的利潤空間。


其實空客在A380項目上的虧損也是市場的正確選擇,空客在研發A380的時候還誤認為中心輻射是未來的主流航線(旅客在出國旅行的時候首先選擇像自家的A320這樣的小幹線飛機飛到大型國際機場,然後乘坐自己理想中的A380洲際飛行到某個國家的國際機場,最後再乘坐A320這樣的小飛機到目的地),卻忽略了這樣做對於旅客來說太過於麻煩了,至少需要換乘兩次航班,太過於勞累麻煩了。所以最後才會被波音的787這樣的點對點航線客機給幹掉。如果不是自家的A340由於採用四發在經濟性上的劣勢的話,同樣也會是A380的有力競爭對手。


還有就是A380太大了,機身尺寸大意味著航空公司需要支付更多的機場使用費,和對於機場起降條件的限制同樣限制了A380的使用場地問題,再加之現在講究的就是時間就是金錢,又有誰願意苦苦等待同一個航班的其他乘客還在飛奔的路上呢,所以上座率不足也是航空公司遲遲不能盈利的原因,而且很容易造成虧損,所以也就沒有航空公司會去選擇這樣一架並不那麼明智的機型了。顯然空客沒有真正認識或者選擇了忽視在A380項目之初錯誤的認識了吧。


魑魅涅槃


空客A380Plus根本談不上是空客公司研發了一架全新的機型,它只是在A380的基礎上做了一些小小的改動,對於空客公司來說在A380Plus投入的研發費用並不會太大。

A380Plus在外觀上最明顯的改進在它的翼梢小翼上,A380Plus換裝了特別設計的大尺寸翼梢小翼,這種翼梢高度約4.7米,翼梢的改進可以讓A380Plus擁有更好的空氣動力學性能,據空客公司公佈的數據,改進後的A380Plus比原來的版本最多可以減少2~3%的油耗,同時將飛機的最大起飛重量由原先的560噸提升到578噸,這就意味著A380Plus比起A380在相同的載客量下可以飛得更遠。

A380Plus的第二項改動在它的客艙內部,通過調整客艙佈局以及升級客艙內飾,比如去掉客艙前部樓梯、取消了上層客艙壁板儲物空間、把乘務員休息室和機組休息室進行合併等方法,使得A380Plus的座位總數比原先的版本增加了80個。

其他的比如發動機、機身機翼、航電系統等,A380Plus完全延續了老版本的A380未做任何改動。空客公司很明白A380目前在市場上的處境,絕不會花大投入在改進A380研發上,A380Plus只是空客公司花了很小的代價對A380進行了一下產品升級,就好比給一款汽車設計加裝擾流板,是一個聊勝於無的作品。


熊貓愛飛行


空客A380是一款超大客機比波音747還大隻能說明你有能力研發製造但不等於你有這麼大的客運量,因為歐盟都是些國土不大人口不多的國家,你有生產製造能力可你沒有這多的人去座飛機,只有中國,美國這麼大的國家而且流動人口多才有使用這種超大客機,所以這二大因素限制了飛機的生產即使在中國這種飛機也只是在國際航線上使用而且還是人口眾多的國家,象歐盟國家人口少所以使用受到了限制,不可能上座律低到40%以下這樣航空企業是虧損的。


wangyi1369312王一民


空客預測未來航空運輸是旅客先集中到航空樞紐坐大型飛機到另一個航空樞紐然後再到達目的地,380就是連接航空樞紐的產物。但是,實際航空運輸的趨勢是直接把旅客運送到目的地而不是經過航空樞紐,於是380就尷尬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