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村尋夫——我的丈夫是扶貧幹部

在廣袤的興國紅土地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訪百家門,問百家情,用行動為貧困戶撐起一個又一個希望的藍天;他們日夜堅守,只為百姓臉上那抹幸福的微笑。他們就是扶貧幹部,用心“駐”村,更用愛“助”貧。據統計,目前興國縣共有4814名扶貧幹部,各級幫扶單位共派出駐村工作隊304支,駐村幹部781人。

即日起,興國發布開設扶貧故事專欄,徵集一線幹部扶貧路上的點滴故事,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扶貧幹部能全心全意戰鬥在脫貧攻堅一線,背後離不開家庭的支持,今刊出一篇妻子進村尋夫的扶貧故事。

我對送奶員說:“這兩天不要送牛奶了,我要去均村找老公,他是扶貧幹部!”最後一句我刻意加重語氣。他送了整月牛奶,每天只看見我一個人在家的眼神,我懂。我想告訴他,我不是小三,更不是寡婦,我的丈夫是扶貧幹部!

出門前叫陽發個定位給我,他說在深山上戶,叫我先導航到村委會。

由於沿途修高鐵,道路損壞嚴重,這估計是全興國縣最爛的路了,陽說前幾天路修好了些才讓我來的,這一路顛簸還是快散架了。可見之前的路有多難走。

一件洗舊了的藏藍色T恤衫,一張曬得黝黑的臉龐,一雙沾滿黃泥的黑布鞋……陽成功的把自己折騰成了地道的農民模樣。

中午在村委會吃大鍋飯。

我是第一位來慰問的家屬,村幹部和其他扶貧幹部對我都特別熱情,一個勁的誇我懂事,對天天在外的丈夫不抱怨不恐嚇。我宛然一笑,內心澎湃,和其他家屬比,我有一個不需要操心的高中住校生女兒,有一對不需要服侍身體還算健朗的雙親,自己也工作繁忙無暇牢騷,我內心強大,靠冒痘和嘆氣就能披荊斬棘,排除生活萬難……

吃完飯,還沒坐定,陽就著急的要帶我到處看看,走一走他每天走過的路。

我就像位督察組領導,剛接管扶貧隊長職務的陽邊開車邊向我彙報:三個月,完成了從村情摸底到入戶慰問,從政策宣講到協調服務等工作。

進村尋夫——我的丈夫是扶貧幹部

全村2437口人479戶,其中竟然貧困戶就有118戶。每位戶主名字和家庭情況,陽向我一一介紹。

我眼眶有些溼潤,118戶,相當於我兩個班的學生,我當班主任一個學期都不一定記得全部學生的姓名,何況一個村這麼多同姓、名字相近的。

王家缺大米梁家要送油,張家鋪水管李家修電路,他了然於胸。而我們結婚18年,他從不知家裡每月收入開銷多少,從未過問家裡是否缺衣少糧。

有人調侃,說和心細如髮、體貼入微的暖男戀愛要多份警惕,因為你不知他之前經歷了多少個女人的調教。現在看來,要調教男人,何須女人,直接攛掇他來基層當扶貧幹部。

陽指了指這家:“他家的柴火喜歡亂七八糟的全堆在客廳,我幫他搬到屋簷下,他拿著菜刀追著我砍,費老勁才說服了他。”陽說得風輕雲淡,我聽的毛骨悚然。

進村尋夫——我的丈夫是扶貧幹部

陽指了指那家:“村裡人農閒時都愛到這家小賣部坐坐。在那,如果你請人喝碗茶,那就是好交情,如果請他喝碗酒,那就是鐵哥們。不要只盯著幾個扶貧戶,先處好全村人的關係,再做扶貧工作,大家都會相幫,共同發力,那麼做起事來就四兩撥千斤了。”

陽搖下車窗,和路邊幾位老人打招呼,熱情的向大夥介紹我。老人家一個勁的點著頭對我說:“你老公是個好人。”

“好人”這個稱呼,應該是村民們給予陽的最大肯定。

我當然知道陽是好人。18年前,我們一起去爬寧都的凌雲山,山腳下農舍裡一位老太太癱在床上,無人照顧,陽把我們身上所有的乾糧和錢都給了那位老人家。也就因為他是好人,我才不顧家人反對,隨他遠嫁興國。雖然陽總是讓人看起來銳利果敢,但是我知道,他有顆佛心。

進村尋夫——我的丈夫是扶貧幹部

提著牛奶水果,他要帶我走親戚。他認的這個弟弟劉葉飛,是廣東打工回來的一個帥小夥,現在發展為精準扶貧專幹。劉弟全家特別樸實熱情,晚飯把家藏的好菜都搬上了桌。

劉弟在廣東時是做不鏽鋼的,陽努力的幫他在本地找相應的工程做,我問陽:“他都不是貧困戶,你也這麼賣力?”陽望著遠方群山茂林,像個高瞻遠矚的老幹部:“劉弟只是為了修建老房子才從廣州回來,就扶貧專幹那每月的1500元能留住人?多好的苗子,村幹部要是都這麼年輕能幹,我們工作還會累?還需要我們這麼忙?就算為自己,我也得把這支隊伍拉起來!”

進村尋夫——我的丈夫是扶貧幹部

臨睡前,陽給他的扶貧搭檔打了個電話,叮囑他在家多待一天,後天坐單位的班車再來。陽告訴我,他搭檔家裡孩子太小,不比我們家。

下了一夜的暴雨,陽叫我再睡會兒,他要去幾個村戶家查看房子,怕塌了。我叮囑他,昨天路上看到好幾個地方很危險,下雨容易泥石流,千萬要小心。我反覆說,他敷衍的嗯了嗯,我知道他沒聽進去。

出身農村的我,還是很適應農村生活,但對於從沒在鄉下待過的陽來說,讓他天天在這麼閉塞的地方,真是為難了他。

我臨走時問:“習慣嗎?”他幽幽的回答:“其他沒什麼,就是有點想念那些狐朋狗友,這麼久沒聯繫,我那些弟兄們會不會把我給忘了?”我笑了笑:“一回家我就搞衛生,把家整理得乾乾淨淨等你回來。”

這時,兩輛越野車停在我身邊,車上一堆的姑娘嘰嘰喳喳的和我打呼。原來是文廣局的同志們一起來村裡開展扶貧工作。好幾個都是剛過產假的年輕媽媽,家裡還有嗷嗷待哺的孩子,天天都這麼東奔西走,真讓人心疼。

進村尋夫——我的丈夫是扶貧幹部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用兵百萬,只為消滅貧困,造福萬民。

這些扶貧幹部也曾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家庭的中流砥柱 ,如今他們不約而同的百川歸海 ,紮根基層。

千萬條小溪從不同的地方歡騰著汩汩而來,它們越過大山,穿過溝壑,不知疲倦地,一路歡唱……

在中國這波瀾壯闊脫貧攻堅的工程中,有無數人在不懈的努力。他們作為國家政策的最終執行者,承擔了巨大的壓力,也面臨著最為嚴峻的挑戰,在扶貧的道路上,他們犧牲了很多,他們的努力和付出,值得更多的人去關注!

向我的丈夫和所有的扶貧工作者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