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世界的由來

生命之初,是不分雌雄公母的。被稱為活化石的海葵、海蟲之類,現在有的品種仍然還是雌雄同體,可以為證。只是後來隨環境的變化,有了分工細化的需求。那些進化快的種類,慢慢就出現了雌雄異體。

人類更是生物進化的領軍品種,在尚未完成人形的變化之前,就已經做完了雌雄異體分化的工作。生命為何要做這種進化分工?原因可能有很多,有一點應該是明顯的,那就是為了使本族能更好地生存及繁衍。

我們知道,生命在繁育時期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受到攻擊。如果一個雌雄同體的族群集體進入生育期,就有可能遭遇滅族之災,這種風險就使得生育的分工合作成為必要。對幼體的保護力度,也顯示出了不同物種的進化程度。那些排出精卵體外受精,任由受精卵在水中漂浮的魚類,顯然進化落後。像雞、鴨、鵝、各種飛禽將受精卵排出體外,然後進行孵化、養育,這就進步多了,幼體的成活率更高。如牛、馬、羊之類的哺乳類動物,其幼崽生下來就會站立、走動,顯示出牠們的自存能力很強,其父母卻沒有足夠的能力,來保護牠們不被猛獸吃掉。人類就牛得很,嬰兒生下來後,既不會爬,更不會站和走,那是因為做父母的有足夠強大的力量來保護他們的生存。

這麼複雜的一個進化過程,華夏的祖先僅用“太極分陰陽”五個字就描述完了。雌雄同體時是太極的狀態,雌雄異體分開了,就分別成為陰陽。雌為陰,雄為陽;女為陰,男為陽。分是分開了,主要也就是在功能及外形體格上有了一些區別,在陰陽同體的本性上卻做了保留。女人多了兩個小山包,男人則多了一條腿兒。無論男女,本身都仍然同時兼具陰陽兩種屬性,只是在比例上有所不同,男人陽多陰少,女人則陰多陽少,這叫陰陽之中又各有陰陽,即陰陽生四相。若是陰陽均等,則為陰陽人,身上同時兼具陰陽雙重生殖器官,這種情況在解剖學中就有介紹,是一種罕見的雌雄同體返祖現象。

這一多少的變化,就使得男女從言行舉止到思維方式等諸多方面都有了不小的差別。而在希望被異性注意及追求異性方面卻成了共同本能的反應,男女之間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也就此拉開了序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