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你一個截然不同的真相,瓦良格號不是徐增平買回來的

【引子】

瓦良格號,是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它有個更如雷貫耳的名字——“遼寧號”,至今張召忠將軍在節目裡說起海軍的發展還淚流滿面。

這艘航母能來到中國,成為海軍之盾、國之利器、民族驕傲,立下汗馬功勞的有如下幾人,應為我們銘記:

徐增平;邵淳;戴嶽;張勇;賀鵬飛;

以及為我們正本清源,寫下《一箇中國公民的航母夢》的李忠效先生!

告訴你一個截然不同的真相,瓦良格號不是徐增平買回來的

徐增平立下首功、華夏證券總經理邵淳以政治前途為賭注、東方匯中公司總經理戴嶽及香港達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勇負責全權談判,再加上背後軍方的運作及賀龍元帥之子賀鵬飛將軍的資源整合、艱辛奔走,這所有慷慨悲歌之士一起通力協作、攜手共進,才為中國買回了第一艘瓦良格號——這點毋庸置疑也不應該置疑!

悟空問答題目“為什麼徐增平買了瓦良格號之後,創律集團就宣佈破產了呢?”下,作家趙燕雲提到了報告文學《一箇中國公民的航母夢》,我特意找來仔細看了。這篇文章已經發在《北京文學》2017年第10期上,《北京文學》是嚴肅的文學期刊,也有主管部門的嚴格審查,並且作者李忠效是奉命採寫。應該說這篇文章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官方的意見。推薦大家都去找來看看。

另,那個題目下我也回答了,很是抱歉,截止目前已經有843萬閱讀、4499贊,卻並沒有講這段史實講得特別清楚明白,並在沒閱讀過李忠效先生這篇近乎定論的文章下讚美徐增平是“民族英雄”,可謂大謬。這一點願向讀者諸君鄭重道歉!

告訴你一個截然不同的真相,瓦良格號不是徐增平買回來的

(一)

眾所周知,冷戰期間,美蘇是世界的兩極,長期軍備爭霸。為了抗衡如日中天的美軍航母編隊,80年代中期,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在現屬於烏克蘭的黑海造船廠動工建造。

本有兩艘,代號不一。其中一艘現服役於俄羅斯海軍艦隊。另一艘便是瓦良格號,1985年12月動工,1988年11月25日下水。

倘若不是風雲突變,它應該早已為眾船之王,在海上巡弋。

告訴你一個截然不同的真相,瓦良格號不是徐增平買回來的

然而世界的一極在1991年底轟然崩塌,前蘇聯解體為15個國家,老大帝國不再,昔日盛況難尋。瓦良格號的後期建造工程也隨之被迫中斷,這麼大一個傢伙一直霸佔著一片區域終究不是個事,解體後大家淪落到連麵包都吃不上的地步,誰也無暇去管航母的死活——在此期間,為了換錢吃飯,窮困潦倒的船廠工人甚至領導層將瓦良格能拆的拆、能賣的賣——終於,烏克蘭總統於1995年下令,把這艘船交給黑海造船廠自行處置。

大概在這個時間段裡,烏克蘭被美帝狠狠地忽悠了一把,將另一艘“烏蘇裡揚諾夫號”核動力航母拆成了廢鐵,並以垃圾價賣了出去。

可以說,聽到這個消息我們是非常沮喪且焦急的。

沒辦法,我國沒有航母建造技術,別說偷師沒地方偷去,就是有錢別人也不賣你。

告訴你一個截然不同的真相,瓦良格號不是徐增平買回來的

烏克蘭雖有技術、卻無實力建造瓦良格號,又不想再被忽悠著拆掉,那就只好想辦法從它上面生出錢來。無奈之下,決定賣掉。

可以說,此時瓦良格號便進入了我軍的視野。

然而當軍方把購買航母的可行性報告交給高層過目時,因為種種原因卻並沒有得到批准。

賀鵬飛將軍是賀龍元帥之子,將門之後,對國家的忠誠與對軍力不足的認識毋庸諱言。其後他獨自一人,多方奔走,具體過程已經不可考,總之最後按他的意思找到了早已移民香港的山東大漢徐增平做代理人。

告訴你一個截然不同的真相,瓦良格號不是徐增平買回來的

徐增平面容儒雅、儀表堂堂,讓人見之頓生好感。不過他卻不是什麼大老闆,而只是個小老闆,據說當時他公司的賬上也不過區區200萬美元罷了。

告訴你一個截然不同的真相,瓦良格號不是徐增平買回來的

1997年8月11日,徐增平成立澳門創律旅遊娛樂有限公司。1998年3月,徐增平以澳門創律公司的名義與烏克蘭黑海造船廠簽訂協議,出資2000萬美元買下“瓦良格”號航母。

誰的功勞也不應該抹煞,應該說,從1997年8月11日成立公司,僅用了半年多時間,徐增平便與烏克蘭黑海造船廠簽訂協議,至少證明一個問題:

徐增平的能力毋庸置疑!

據他說,剛與船廠接頭時,幾乎頓頓泡在伏特加里;他的辦事效率也的確高效,半年時間就在一個陌生的國度、陌生的環境裡迅速摸清門道,真算立了第一功!

告訴你一個截然不同的真相,瓦良格號不是徐增平買回來的

(二)

可是正如故事裡那個屠龍少年,面對著財帛金銀,很快身上就長出了鱗片,化身為了惡龍。

徐增平也是這般。

前面說過,他公司的款項不足,求助於賀鵬飛將軍,這沒有任何問題。賀將軍牽線搭橋,先為他搞定了賭船牌照,用地、投標資質及證明文件等一系列東西,又將他引薦給了時任華夏證券董事長的邵淳。

徐增平說這是“政府行為,民間操作”,邵淳信了,然後就被徐增平坑了!

他先給了徐2000萬,又給了6000萬,都是人民幣。

這當然有點多了,邵淳問徐增平要抵押,徐增平除了瓦良格號外什麼都沒有,因此答應華夏證券按航母的購買價2000萬美元比例入股,8000萬人民幣佔股49%。

告訴你一個截然不同的真相,瓦良格號不是徐增平買回來的

後來徐增平說不夠,並把“拖帶費、停泊費、過海峽費、物資供應費,以及徐增平前期在烏克蘭疏通關係所花的費用等等”、以及整個項目應得的預期利潤都一齊加了進來,公司估值2000萬美元增加到了6000萬美元。

這一下飆升了三倍,因此相應地華夏再想佔股一致,6000萬美元的49%是2940萬美元,按1:8匯率計算,摺合人民幣2.35億元,邵淳必須再拿出1、75億元人民幣。

徐增平曾經承諾,當一應款項到位後,瓦良格號立即啟航。

然而當荷蘭公司的拖船到達黑海造船廠後,卻再也沒有了動靜。

原來款項的大半已經被徐增平所挪用。

告訴你一個截然不同的真相,瓦良格號不是徐增平買回來的

(三)

可以想象邵淳當時有多憤怒。可是憤怒過後,錢不能打水漂,事情還得繼續辦啊!

無奈之下,邵淳另起爐灶,找到了北京東方匯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戴嶽是這家公司的總經理。他們成立了一個小組,又收購了香港達程有限公司,達程總經理張勇與澳門賭王何鴻燊有著良好的關係。

然後他們根據以前的條款和已出資,交佔股由49%提高到了80%,在烏克蘭方給出的最後期限之前剝奪了徐增平在澳門創律公司的領導權。

1998年10月24日,澳門創律公司與黑海造船廠簽訂了“瓦良格”號航母正式買賣合同,造船廠向澳門創律公司移交了船主證、造船證等10餘份法律文件,終於完成了“瓦良格”的過戶手續。東方匯中公司正式接手“瓦良格”項目之後,只用了6個多月的時間就把過戶手續辦完了,邵淳對此非常滿意。在此期間,徐增平沒有再做過一件對“瓦良格”項目有益的事情,並不像媒體所說,他是一個“真正擁有‘瓦良格的老闆”。他不過是擁有澳門創律公司20%股份的小股東而已。真正的老闆是華夏證券公司董事長邵淳。

後來邵淳因為買船之舉前後的挪用資金行為被停職調查,華夏證券被繼任者搞垮。

而東方匯中因為扛不住壓力,幾乎準備將船賣給臺灣,這就節外生枝了。

但一小撮人的拳拳愛國之心終於引起了國家的注意。於是國家正式接手該項目,大刀闊斧的推進。“2000年6月14日,瓦良格正式啟航”前往中國。

告訴你一個截然不同的真相,瓦良格號不是徐增平買回來的

不過好事總是多磨,國運只能從流血犧牲、披荊斬棘中來。

當船經過土耳其博斯普魯斯海峽時,受到了那些突厥遺民的百般刁難。

這一刁難,便使瓦良格號在海上飄蕩了502天,請大家記住這個數字。

那是真正的不繫之舟,卻非扁舟,而是神話故事裡的“北冥有魚,其名為鯤”,當這樣一個龐然大物在四顧茫茫的海上漂泊、橫衝直撞,明明有著若垂天之雲的雙翼,卻是龍游淺灘遭蝦戲,那是怎樣的一種憤懣和悲哀啊!

後來土耳其在我國身上著實狠狠咬了一口肥肉後,才心滿意足地放行。題外話,土方之所以一直對我方出爾反爾,恐怕潛意識裡,便是覺得我們在瓦良格上欠他們的。

【結語】

哪裡有什麼國運,所謂國運,都是流血犧牲、披荊斬棘而來!

在這個過程中,有人會犯錯,有人會自私;但一定也會有人堅持,有人寧可捨棄自己的前程和命運——對他們,這兩樣真的不那麼重要,或犯顏直諫,或曲線救國……是他們,

一絲一毫的力量匯聚在一起,才使涓滴匯成了海洋,才使個體命運匯成了國之氣運!

謹向他們致敬!

而所謂見賢思齊,這同時也雄辯地證明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句話的永不過時!

告訴你一個截然不同的真相,瓦良格號不是徐增平買回來的

吾輩當努力!

我們不爭霸,不耍橫,但一定不能任人宰割;少年強則中國強,我們的子孫不需要精神鴉片,他們的責任是使國之文化、國之氣度絃歌不輟,更重要的是,得有守護國家和家人的意願與力量!

見賢思齊!

告訴你一個截然不同的真相,瓦良格號不是徐增平買回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