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叉燒,足以慰藉來深圳的外鄉人

有幸在深圳上沙村生活了些日子,這裡怎麼看,都像是異鄉人的聚集地。狹窄昏暗的巷子,高低不平的水泥路面,一線天的握手樓,曲曲折折的煤氣管道和下水管道,隨處可見的租房中介,閒了湊在一起打牌的搬家工人,這是城中村的標誌。

這裡的確很適合生活。各種大小飯店,各色小吃,賣菜檔口,雜貨商店,挨挨擠擠,不放過任何方寸之地,連闊一點的店門口也要坐著幾個婦人,招攬路人擦鞋。大概從天亮起,這裡也就跟天色醒了,到處是熙熙攘攘的人群,熱切攀談手裡交易,直到夜裡十一二點,不愁沒有人間的煙火味。

我是個極喜歡吃叉燒飯的人。一有機會不在家裡吃飯,我就出去遛彎,看到店裡掛著一排烤得金黃黃油亮亮的燒鴨,鉤著一串串焦紅的燒肉,又聞著濃郁的香料味兒,就迫不及待地要來份叉燒飯飽肚一番。

廣東食味偏甜,要清淡。作為廣東吃食的招牌,燒臘自然要迎合著廣東人的口味。配叉燒肉的醬汁是甜甜的,半隻燒鴨定要贈幾小袋酸酸甜甜的酸梅醬。

這裡的叉燒肉都燒得頂好,光是看著紅肉外那一層裹著的金亮的油料,似乎就已經將肉入了半口了。師傅利落地取下一條燒肉,手起刀落,噠噠噠地一串兒音響完了,一條肉就切成了薄片,一半瘦一半肥。澆上一勺醬汁,夾一片入口,瘦肉質嫩,肥肉不膩,這便是人間美味了。叉燒也是要肥瘦相連的那些才好吃,光是瘦肉也不行,少了肥肉那一份滋味,肉就柴了。

燒鴨我是不喜歡吃的。看著好看,表皮也確實是香,但肉卻是老的,也不入味。我倒寧願它燒得再焦一些,香一些,味濃一些。最好可以像幾百公里之外,家旁邊菜場的烤鴨,皮脆,肉嫩,醬香,味濃,上蒸鍋熱一下,兩碗白米飯就可以下肚了。

一道叉燒,足以慰藉來深圳的外鄉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