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前,你務必要學會這3樣本領

1.用成長思維去做人,做事

中國詩詞大會上,外賣小哥海為打敗北大的碩士奪冠驚豔全場。當記者問海為有不有什麼記詞的秘訣時,他搖搖頭說:

這只是長期利用空閒時間去背而已,沒有什麼一步登天的方法

從海為的事例上可以看出,他並沒有完全淪陷在送外賣的苦力活中,而是用空餘時間投資自己,用成長思維去做事。經濟學中,有一個說法叫複利曲線,指它的初始增長緩慢,但一旦到達一個拐點,增長速度就如火箭上升一樣,勢不可擋。用它來描述個人的成長思維,再確切不過。

30歲前,你務必要學會這3樣本領

關於學習成長,在以天、月為單位時,或許其中的差距還沒有那麼明顯,但若你以1年、5年的拐點來看,差距就會飛速的顯現出來。對於大多沒有成長思維的人來說,他們在拐點之前早已投降。

當下的社會過於浮誇,人們時時都在乞求一夜暴富,卻忽視了一件長期受益的事的核心因素在於時間。一萬個小時定律告訴人們,當你在一件事上花了10000個小時,你才會成為頂尖的人。所以,年輕人在面對當下和未來規劃的時候,要將目光放的長遠一點,用成長思維來思考問題,切不可只關注眼前的利益。

2.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生活中,一個看似不起眼的環節都會讓一個人少奮鬥幾十年,比如說,住在老房中的宅男迎來拆遷的訊息;同學幾年前買的比特幣如今讓他衣食無憂...而你,當年上大學時選錯了專業;剛開始炒股撞上了熊市;交往了多年的女友和你分手...現實和慾望的落差讓你心生苦痛,於是,你開始沉迷於即時反饋的遊戲娛樂,陷入失控的狀態,產生極端的自責和煩鬱。

可你要明白,生活無常,很多東西並不是努力就可以得到,人都有各自的煩惱,讓人墮落的通常不是困境而是心態,所以,務必要保持平靜的心態,不要讓糟糕的情緒耽誤你太多的精力。

30歲前,你務必要學會這3樣本領

3.掌握多元化的思維

學生思維的一個典型代表——單一化的標準思維,因為在上學時代,應試教育讓人們認定萬事只有一個標準,只要學習好,就可出人頭地。當你進入了社會,快30歲時還用這種思維對待事物,一定會吃不少的虧。

單從個人發展角度,性格家庭,行業發展,個人際遇,任何一個因素都會造成兩人的發展差異。職場中更是如此,法無禁止皆可為,哪有那麼多是非黑白,只要你完成的kpi比別人高,那你就是牛B!

30歲前,你務必要學會這3樣本領

生活的遊戲規則是你自己定的。盲目的用單一化標準,來要求自己只會讓思維變得更加狹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