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來了 我不是藥神,抗癌,你要量力而行

2018年7月6號,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我不是藥神》一夜紅遍全國。當晚就買了正版電影票觀賞佳作。影院座無虛席,前半段笑彈頻頻,後半段催淚瓦斯一樣淚水漣漣。不得不說,確實是近年難得的大銀幕佳作,尤其聽說其中的幾個主創人員為了演好白血病人而去親身體驗,讓我們感動不已,這樣的演員不是藝人,他們是藝術家!!!當晚微信朋友圈評論如雲,正反方意見一時間刀來劍往,總的來說這是個好事,說明民眾都在關注切身的醫療問題!

真相來了 我不是藥神,抗癌,你要量力而行

靶向神藥?

“靶向治療”說白了就是藥物治療,在特定的病種療效確切,但由於血液腫瘤與實體腫瘤存在較大的差別,在血液病(白血病、淋巴瘤...)主要是以藥物治療為主(電影中反映的疾病),而在實體腫瘤(肺癌、胃癌、腸癌...)的治療手段是百花齊放(手術、放療、化療、靶向、免疫、微創...)!!!

這也就決定了在常見的實體惡性腫瘤中靶向治療並不是絕對主力,而是一個特定的優勢兵種:類似海陸空軍隊裡的特種部隊,用好了會有出人意料的效果(一般需要嚴格的術前活檢/術後組織/液體活檢基因檢測指導),但在中早期患者中並不作為首選推薦(因為那是可以通過現有標準手段有望達到根治機會的,如想查詢可以搜索NCCN、CSCO相關嚴謹的學術指南),腫瘤專科醫生會為你推薦合理的治療方案,故不可以隨意過度誇大依賴單一手段而延誤了規範治療。

真相來了 我不是藥神,抗癌,你要量力而行

癌症的成因有多種多樣,傳統的觀念是必死無疑,但隨著現代醫藥技術的快速發展,很多以往的絕症就變成了可治之症“慢性病”,觀念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例如:2018美國ASCO公佈的一項III期臨床試驗(NEJ009),結果提示標準化療聯合靶向治療可以達到近52.2個月的總生存時間,告訴我們一個真理:團結就是力量!

真相來了 我不是藥神,抗癌,你要量力而行

圖示:吉非替尼聯合化療與吉非替尼單藥治療生存曲線對比

生死的觀念

《我不是藥神》裡阿婆向警察叔叔述說的一番話十分動人心扉(催淚炸彈):誰家還沒個生病的人呢?你能保證永遠不得病嗎?我...不想死,我想活著… …

真相來了 我不是藥神,抗癌,你要量力而行

這句話做為文藝作品的一個凸出亮點沒有任何問題,但現實中凡人誰最終能不離開這個世界呢?

無論是歷史上的三皇五帝、唐宗宋祖,還是現代的喬布斯、帕瓦羅蒂?這些時代的巨人最終也得向命運低頭。

我們又能比誰更牛逼呢???

即使是為我們診治疾病的大醫生們,因為過度的勞累猝死頻頻,他們也一樣會得病,他們的平均壽命遠遠低於普通人群。人活的短還是長所取決的因素太多:先天遺傳、生活習慣、工作壓力、自然環境、所患病症、醫療條件... ..

所以,不管你是達官顯貴,亦或是販夫走卒,最後的終點均無差別,如果說有區別的話,那就是:前者活著時候的生活質量相對更高一些吧。

醫學的使命就是緩解病痛,醫學研究的方向是逆天而行,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牛皮癬... 都沒有治癒,憑什麼對癌症的治療就非得要求無底洞式的投入和完全治癒?

用句有點唯心的俗語來表示醫學的無奈,那就是: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醫生與患者的努力也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盡人事,知天命……

真相來了 我不是藥神,抗癌,你要量力而行

癌症的發病率

為什麼這麼高呢?

在我個人能力的範圍內試著回答一下下:

首先

,建國初期我國的人均預期壽命只有40歲左右,“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給出我們現在人均的預期壽命的數據是74.8歲(2015.3.10人社部公開數據),北京、上海更是一騎絕塵,也就是說平均壽命整體上延長了30多年,我國已然要很快步入老齡化社會。

真相來了 我不是藥神,抗癌,你要量力而行

其次,現代醫學技術快速發展,CT、MRI、PET-CT、胃鏡、腸鏡、病理......在國內大範圍推廣使用(30年之前只有北京等極少數幾家大醫院才有CT,託人才有機會做的上,當年親歷),而且檢查費用相當低廉,大致對比一下,連國外費用的1/10還不到。高科技檢查的廣泛使用使我們很容易就發現了以往

“人都去世了還不知道什麼病”的隱蔽性極強的惡性腫瘤;

再其次,原來缺少醫保覆蓋,有單位的才有公費醫療,沒工作的是沒有就醫條件的,所以在當年有待業青年、無業青年、閒散青年等一說,也有城鄉戶口的差別,現在國家的基本醫療保障已經覆蓋了13億多人,覆蓋面如此之廣的醫保也為老百姓的就醫提供了一定的條件和保障。

簡單來說就是:活的久了,醫學發展了,基本看得起病的人多了,所以腫瘤的發病率就相應地水漲船高了,當然和不良生活習慣及環境變化也有一定的關係。

如何理性看待

真相來了 我不是藥神,抗癌,你要量力而行

活的久了,問題也來了。看得起病,與追求高質量醫療服務的需求是完全不一樣的,現在有條件出國旅遊的人越來越多,2016年報道稱有50萬國人海外就醫,這個就不是基本醫療了,而是豪華優質醫療服務的追求!!!

人生而平等,但先天、後天條件有好有壞,我們不一定都有機會成為耄耋老者,但每一個人都必定會成為患者,無論現在身體多強壯、工作多風光,因為……生老病死、成住壞滅,還是目前這個世界不變的鐵律!

真相來了 我不是藥神,抗癌,你要量力而行

得了病,大多數人的選擇都是到醫院就醫。就醫時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醫療手段呢?我們的建議是:量體裁衣

1 、在自己經濟能力可承受的情況下先按照醫生推薦的規範化方案處理,因為那是經過醫學與社會學平衡推薦的標準方案(兼顧了整個社會的不同人群);

2、 在規範化診療的基礎上再和醫生探討選擇個體化的治療方案。比如去飯店就餐,有條件的點個蔥燒海參,條件差點的點個蛋炒飯,一樣吃飽!

真相來了 我不是藥神,抗癌,你要量力而行

目前我國的保障制度是全民基本醫保(公立醫院就是個大食堂),不可能是全民豪華醫保(五星級酒店),如果你是大家長你也要考慮全家老少爺們長遠的吃飯問題,而不可能一頓饕餮盛宴之後再去挖草根、吃樹皮吧?

真相來了 我不是藥神,抗癌,你要量力而行

晚期腫瘤的治療可能是個無底洞,儘管國內外新藥、新技術、新方案如雨後春筍一樣不斷更新,但具體到每一個病患則不一定事事如意。不要過度追求而導致人去財空,一定程度上需要適可而止,不要象行屍走肉一樣,而是有情趣、有質量、有尊嚴的活著,所以在保證必要的規範醫療處理之外,也要避免讓自己的親人揹負過度沉重的包袱。

當然了,條件允許的人群,可以向西方學習,趕緊搞個商業保險補充一下,增加自己對高質量醫療的承受能力,更好地滿足自己對高質量醫療服務的需求。這個相對更容易實現,當然需要自己選擇靠譜的公司和險種(不懂不敢妄言)。

早診早治還是最經濟最實惠的金標準!!!

總而言之,我不是藥神,老楊勸你…

抗癌…你要量力而行!!!

真相來了 我不是藥神,抗癌,你要量力而行

(插圖來自互聯網)

作者:威海市立醫院腫瘤綜合治療科 楊福俊 博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