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曾經的「四強」釘子戶,現在咋樣了?

在房地產愈演愈火的今天的,拆遷已經是一個非常常見的現象,但是有些房主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不願意拆遷。那我們一起來看看當年那些很出名的不願拆遷的釘子戶們,後來咋樣了。

第一、最彪悍釘子戶。

細數曾經的“四強”釘子戶,現在咋樣了?

開發商為了逼迫楊、吳夫婦妥協

2004年8月,重慶九龍坡楊家坪鶴興路的281戶住戶正式動遷。楊武、吳蘋夫婦一家因覺得評估247萬太低,不願意拆遷。

3年後,2007年3月11日,區房管局作出行政裁決,要求楊武、吳蘋接受開發商的安置方案,在收到裁決書15日內搬遷,但是她們沒有搬遷

細數曾經的“四強”釘子戶,現在咋樣了?

21日,楊武爬上自家已成"孤島"的祖屋,帶著兩個煤氣罐、一面鮮豔的國旗和兩條寫著"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的標語。經過鬥智鬥勇,4月2日吳蘋夫婦選擇了異地實物安置方案主動撤出,吳蘋也與開發商簽訂了異地安置協議。按協議,開發商將其在重慶沙坪壩區開發的一處門面房,按同樣面積交付吳蘋夫婦。

第二、最貴釘子戶

細數曾經的“四強”釘子戶,現在咋樣了?

深圳金融中心前身

2007年,深圳"蔡屋圍金融中心"工地上要建設高400米的蔡屋圍金融中心,而蔡珠祥與張蓮好夫婦兩個的房子卻妨礙了"華爾街計劃"的施行。與開發商京基公司僵持一年多後,簽署了補償款達1700萬的拆遷協議。

第三、最耀眼釘子戶

細數曾經的“四強”釘子戶,現在咋樣了?

橫亙馬路

2011年溫嶺市鐵路新區組織實施站前大道建設工程,大溪鎮下洋村羅保根家因拆遷補貼未能達到他們的要求,拒絕簽署拆遷協議書。老羅說這棟3層的房子是2001年建成,加上裝修,前後花了60多萬,但是拆遷補償款才26萬(老羅沒算給他補償的安置房)。2012年11月,經過一年多的僵持,老羅最終同意當地的拆遷補償政策。

第四、最有毅力釘子戶

細數曾經的“四強”釘子戶,現在咋樣了?

依然存在的釘子戶

細數曾經的“四強”釘子戶,現在咋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