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可口可樂

別了,可口可樂

可樂不再是年輕人的最愛

頂著35℃的高溫穿過馬路,來一瓶可樂,水珠順著瓶身流下,打開瓶蓋“呲”的一聲,一口氣喝下去三分之一,這感覺,夠爽!

可樂伴隨了許多人的學生時代。但不知道從哪天起,喝可樂成了一件很low的事:“喝多了對身體不好”女網友淡然表示。

日前,一位漂亮的19歲女孩把可樂當水喝了一年多,好好的一口牙齒被“溶解”。

“可樂喝多了究竟好不好”再次引發熱議,儘管此話題被熱議了好多年。

“嚇得我趕緊喝罐可樂壓壓驚”的年輕人,或許已經開始在保溫杯裡泡上枸杞了,這是可樂最傷心的事情。

日前公佈的統計數據,讓可口可樂更傷心,2017年可口可樂淨利潤下滑了81%。

這是將巴菲特的頭像印在瓶子上也拯救不了的加速下滑。曾經的飲料王者,擺脫不了黯然失色的命運。

可口可樂會掛掉嗎?網友的擔心不是沒有原因。

◆ 飲料王者利潤下滑81%

“假如我的工廠被大火毀滅,假如遭遇到世界金融風暴,但只要有可口可樂的品牌,第二天我又將重新站起。”

這是來自可口可樂的底氣。曾經,可口可樂在全球每天有17億人次消費,每秒大約售出19400瓶,品牌價值僅次於蘋果、谷歌和微軟。

他曾經是個王者,直到遇到了越來越關注健康的年輕人。

近日,可口可樂發佈財報顯示,2017年全年淨收入354.1億美元,同比下滑1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2.48億美元,同比下滑81%。

可口可樂認為,主要是2016年公司在業務上有很多變動,在各地出售瓶裝業務,嚴重影響了業績。

可口可樂不得不想念2012年,那個業績的巔峰年。5年過去了,一百多億美元說沒就沒了。

錢沒了,人也得走。去年,可口可樂CEO表示,將裁掉1200人。

巔峰時刻,可口可樂有15.09萬人。隨著不斷地裁員,再加上賣掉的瓶裝公司,預計在2018年全球可口可樂員工人數不會超過4萬人。

在可口可樂的計劃裡,節約下來的成本至少有一半用來投資非碳酸飲料產品。顯然,這個曾經讓他們無比自信的產品,已經到了轉型的時候了。

百事可樂與可口可樂鬥了那麼多年,都沒有把對方都向絕路,但現在兩者一致地走向了危機。

可口可樂消失的銷量沒有走向百事。百事可樂2017年實現淨利潤48.57億美元,同比下滑23.26%。

有人要來攪碳酸飲料市場的局!但是不管是哪種可樂,都阻止不了一切的發生。

別了,可口可樂

◆ 可樂的滑鐵盧

有著一百多年曆史的可樂,可以說是影響了幾代人的青春。

影響最大的無疑是巴菲特,畢竟除了真真切切的財產的巨大增幅,還有神話版的炒股故事。這牛逼,都能吹一輩子。

同時,巴菲特還是一個瘋狂的“可樂粉絲”。他每天要喝5罐可樂,白天喝三罐,晚上喝兩罐。老爺子甚至直言:“如果一天攝入2700卡路里,那麼有四分之一來自可樂。”

股神巴菲特,用自己的身體證明了,喝可樂是可以活得很滋潤的,不要相信那些謠言。

然而,鋪天蓋地的質疑,讓個人的力量顯得多麼蒼白。

2009年,美國德州大學研究人員針對 6814 位成年人進行大規模跟蹤調查,發現每天喝含有人工甜味劑的碳酸飲料的人群中 36% 具有患上代謝綜合徵的風險,67% 面臨患上2型糖尿病風險。

2013年,法國一項面向 66000 名法國女性、追蹤長達 14 年飲料習慣的調查顯示:不論是普通含糖飲料還是用了人工甜味劑的無糖飲料、都會增加糖尿病風險。

緊接著,牙齒的問題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實驗表示,牙齒在碳酸飲料的浸泡中會變色溶解。

近日,有媒體報道:武漢大學的19歲女孩文文,每天喝三四瓶可樂,一年多來牙齒漸漸腐爛發黑。據相關醫科教授表示:牙面與酸性物質直接接觸時間增加,牙齒會被慢慢“溶解”。青少年最容易遇到這種狀況。

嚇得我們趕緊放下手中82年的可樂,畢竟評論裡感同身受的網友太多了。

可樂逃不開的魔咒還有胖。從 1998 年到 2009 年間,《紐約時報》提到“肥胖者”這個詞的數量翻了 3 倍,“流行性肥胖” 也成了繞不過去的坎。

可口可樂想要挽回眼前的一切,於是零度可樂出現了,打著“零糖分,零卡路里”的口號,然而,一百年的標籤是撕不下來了。

不管你的糖分是“阿斯巴甜”還是“甜葉菊”,只要你是可樂,怎樣都是錯的。

有網友表示:“喝可樂再也不是一件酷的事了,反而感覺老土,我想這是年輕人拋棄糖水的原因,即便請了新代言人,我們誰相信他們平時會喝可樂呢?”

2017年,可口可樂一改往常的廣告風格,將巴菲特老爺子的頭像印在了瓶身上。然而,喝可樂的股神也對市場無力迴天。

不相信代言人會喝可樂,說到底還是對可樂的不認同,不是對代言人。

別了,可口可樂

◆ 再見了,可樂!

“我們以前不會想到什麼是健康餐飲,因為我們覺得吃什麼都是健康的。”

然而,現在不一樣了。凡事帶個“土”字的食物,那是有錢也很難買到的。

這是健康意識的覺醒。

“在過去的15年時間裡,健康飲料的銷量一直是呈個位數增長,但現在,其銷量佔比已經超過了我們總銷量的四分之一”可口可樂公司意識到了這個嚴峻的問題。

百事可樂也表示 :公司全球總銷量中,碳酸飲料的佔比不到四分之一。百事公司已經更多地投入到健康零食和非碳酸飲料的研發推廣上。

搭上健康飲品的車,就能表示:我們與可樂不一樣。

運動功能飲料、NFC果汁飲料已經開始來瓜分可樂打下的江山了。

在美國飲料市場,功能飲料Monster的市場份額為39%,2002至2015年,Monster的銷量增長了近24倍。

全球範圍內,運動功能飲料市場的銷售額從 2002年的 50億美元增長至 2013 年的 280億美元。

隨著各種城市病的到來,運動越來越受到關注。焦慮的人們,在各種各樣的極限運動中尋找快感。隨之增加的,是運動功能飲料的銷量。2019年,行業銷售額估計將達692億人民幣。

紅牛、黑卡6小時、東鵬特飲……越來越多的新興面孔湧進來,在一堆的飲料中找不到可樂的位置。

此外,NFC果汁是鮮果壓榨冷藏後不使用任何添加劑製成,由此成了年輕一代群體的新歡。

有網友表示:“覺得年輕人越來越少喝碳酸了……我周圍已經不見飲料很久了,偶爾見到一個人拿著可樂都是會覺得很驚奇的一件事情。”

曾經深陷可樂不能自拔的人群,現在連看到可樂都覺得很驚奇。

而他們後面的年輕人,從小就活在“外面的東西不能隨便吃的”教育裡,而女孩子在無數聲“多喝熱水”的關切中,真的愛上了喝熱水,保溫杯裡的枸杞,代表了健康的力量。喝可樂時,不加點枸杞都會良心過不去。

可樂不再是年輕人的最愛。可樂不再是可樂公司的新寵。

可口可樂,以後也許只能活在一代人的視頻與記憶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