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痛風,還有這些你不知道!

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大家一定不會覺得陌生。而如今,「三高」之後的第四高——高尿酸也已浮出水面,正強勢來襲。關於高尿酸和痛風,有不少常見的認識誤區,跟大家一起來學習。

誤解一

高尿酸等於痛風

高尿酸≠痛风,还有这些你不知道!

痛風源自高尿酸,但並不是說有高尿酸就一定會有痛風,只有當血液中的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滑膜、並引起滑膜炎症時才導致痛風的發生,事實上,只有約 10% 的高尿酸患者才會發生痛風。反過來也一樣,由於痛風的致病因素複雜,不少患者在痛風發作時,血尿酸水平可能還在正常範圍之內,不要耽誤了對痛風的及時治療。

誤解二

高尿酸只會引起痛風

尿酸是嘌呤在人體的代謝終產物,高尿酸對人體多個組織器官都具有危害作用。

過高的尿酸沉積在骨骼、關節處,會引起痛風。沉積在腎臟會引起腎病、誘發腎臟功能衰竭。

高尿酸還會大大提高發生多種代謝相關疾病(如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等)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誤解三

尿酸正常就萬事大吉

高尿酸≠痛风,还有这些你不知道!

按照國際標準,尿酸的正常範圍是:男性 < 420 μmol / L、女性 < 360 μmol / L。

但是,對於痛風患者,把尿酸控制在這樣的「正常」範圍是不夠的,最新指南建議把痛風患者的血液尿酸應降至 360 μmol/L 以下,合併腎尿酸結石者降至 300 μmol/L 以下,從而減少痛風復發頻率,使已形成的痛風石減小,並進一步避免晶體的沉積。

誤解四

關於這個問題的爭議由來已久,但目前學術界已經基本統一意見:

不管一個人有多健康,只要尿酸超過了一定數值,就應該進行降尿酸治療。如果這個人還合併有糖尿病、慢性腎病或具有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那麼只要尿酸超出上述的正常範圍,即使沒有痛風發作,也需要啟動治療。

誤解五

光靠飲食就能降尿酸

高尿酸≠痛风,还有这些你不知道!

人體血液中的尿酸,80% 來源於自身嘌呤代謝、只有 20% 來源於食物攝取。

所以,靠單純的飲食控制對降低血液尿酸水平的作用十分有限(多數只能下降 10% ~ 20% 或 70~90 μmol / L)。

因此必須依據病情合理選用藥物。不少患者由於擔心「藥物副作用」而拒絕服藥,這屬於典型的「因噎廢食」。只要科學、規範地用藥,發生藥物罕見併發症的風險並不比出門遭遇車禍的可能性更高,誰會因為害怕車禍就成天宅在家裡呢?

誤解六

降尿酸光靠藥物就夠了

應用降尿酸藥物後,有些患者便自以為從此高枕無憂,可以在飲食上大快朵頤,「大不了再多吃片藥唄」,這樣的想法不僅錯誤而且危險。

對於痛風這樣的慢性代謝性疾病,「低嘌呤」飲食是治療的前提和基礎。不在源頭上減少「嘌呤」攝入、單靠藥物根本無法控制病情。而由於飲食無度導致尿酸明顯升高,不得不增加藥物劑量,這大大提高了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

食物嘌呤含量怎麼分?

想要知道怎麼吃,先要知道哪些食物中嘌呤含量高,哪些食物嘌呤含量低。醫學上通常把食物按照嘌呤含量分成四等。

超高嘌呤食物

高尿酸≠痛风,还有这些你不知道!

各種動物內臟:肝、腎、腦、脾等。部分水產品:沙丁魚、鳳尾魚、魚子、小蝦等。濃肉湯、濃魚湯、海鮮火鍋湯和羊肉火鍋湯等。痛風和高尿酸血癥的患者應當避免這些食物。

中高嘌呤食物

各種畜肉:豬、牛、羊等。禽肉:雞、鴨、鵝等。部分魚類:鱸魚、鯉魚、鯽魚、鰻魚、鱔魚等。甲殼類:牡蠣肉、貝肉、蚌肉、螃蟹等。患者應當嚴格限量,在急性發作期不能食用。

中低嘌呤含量的食物

高尿酸≠痛风,还有这些你不知道!

深綠色嫩莖葉蔬菜:菠菜等綠葉菜、蘆筍等嫩莖。花類蔬菜:白色菜花、西蘭花等。嫩豆類蔬菜:毛豆、嫩豌豆、嫩蠶豆。未乾制的菌類:各種鮮蘑菇。部分水產類:三文魚、金槍魚、白魚、龍蝦等。

低嘌呤含量食物

奶類:牛奶、奶酪;各種蛋類:雞蛋、鴨蛋、鵝蛋、鵪鶉蛋、鴿子蛋等。淺色葉菜:大白菜、圓白菜、娃娃菜等。根莖類蔬菜:土豆、芋頭、甘薯、蘿蔔、胡蘿蔔等。茄果類蔬菜:番茄、茄子、青椒。瓜類蔬菜:冬瓜、絲瓜、黃瓜、南瓜等。各種水果。各種糧食:大米、白麵、小米、玉米等。

【免責:本平臺部分文章改編自網絡及其他公眾平臺,重在分享信息,版權原作者所有】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聯繫電話:0431-12320

長按左側二維碼識別,關注健康吉林12320。

高尿酸≠痛风,还有这些你不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