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鬥彩、琺瑯彩、粉彩」瓷器的區別!瓷器背後故事!

中國陶瓷從陶器到原始青瓷,從原始青瓷到南北朝時期的瓷器基本上都是青瓷,就是瓷器的顏色很單一,大都是青綠色。從唐代開始顏色開始多起來,紅釉、藍釉、唐三彩、長沙窯、魯山窯等等。長沙窯就是釉下彩瓷,宋代彩瓷較少,元代出現了五彩,明代成化時期出現鬥彩,清康熙時期出現了粉彩和琺琅彩。那麼五彩、鬥彩、粉彩、琺琅彩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五彩、鬥彩、琺琅彩、粉彩”瓷器的區別!瓷器背後故事!

明萬曆五彩

第一五彩瓷器。五彩瓷器是在燒造好的白瓷上用黃、綠、紅、藍等顏色繪畫,五彩不是隻指五種顏色,是指多種顏色,如五彩繽紛,五色斑斕都是指多種顏色。元代創燒了五彩瓷器,但是元代五彩瓷器數量非常的少,彩料品種較也不多。五彩到了明代就有了很大的發展,尤其嘉靖、萬曆時期是五彩的高峰,嘉靖五彩的紅是用的棗皮紅,綠是湖水綠,藍是回青,黃是杏黃色。所以嘉靖五彩可以說是鮮豔奪目,五彩繽紛。明末清初五彩風格大變,不再用很厚很豔的顏色,而是採取勾勒平塗的方法,尤其是康熙時期五彩瓷器,水墨畫感很強,再就是需要注意的是康熙五彩瓷器出現了黑彩,仕女圖的頭髮用黑色,黝黑髮亮,漂亮逼真。康熙又對五彩進行了一次發展。康熙後五彩瓷器燒造較少,只有一些五彩龍紋碗等等。

“五彩、鬥彩、琺琅彩、粉彩”瓷器的區別!瓷器背後故事!

明成化鬥彩

第二斗彩瓷器。鬥彩瓷器是釉下青花與釉上五彩一起組成的紋飾彩瓷,首先在釉下青花勾勒出圖案輪廓,然後再填彩,把圖案畫完整,釉下青花和釉上五彩爭奇鬥豔,所以叫鬥彩。鬥彩瓷器是明成化時期創燒的新品種,但在成化時期就把鬥彩發展到了不可逾越的高峰,著名的成化鬥彩雞缸杯、成化鬥彩天字罐就是當時的佳作。明朝中後期就不再燒造都彩瓷器。直到清康熙時期才復燒,雍正、乾隆時期都彩很少量的燒造,清末就更少了,幾乎沒有。

“五彩、鬥彩、琺琅彩、粉彩”瓷器的區別!瓷器背後故事!

清雍正琺琅彩

第三琺琅彩瓷器。琺琅彩瓷器是宮廷專用瓷器,從燒造到使用從來沒有出過宮廷。琺琅彩本來是畫在銅胎上的,後來康熙命人把琺琅彩畫在瓷胎上,燒出來效果非常的好,這就是瓷胎畫琺琅。我們稱之為琺琅彩瓷器,琺琅彩瓷器是在景德鎮燒好的上等的白瓷,運到北京宮廷造辦處由專門的宮廷畫師在白瓷上用琺琅彩作畫,然後再入窯燒造。康熙時期發琺琅彩瓷器多仿銅胎效果,在瓷胎上首先塗地,而後作琺琅彩。雍正時期琺琅彩一改康熙時期琺琅彩瓷器的色地,直接在白瓷上畫琺琅,並且圖案舒朗,有詩、有畫、有印章、有落款,就是一副完整的中國畫。把琺琅彩瓷器推向了高峰。乾隆時期琺琅彩瓷器結合康熙和雍正時期琺琅彩的特點,有色地、有開光、有西洋人物,乾隆的一個琺琅彩瓷器,色地仿康熙,開光裡畫山水花鳥仿雍正。乾隆以後琺琅彩瓷器生產更少了,幾乎沒有。

“五彩、鬥彩、琺琅彩、粉彩”瓷器的區別!瓷器背後故事!

清雍正粉彩

第四粉彩瓷器。粉彩瓷器是康熙時期創燒的,盛於雍正、乾隆時期,粉彩瓷器是在康熙五彩和琺琅彩瓷器的基礎上燒製而成的。康熙時期的粉彩瓷器在用料上多半是五彩和琺琅彩兩種彩料並用的,這還算不上實際意義上的粉彩瓷器。雍正和乾隆時期的粉彩瓷器在造型、胎質、和彩繪方面都有較大的發展,粉彩最大的特點就是用"玻璃白"打底,採用渲染的方法進行繪畫,渲染法能使花瓣和人物的衣服有濃淡明暗之感,有柔和飄逸之感,所以我成五彩為"硬彩",稱粉彩為"軟彩"。謝謝閱讀!請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