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加拿大的貿易戰開打,加拿大的「精確打擊」是否打到了川普的「七寸」?

毛開雲

美加是傳統的盟友,當前兩國貿易衝突源於經濟利益,就像自家哥們吵架,點到為止,不會下“死手”。

估計提問者的意思是,6月30日加拿大對美國價值126億美元的商品加徵關稅一事,是不是打疼美國了?筆者認為,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加拿大並沒有要精準打擊、“下死手”。

加拿大總理強硬表態,算的是政治賬,不是經濟賬。因為126億美元產品,還要分三批清單,也就25%和10%的關稅,最後也就十幾億到幾十億美元的關稅規模。與2017年,美加5284.46億美元的貿易額相比,微不足道。

從加拿大選擇的三個關稅清單看,第一批清單主要聚焦鋼鐵及相關產品,第二個清單主要聚焦鋁產品、裝飾材料、衣服等,第三輪清單聚焦廁所紙張、糖類等農產品。

根據美國USITC統計,2017年美國對加拿大主要出口的前5類產品是交通工具、機械裝備、礦物油類、電子類產品、塑料製品。上述清單均沒有或甚少涉及。表明加拿大是留有餘地的。特魯多要點到為止,告訴特朗普政府,加拿大也是有原則立場的,美國贏者通吃是不能接受的。僅此而已。

而且,特魯多與特朗普通電話後,兩國領導人均表示要通過溝通解決問題。所以,貿易戰離這兩位親密的盟友還很遠。雙方更多是通過強硬立場,讓自己在未來的談判中獲得更多優勢和有利局面。

美加貿易基本處於一個平衡的狀態。如果美國和加拿大掐著“七寸”打起來,必然兩敗俱傷,不符合他們雙方的利益。


經韜

加拿大的反擊可以說是最堅決,而其屬於精確定點打擊。如果其他國家仿效加拿大的制裁措施,那麼特朗普將非常難受。

6月29日加拿大政府公佈針對美國的關稅報復最終商品清單,以回應美方對鋼鋁產品加徵高額關稅,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加拿大采取的“最猛烈貿易行動”。清單列出超過250種商品,定於7月1日開始徵稅,總額166億加元(約合126億美元),與美國對加拿大加稅的規模完全對等。

而這一份報復商品清單,之所以被媒體被評為“精確打擊”,最主要原因是,加拿大完全針對特朗普及其國會盟友開戰的定點報復行動。因為這份清單涵蓋範圍非常廣泛,而且非常詳細,產品之間唯一的聯繫就是,其產地來自特朗普及其政治盟友們的選區。

例如美國媒體評價,該清單包括酸奶,而加拿大每年從美國進口的酸奶總額僅300萬美元,其中多數來自威斯康星州一家工廠,這個州則是國會眾議院議長瑞安的老家;清單中的威士忌產自田納西州和肯塔基州,後者是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的家鄉。法新社也報道,清單納入勞動密集型商品,比如佛羅里達州的果汁、威斯康星州的衛生紙、北卡羅來納州的醃黃瓜,打擊對象是特朗普在這些關鍵州中的支持者。

實際上加拿大的報復思路,與之前我們應對美國貿易戰的報復思路大體一致,在之前中美貿易徵稅名單中,美對華加稅主要是針對“製造2025”重點領域產品進行打擊,試圖打擊我國的產業升級。而我方的報復措施則是對美國農產品為主。這其實並非網上調侃的美國是“農業國”,而是偏向保守的美國農業州是特朗普的“鐵票倉”,對其造成硬殺傷,來打擊特朗普的支持率。

而作為美國的好鄰居的加拿大,顯然對於美國國內情況更加了解,其制裁措施和清單,已經完全精確到個人,可以達到“定點打擊”的程度,可以說是打擊效果和收效最為明顯。但是加拿大畢竟國內整體經濟規模有限,與美國貿易雖然密切,但總量還是有限。與我們與美國貿易戰前兩輪就已經投入1500億美元相比,規模只有十分之一的水平。所以個人認為,我們應該多跟加拿大多交流交流,瞭解準確情報,對特朗普的支持者們進行“精確打擊”,相信殺傷力更大。

G7峰會上,上演的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


五嶽掩赤城

俗話說,打蛇打七寸。美國和加拿大貿易戰開打,加拿大的“精確打擊”,可謂打到了特朗普的“七寸”。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早就說過,美國徵收加拿大1分錢,加拿大必定徵收美國1分錢。由此看出,對於美國單方面挑起的貿易戰,加拿大並不害怕、“別無選擇”,必須毫不手軟地進行還擊。

加拿大的“精確打擊”,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經濟上,二是政治上。

經濟上,加拿大列出的清單超過250種商品,定於今天(7月1日)開始徵稅,總額166億加元(約合126億美元)。另外,加拿大政府將向加方鋼、鋁及其他製造業企業提供最高20億加元(約合15億美元)援助。加拿大之所以稱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採取的最猛烈貿易行動”,表明加拿大誓將與美國把這場貿易戰打到底的信心和決心。

政治上,加拿大反制清單中的商品還包括食品、酒類、日用品等,稅率最低10%,最高25%。而這些日用品的產地,分別來自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保羅·瑞安的老家、參議院共和黨領袖米奇·麥康奈爾的家鄉。很顯然,加拿大這是在11月美國國會中期選舉之前打擊共和黨的票倉,進而向特朗普施壓。如果特朗普所在的共和黨在中期選舉中失敗,特朗普可能遭到美國國會的彈劾;此前,已經有70多名美國民主黨議員要求美國國會彈劾特朗普。

美加貿易戰開打,從經濟上說註定兩敗俱傷,但美國要打,加拿大隻能忍痛奉陪到底。但加拿大非常狠毒的一招,有可能置特朗普於死地——特朗普不僅希望順利完成本屆總統任期,而且渴望連任,目前已經提前兩年開始準備下屆總統選舉。但是,加拿大在政治上這一招,確實打到了特朗普的“七寸”。

美加貿易戰註定“打傷”兩國經濟,更可能“打掉”特朗普的“帽子”和“位子”。果真如此,世人只能送“生意人”特朗普兩個字:活該!


毛開雲

謝謝 邀請。美國真正的意圖是想訛點錢錢,好裝備彈藥,重返中東。

在亞太這邊得不到便宜,圍堵中國失敗後,那麼美國只能返回中東去,中東是美國石油美元的根基,如果失去了中東,美元就會變成類似於民國時期的金圓券一般,廢紙一張。

從目前的整體局勢來看,美國國力逐漸式微,這個是客觀的。但不得不承認在芯片、轉基因、互聯網和軟件等一些高新技術領域仍然是遙遙領先 。所以,不要臆想美國馬上衰退,縱然多國說全世界受美苦矣久矣,可能還要繼續受個十年八年的。



現在的貿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美國貿易的大棒不止揮向加拿大,其他一些歐盟國家,中東國家,也包括中國,手中的貿易大棒可是輪的不亦樂乎,其本質就是訛點小錢錢。你制裁我,我制裁你,這手段其實是最笨的,特朗普也是不得以而下作的手法。貿易戰中,沒有贏家,只有輸家,就看誰的底子厚。但美國肆無忌憚地全世界亂揮大棒,或許,再厚的底子也受不住吧,更何況是債務窟窿哪麼哪麼大的它呢。現在多國對美國群起而攻之,正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也


預測接下來的中東會更加熱鬧,或美伊戰爭是躲不了的,也不會太久就到來了 拭目以待。越是折騰越是趴下的快,一個超級大型的農業國跟美國招手呢。


崇儒

新聞評論大多都是從打擊特朗普票倉,下臺特朗普從而終結貿易站的思路,但很顯然,美國的貿易政策不是特朗普一個人的觀點,肯定是一大部分人的觀點,所以才能順利實施,單純的針對特朗普或者少部分人的票倉並不能解決問題,美國的社會還是有錢人的資本意志帶領,除了精確的制裁措施,還是要出政策,吸引美國企業,從內部瓦解,另外中國企業加強與其它國家合作,保持經濟增長加強自己的實力.


遙遙

加拿大對美國的貿易報復措施於7月1日正式生效。這些報復措施是針對特朗普和共和黨量身定製的,應該會讓特朗普感到疼,但是是否真的打中了特朗普的七寸,能逼特朗普完全讓步還很不好說。

加拿大對抗美國的意志堅決

特朗普宣佈對鋼鋁產品加收高額關稅之後,加拿大、墨西哥、歐盟都宣佈了報復措施。但是歐盟是按著特朗普制裁額50%進行報復的,墨西哥則是按25%進行報復,只有加拿大和東亞國家採取了對等報復的措施。

加拿大政府宣佈對美國報復措施之後,79%的加拿大民眾支持政府的決定,也可以看出加拿大對抗美國的意志堅決

加拿大是美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如果不能夠一次把特朗普打疼,接下來特朗普就會拿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說事兒,進一步侵害加拿大的經濟利益。為了增強制裁效果,加拿大制定的制裁清單完全衝著特朗普和他所在的共和黨而來,

無論是波本威士忌還是哈雷摩托,制裁清單完全衝著支持共和黨的票倉而去。加拿大與東亞國家一樣,無外乎是希望通過影響那些支持特朗普和共和黨的美國選民的經濟利益,影響美國中期選舉的結果,逼迫特朗普讓步


加拿大的報復效果還有待觀察

加拿大報復酸奶、割草機和威士忌,東亞國家報復大豆,都是想影響特朗普的選情,逼迫特朗普讓步。但是特朗普對進口的鋼鐵和鋁加徵關稅,也會贏得鋼鐵和鋁產業工人的支持。其實特朗普與加拿大和東亞國家正在進行一場拔河比賽,究竟是誰的力道更大,誰能贏得最終的勝利,還需要較量一番才知道最終的結果

特朗普與包括加拿大在內的盟國大打貿易戰這消息已經醞釀了一個多月,雖然被特朗普譽為美國驕傲的哈雷摩托率先投降準備在海外建廠,美國大豆協會也在國內發起了多輪遊行示威。但是總的來看,特朗普的民意支持率還沒有出現大幅波動


7月1號開始,包括加拿大在內的各個國家對特朗普鋼鋁關稅的報復措施將陸續生效。也許棍子舉起來還不能讓美國民眾感到害怕,只有真的打在肉上,才能讓特朗普和支持他的美國民眾感到疼。但是需要特別警惕的是,特朗普也許會倒打一耙,在推特上大造輿論,將這種疼痛感完全推到加拿大和其他國家的頭上。特朗普的選情是否會因為貿易保護措施的生效而發生逆轉,也有待進一步觀察。

總之,無論是加拿大還是東亞國家,都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一旦特朗普的選舉情況沒有因為大規模的貿易報復而受到影響,恐怕還需要其他更有效的措施甚至包括政治和軍事手段,打疼特朗普。


衝擊時評

加拿大對美國的貿易制裁作出了精準的打擊,因為,在美國決定對加拿大進行貿易制裁的同時,加拿大就已經開始了針對美國的反制裁準備了,特別是針對特朗普的票倉進行了深入的調查,並且作出了反制裁的粉準反擊。

由於美國的狂忘和目中無人,一味的將自己的利益凌駕於世界之上,對於世界各國都進行了相應的制裁。自然會遭到各個國家的一致反對,或者是反制裁。

美國和加拿大的關係更好象是孿生兄弟,可是,面對這樣的孿生兄弟,美國也是同樣的心狠手辣毫不留情。

終於,把加拿大激怒了。你敢於對於自己的親人下手,我也不是吃素的,誰又怕誰呢?你膽敢去偷我的雞,我就敢去捉你的鴨,誰怕誰呀!隨後加拿大便對美國作出了相應的制裁。

應該說,加拿大對美國的反制裁是很精準的,是打到了他的尺寸的。我們有理由相信,對美國發動反制裁的國家和組織會越來越多的,美國在世界上的制裁最終將會遭到嚴重的損失,而且還是損失慘重的最重的一方。

因為他不光是貿易制裁這麼單一的事情,而且是逐步失去世界信譽的問題。還要將跟隨多年的鐵桿兒盟友們逼上梁山,另謀出路。

如此一來,各國對美國的依賴將會嚴重減少,重建自己的新興經濟和工業體系成為重點。美國就將會失去眾星捧月似的歷史性地位,這樣的損失且能夠以經濟價值來衡量的?

加拿大的精準制裁,自然是以打擊美國的七寸作出的。但是,更多的還是標誌著美國的鐵桿兒盟友們,同樣的不會向美國低頭,反制裁的進動還將一波又一波的進行著。

個人觀點,切莫上心。


幸福地帶2



加拿大這樣出招,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特朗普敢於發動貿易制裁,肯定就是在制裁項目上握有優勢,加拿大不可能採取完全對等制裁。只能是別開蹊徑,針對特朗普的痛點下手,才能達到以戰止戰的目的。

那麼特朗普的痛點是什麼?其實美國在預備跟種花家打貿易戰的時候,種花家已經給全球夥伴提供了一個參考方案,那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任爾千路來,我只一路去。特朗普的痛點就是他的支持率,也就是選票。



特朗普其實也很精明,比如他制裁種花家的時候,是向我們的新興科技產業下手,在科技產品這一塊我們根本無力反制裁,但是種花家根本不順著他的套路起舞,而是另闢蹊徑,制裁他的大豆、糧食等,直接打擊共和黨的票倉。


這次加拿大在面對特朗普對加方鋼材進行提高關稅時,照葫蘆畫瓢,也打擊特朗普的共和黨票倉,如果其他所有被美國製裁的都照葫蘆畫瓢,估計特朗普妄圖通過極限施壓的方式強迫別國出讓利益的行為,最後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就像墨西哥移民政策一樣,在天怒人怨之下逼迫草草收兵。

總體來講,加拿大的應對策略還是比較高明的,算得上是對美貿易戰的精確打擊。


謝金澎

特朗普的七寸是什麼?

票倉嗎?不是。特朗普72歲了,又是大富翁。他做總統是為了美國,不是為了自己私利。打擊票倉,目的是把特朗普整下臺。如你所願,特朗普下臺了。祈望下一屆總統免去你的關稅還是個未知數。就算下臺,還有2年多的時間,這兩年多,你自己受傷大不大?按兩敗俱傷算,特朗普的鋼鐵產業振興了,特朗普的製造業振興了,跨國公司迴流到美國,美國的白人振興了。

白人因為工作有保障,生活好起來,白人生孩子的比例增加,白人是美國主流民族,這個比例從70%下降到現在的44%。這才是美國命門。美國的七寸。特朗普不惜一切代價打貿易戰,就是要保護美國製造業,保護白人比例。

況且,美國對加拿大的關稅比加拿大對美國的低,加拿大以後佔不到便宜。美國實在不行,可以尋找替代,比如韓國鋼鐵。美國是貿易最大市場,找個替代國,易如反掌。

美國的另一個命門是美元,美元的石油結算權。這是七寸。加拿大精確打擊了這個七寸嗎?顯然不是。

你們以為打擊票倉,趕特朗普下臺,就是精確打擊。特朗普不是為了自己,下臺前,美國的製造業振興了,特朗普也如願了,下就下唄。下臺還是大富翁,又不是要去找工作。

題外話:特朗普移民政策就是保護白人人種比例。化解g6,就是聯俄。特朗普這個月與普京會面,是一盤很大的棋局。

美國的命門是美元,是白人。

盟友都在挖美元牆角,不用美元和伊朗做貿易。敵人也是。特朗普看在眼裡,恨在心裡。聯俄,就是一盤大棋。走著瞧。



問題的實質

“200年前火燒白宮是你們乾的吧!”特朗普在回答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質問加稅是為了國家安全時說。特朗普“讓美國再次偉大”,似乎對美國過去的歷史很“記仇”。這就不難怪美國首先拿加拿大“開刀”。
實際上,特魯多一直對特朗普很友好,由於美國的優先政策和歷史的原因,特朗普根本不理會特魯多。據美國商務部信息,美國每年進口的鋼材中,來自加拿大為最多的,佔全部鋼材16%,美國每年鋁材進口,最大的來源也是加拿大,佔到了美國每年進口鋁材56%。美國即然要對加拿大加稅,當然要從鋼鋁方面入手。


針對特朗普掀起的貿易戰,加拿大實施了反制措施。第一份清單是稅率25%對等的鋼材,第二份清單卻與鋼鋁沒有任何關係,都是些日用品,包括美國眾議院共和黨議長保羅.瑞安(PaulRyan)家鄉的黃瓜。加拿大似乎帶有一定政治目的,給特朗普中期選舉找麻煩。但是真正能打到特朗普的“七寸”嗎?其實這只不過是加拿大的一種嘗試和決心,就像法國馬克龍苦苦勸說特朗普,但特朗普對歐洲仍然舉起了關稅大棒,歐盟被迫反擊一樣。加拿大說:“不升級,不退縮”,這是硬中帶有軟化的表態,因為特朗普還一張牌:加徵汽車關稅。加拿大第二份清單不會傷及特朗普“筋骨”,特朗普正在考慮針對全球所有國家加徵汽車關稅,而2017年五大汽車製造商(通用、福特、菲利特、本田、豐田)在加拿大國內一共生產大約220萬輛汽車,有180萬輛銷往美國。如果特朗普加徵汽車關稅,對加拿大而言簡直是滅頂之災。因此加拿大一再表態,加拿大和美國汽車行業高度融合,美國加徵關稅只會兩敗俱傷。但是特朗普針對的是830萬汽車進口量,能顧及加拿大?加拿大第二份清單能否激怒特朗普,憑加拿大一家根本打不到特朗普的“七寸”。

美國依靠強大的軍事和經濟實力,屢屢挑起貿易戰。相比美國,世界上任何單個國家去對抗,都是被迫和悲壯的,加拿大的勇氣可嘉,但是隻有全世界團結起來,共同對付美國的霸權主義和單邊主義,才能真正打到特朗普的“七寸”。特朗普的目的是攪亂世界,重新“洗牌”,並且揚言要退出世貿組織(WT0),世界貿易體系處於崩潰的邊緣,歐盟和日本已經聯合警告美國對汽車的調查和加徵關稅行為。全世界只能聯合起來,共同向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宣戰,才能阻止特朗普的關稅大棒,遏制住這種倒行逆施的湧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