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臣之女:13歲進宮成爲陰麗華兒媳,一生未育依然母儀天下

馬明德是被歷史認可的賢后之一,其受尊敬程度可以跟唐太宗的長孫皇后相媲美。她的真實名字沒有記載,明德是她的諡號。

罪臣之女:13歲進宮成為陰麗華兒媳,一生未育依然母儀天下

馬明德是東漢開國功臣馬援的女兒,名副其實的名門之後。由於馬援不善拉攏鑽營,得罪了劉秀的女婿梁松。梁松和馬援之間本來沒什麼深仇大恨,只因有一次馬援生病,梁松特意前去看望,馬援見到他沒有行禮,只是“嗯”了一聲。

馬援之所以這樣做,並不是沒禮貌。他覺得自己和梁松父親是平輩,而梁松是後輩,便沒有對他行禮。這樣的行為對常人來說極其普通,但對皇親國戚來說卻是致命的。梁松覺得馬援目中無人,十分不快,決定報復。此後,梁松便四處收集馬援的罪證。但馬援為人正直,不貪汙受賄,不結黨營私,梁松一直沒能找到證據。

罪臣之女:13歲進宮成為陰麗華兒媳,一生未育依然母儀天下

公元49年,馬援在出征途中染病生亡。梁松知道後,拉攏與馬援不和的大臣上書光武帝劉秀,說馬援在南征期間,大肆掠奪珍寶(有一車),罪不可怒。經他一提醒,劉秀猛然記起馬援當年的確是帶回了一大車東西。劉秀信以為真,下令收回馬援新息侯印綬。

馬援遭此橫禍,真是比竇娥還冤。馬援當年帶回的一車東西並不是珍寶,而是一車薏米仁,只可惜馬援已經死了,誰也說不清楚。馬家經此變故,一夜之間成了人人躲避的瘟神,之前與馬家有婚約的都紛紛取消,曾經賓客四座的將軍府,變得門可羅雀。

更要命的是,馬家的兩個兒子也在此之後先後夭亡。馬援的妻子藺氏經不住接二連三的打擊,徹底崩潰,精神恍惚,無法持家。於是,料理家事的重擔就落到了年僅十歲的馬明德身上。馬明德一邊照顧母親,一邊料理家事,把偌大一個家打理得井然有序。

罪臣之女:13歲進宮成為陰麗華兒媳,一生未育依然母儀天下

馬援的侄子馬嚴一直想重振馬家,上書劉秀把叔父馬援的三個女兒送入宮中。劉秀覺得馬援一生戰功累累,對他的後人施些恩惠,也在情理之中。就這樣,十三歲的馬明德被送進了太子劉莊的宮中。

馬明德進宮後,心思縝密,舉止得當,待人善良。劉莊十分喜歡她,將其留在自己身邊。公元57年,劉秀去世,劉莊即位,為漢明帝。明帝本想封馬明德為皇后,但她入宮多年一直未能生下一兒半女,無法冊封,只能將其封為貴人。

為了彌補馬明德未能生育的遺憾,明帝將賈貴人生的兒子劉炟交給她撫養,還說:“人未必當自生子,但患愛養不至耳。”意思是說不是所有人都能生育,但只要用愛來撫養,別人的孩子也像親生的一樣。馬明德養育劉炟之後,呵護備至,如同親生。劉炟也很依賴馬明德,母子之間沒有任何嫌隙。

罪臣之女:13歲進宮成為陰麗華兒媳,一生未育依然母儀天下

公元60年,大臣們上奏請立皇后。明帝依然想封馬明德為皇后,但又怕大臣們反對,奏請陰太后(陰麗華)。陰太后對大臣們說:“馬明德賢能聰慧,德冠後宮,宜立為後。”大臣們見陰太后都同意了,便不再反對。

成為皇后的馬明德除了管理好後宮,還能給明帝一些正確的建議。公元70年,劉英企圖謀反,結果東窗事發。明帝雖然憤怒,但念及兄弟之情,只削其爵位(後來自殺)。明帝治罪劉英後,繼續治罪與此次事件相關的人,以至冤案四起。馬明德見此,對明帝說:“劉英已死,何苦再牽連無辜的人!”明帝經她一勸,怒氣頓消,下令放了所有人。

罪臣之女:13歲進宮成為陰麗華兒媳,一生未育依然母儀天下

公元75年,明帝去世,劉炟即位,即漢章帝,尊馬明德為太后。為了感謝馬太后的養育之恩,章帝想封馬太后的幾位堂兄弟為侯。馬太后深知外戚專政的危害,沒有接受。朝中一些諂媚大臣,為討好章帝,借大下大旱之機上書章帝,說是沒有封賞馬太后孃家人才大旱的。

馬太后知道此事後,對章帝說:“天災人禍跟我孃家人受不受封沒有關係,提出這種要求的都是想討好皇上的。看看馬家門口,車馬簇簇,來人絡繹不絕。他們只知道享樂,從不為國事憂愁,怎麼能被加官進爵呢?”章帝聽她一說,只好放棄。

罪臣之女:13歲進宮成為陰麗華兒媳,一生未育依然母儀天下

公元79年,馬太后去世,年僅四十歲。她一生勤儉質樸,明理通義,對丈夫明帝和養子章帝兩朝都有很正面的影響,也是百姓的福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