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風溼與類風溼關節炎三者之間如何區分,看完這篇不再混淆!

(1)痛風,古時候稱為“帝王病”或者“富貴病”,是由於嘌呤代謝紊亂致血尿酸增高引起的一組疾病。痛風的典型表現主要為關節紅腫、畸形及痛風石形成的不適,常見於中老年男性、肥胖人群及少數絕經後的婦女。

痛風的病因主要有這樣幾點:1、不良飲食習慣,比如飲食不規律、常吃夜宵、過量飲酒等;2、遺傳或某些藥物的作用也與此病密切相關。需要知道的是,痛風是一種“重男輕女”的疾病,發病男性要多於女性,發病年齡常集中在40-55歲,且60-70%的患者為肥胖者。因此,如果40歲以上肥胖男性,突然夜間出現非對稱性關節紅腫熱痛,特別是第一蹠趾關節紅腫,就需要格外警惕是否患了痛風!

痛風、風溼與類風溼關節炎三者之間如何區分,看完這篇不再混淆!

此外,如果尿酸鹽結晶在關節腔內沉積,就很有可能造成痛風性關節炎。如果是急性痛風性關節炎,那麼其特點就是:起病急,夜間易發作,出現紅、腫、熱、痛的症狀,且疼痛難忍。這種疾病一般並不會表現為關節的對稱性發病。如果急性關節炎反覆發作,久而久之就會使得受累關節腫脹、畸形,甚至會形成慢性痛風性關節炎的痛風石,這種痛風石則在耳輪、關節及周圍常出現。

痛風、風溼與類風溼關節炎三者之間如何區分,看完這篇不再混淆!

痛風、風溼與類風溼關節炎三者之間如何區分,看完這篇不再混淆!

痛風、風溼與類風溼關節炎三者之間如何區分,看完這篇不再混淆!

簡單來說,痛風可以當作一種代謝性疾病理解,通常起病急驟,與飲食有很大關係,預防痛風要牢記這樣幾點:管住嘴、減體重、多飲水、常運動。風溼病則是個比較廣泛的疾病,包括骨、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等的病變。而類風溼性關節炎則屬於風溼病中的一種分類——瀰漫性結締組織病。類風溼性關節炎最主要的特點為持續性、對稱性以及侵蝕性,病程反覆,關節疼痛不像痛風那般劇烈,並且主要與免疫調節相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