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減少一半鋼鐵廠,四分之一鋼鐵搬遷企業轉移至曹妃甸 在曹妃甸打造一個「新唐山」

2020年减少一半钢铁厂,四分之一钢铁搬迁企业转移至曹妃甸 在曹妃甸打造一个“新唐山”

6月21日下午,唐山市委召開常委會(擴大)會議,研究審議《關於加快建設環渤海地區新型工業化基地的意見》及配套方案、《關於全面推進曹妃甸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其中,《關於加快建設環渤海地區新型工業化基地的意見(試行)》(下稱“意見”)提及到2020年,全部淘汰1000立方米以下高爐、100噸以下轉爐和180平方米以下燒結機,並逐步淘汰1500立方米以下高爐、150噸以下轉爐,全市鋼鐵企業整合至30家以內,2025年減少至25家左右。

目前,唐山共有64家鋼鐵廠,在2017年共生產9120萬噸粗鋼,佔中國全國總產量的11%。按照意見,到2020年唐山鋼鐵企業整合至30家以內,這也就意味著,需要減少一半以上的鋼鐵廠。

據《唐山勞動日報》報道,唐山市將做強精品鋼鐵、裝備製造、現代化工、新型建材及裝配式住宅四大支柱產業。就精品鋼鐵產業來說,要通過降總量、優佈局、提品質、延鏈條、治汙染,推進唐山由鋼鐵冶煉大市向鋼鐵產業大市、強市轉變。

眾所周知,唐山這個被稱為“中國近代工業搖籃的城市”,尤以發達的鋼鐵產業最具特色,但也因鋼鐵產業遭遇一輪輪的宏觀調控而處於風口浪尖上。

優化佈局

“唐山主要是減少企業的個數,那也就說是大多數通過聯合兼併重組的方式來進行。”不過徐向春說,“這對產能的減少是非常有限的,因為去產能的任務前期基本上完成了,後面量不大了。但關鍵是兼併重組如何在市場化法治化的原則下來進行重組,使得兼併的效果能達到一加一大於二,能夠實現政府、社會、企業、職工的多贏”。

據Mysteel監測的35家樣本鋼廠,剔除2016年去產能淘汰高爐後,目前唐山1000立方米以下高爐64座,涉及產能約為4104萬噸/年,1500立方米以下高爐120座,涉及產能約為10156萬噸/年。

事實上,自2017年開始實施採暖季限產以來,唐山地區高爐產能利用率持續處於偏低水平,2018年非採暖季期間鋼廠高爐產能逐步釋放,但需執行非取暖季限產政策,整體產能利用率仍低於去年同期。

6月20日,唐山市長丁繡峰赴豐潤區就生態環保、安全生產、信訪穩定、包聯企業和重點項目等工作進行調研。他強調,要強化項目支撐,深化環保治理,精準幫扶企業,有效化解風險,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要堅決把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作為重要政治責任和重大政治任務,聚焦督察整改問題清單,全力以赴打好督察問題整改殲滅戰。”丁繡峰強調,要以重點項目建設引領推動產城融合,確保項目快建設、早投產、早入統,以新增量新動能推動高質量發展。

在優佈局方面,唐山提出要推動鋼鐵產業向臨港臨鐵佈局,重點建設沿海、遷安、灤縣古冶、遷西遵化四大片區,上大壓小、扶優汰劣,提高精品鋼鐵產品佔比,重點發展鋼鐵深加工產品和耗鋼產業。

做大曹妃甸

唐山是一個鋼鐵大市,曾經靠“吃資源飯”迅速崛起,卻留下了產業結構失調和生態環境破壞的欠賬,而今面對新常態,唐山既要加快轉型升級、彌補生態欠賬,又要著眼長遠,做好戰略性謀劃。

為此必須奮力一搏。據唐山市發改委網站近日公佈的《唐山市2018年重點項目計劃》,其中河北前進鋼鐵公司300萬噸/年鋼材深加工及倉儲物流項目,總投資60億元;五礦發展公司曹妃甸港礦石保稅混配項目,總投資20億元等鋼鐵相關項目被列入前期項目;首鋼京唐鋼鐵公司鍍鋅高強度汽車板專用生產線項目,總投資13億元等項目被列入“計劃開工項目“;首鋼京唐鋼鐵公司二期一步工程(曹妃甸區)等項目為”續建項目“。

值得一提,唐山近日公佈了2018年重點項目計劃,計劃中涉及鋼鐵行業的項目共計24個左右,總投資額近2000億。

當然,唐山的雄心不止於此。

唐山最近召開了曹妃甸高質量發展大會,就對外透露,到2020年,曹妃甸港口貨物吞吐量將達到5億噸,煤炭、礦石、原油、LNG、鋼鐵、木材交易量將分別達到3億噸、2億噸、5000萬噸、3000萬噸、5000萬噸、500萬立方米,鐵礦石疏港將全部實現鐵路運輸,未來新增運量將近全部為鐵路和管道運輸,曹妃甸港迎來了“水鐵聯運”運輸模式的革命。

“對唐山來說,產業結構調整是關鍵,真正把汙染大、產能落後的企業淘汰掉,這是需要下大決心的。”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柴發合就曾強調,唐山要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淘汰落後產能,優化產業佈局,對鋼鐵企業進行環保搬遷,將是一個巨大的工程。

不過,曹妃甸卻因此應運而生。“唐山最大的優勢在海洋,最大的突破口就是曹妃甸。”曹妃甸一位官員說。而最近出臺的《關於全面推進曹妃甸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再次為曹妃甸的發展插上了鋼鐵飛翔的翅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