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雅談 第7期|愛上蘋果:巴菲特「突變」的投資套路

投資雅談 第7期|愛上蘋果:巴菲特“突變”的投資套路

愛上蘋果:巴菲特“突變”的投資套路

投資連接未來,這裡是投資雅談。各位投資人大家好,我是盛景投資導師課程的班主任雅琪。

對於熟悉巴菲特的人都知道,巴菲特一直對科技股不太感冒。早在1996年的致股東信中,他曾說:“很多高科技公司將會以更快的速度增長,但相比於偉大的成果,我更寧願收穫的是一個好的結果。”在2012年的股東大會上,巴菲特更直言,不會投資谷歌或蘋果,理由是“我不知道如何給它們估值”。

然而,固執了一輩子的巴菲特最近突然變了,他瘋狂愛上了蘋果。

巴菲特在2016年一季度買入蘋果之後便迅速在二季度大幅增持,很快又在四季度將持倉瘋狂增加了將近四倍。而2017年8月30巴菲特的生日這天,他接受電視採訪時更表態說:“蘋果股票,我一股都不會拋售。” 我們的巴菲特怎麼突然就變了呢?

我們先來看看他為什麼以對科技公司不感冒。他曾是這麼說的,“我選擇投資標的的原則很簡單,通常是那些我能夠理解它在五年或者十年後會變成什麼樣子的公司”,也就是說,這家公司在未來發展成的樣子,一定是可確定的,他才認為這樣的公司是值得長期持有的。 而以往科技公司往往會經歷非常大的起伏和變化,並不具備這樣的特性,所以也難怪巴菲特會錯過一些類似於谷歌和臉書這樣的投資機會了。

那這回巴菲特對蘋果的大舉出手又是出於什麼原因呢?他是這麼解釋的:“蘋果雖然涉及非常多的科技因素,但在很大程度上,它依舊是個消費品公司。當我陪曾孫女去DQ買冰激凌時,有時她會帶上朋友。我這個86歲的老人不會用蘋果手機,但他們卻幾乎人手一部iPhone,我問他們這部手機可以做什麼,怎麼使用。可這些人都玩著蘋果手機,根本沒空和我說話,除非我請他們吃冰激凌。”

聽完這段話,我們回過頭來再看蘋果公司,會發現一個很重要的變化,在10多年前,蘋果完完全全是一家科技公司,是一隻科技股,但現在隨著智能手機變成我們的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時,蘋果已經從一隻科技股變成了消費類股票。蘋果手機的使用粘性讓巴菲特看到的蘋果已經不再是一家科技公司,而是下一個可口可樂。所以巴菲特儘管投資了科技股裡面的代表——蘋果公司,但是他投資的原則和哲學沒有任何的變化,巴菲特還是那個巴菲特,只是蘋果變成了老巴喜歡的樣子。

另外蘋果財務的數據也完美符合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精髓。巴菲特最開始投資蘋果時,蘋果本身的市值是5000億美金,而蘋果自身擁有的現金等價物差不多已經就有了2000多億美金,蘋果每年的淨利潤能夠達到500億美金,這麼算下來,5000億的蘋果公司,扣掉這個公司手裡的2000億,實際上整個蘋果買下來只要不到3000億美元,再考慮蘋果高達500億的淨利潤,僅僅10倍的市盈率,可以說這個蘋果真的不貴,完全符合巴菲特價值投資的標準。

巴菲特對於投資安全性、持續性頑固的堅守也許讓他錯過了臉書和谷歌這樣的高回報機會,但也正是這樣的一份堅守讓巴菲特收穫了財富的最巔峰。翻開巴菲特的投資清單、可口可樂、蘋果、寶潔、耐克、沃爾瑪,這些手筆向我們展現的是一種投資的安全感。持有這些公司我們不會夜不能寐,也不會寢食難安,有的只是種下種子後等待收穫的那一份安靜的期許。離開暴漲暴跌,大起大落,巴菲特投資清單的這種舒適感,確定感也許才是我們做股權投資那一份真正的初心吧。

價值投資,知易行難,好在這條路上盛景會一直陪伴您左右。這期的投資雅談就到這,我們下期再見。好了,今天的投資雅談就到這裡,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也歡迎轉發給您身邊需要的朋友們,我們下次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