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將宋朝打得幾乎亡國,卻爲何沒能一鼓作氣統一中原?

靜說歷史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按照道理而言,金國在興起之初,接連滅掉東亞兩大超級帝國遼國和北宋,其實力不可小覷,但是居然最後連殘血的南宋都滅不掉,這的確令人不解。但是如果仔細看一看金國崛起的過程和金國本身的一些問題,就會發現,金國滅不掉南宋,非常正常。

首先,筆者在此簡單列舉一下金國從完顏阿骨打起兵到完顏宗翰滅掉北宋這一期間,金國的種種不可思議的表現。

公元1114年,即遼天祚帝天慶四年六月,完顏阿骨打誓師,宣佈起兵討伐遼國,同年九月,遼國派來討伐阿骨打的800人部隊被擊敗;

同年十月,阿骨打攻下了遼國的江寧州,江寧州,按照宋朝的行政區域劃分,算是一個州府一級的行政區域;

同年十一月,遼天祚帝命都統蕭嗣先﹑副都統蕭撻不也統兵七千進攻女真,阿骨打手下一共只有3700人,於是女真人三軍用命,在詭異天氣(大風)的幫助下,打敗了遼軍,此為出河店之戰;

同年,阿骨打派兵攻佔了遼國多個州府;

公元1115年,完顏阿骨打建立金國,稱皇帝;

同年,金國發兵攻打遼國的黃龍府,遼軍數十萬人被女真兩萬人大敗,黃龍府淪陷;

公元1116年,遼國的東京被金軍攻佔;

公元1117年,遼國上京淪陷,金國已經獲得遼國一半領土;

公元1122年,天祚帝被俘虜,遼國的主要領土 基本被金軍佔領;

公元1127年,金軍攻破北宋都城汴梁,擄走宋欽宗,宋徽宗,北宋滅亡

阿骨打起兵短短13年間,女真以一個奴隸制的部落,最後滅掉了東亞兩個超級大國,可謂是一大奇蹟。但是,從過程而言,金國並沒有遇到太大的阻礙,這說明,除了金軍本身彪悍之外,還暴露了宋朝和遼國本身的衰弱。遼國在黃龍府被佔領後,天祚帝發兵號稱七十萬(實際上應該有20萬)攻金國,而阿骨打手下一共不過兩萬餘人,就這樣,遼軍居然大敗,可見遼軍的戰鬥力。而宋軍相比遼軍,尚且有極大差距,在宋金聯合攻遼的高成長,被金軍殺得大敗的遼軍殘部,居然令宋軍無法取勝,可見宋軍戰鬥力有多麼低下。

所以,宋遼兩國,很大程度上是自己作死,因為其無能,襯托了金軍史詩級別的戰鬥成果。事實上,金軍在後來和北宋的西軍交戰時,正面作戰並沒有佔上風,最終西軍失敗是由於張浚的指揮失誤,導致西軍兵力分散被各個擊破,這一點也說明了金軍的戰鬥力並沒有其體現出來的那麼神奇。

故而,金軍在面臨南宋初期皇權相對不集中,武將權力相對較大的情況時,宋朝的名將沒有被過多掣肘,所以發揮出了其能力,如四川的吳玠吳麟兄弟就大敗完顏宗弼,而韓世忠,劉琦,岳飛等人也在對金軍的作戰中取得了多次勝利。

這一點還體現在,遼國的宗室耶律大石在今新疆以及東亞地區建立了西遼政權,曾經一度起兵討伐金國,意圖恢復遼國,但苦於路途遙遠,環境惡劣導致兵馬損失嚴重,故而未能成功。金國對於西遼並沒有任何辦法,只能通過利用西夏作為緩衝地帶的做法來使得阻擋西遼。

而且,金國對於遼國實際控制的漠北草原以及西部地區,根本沒有取得實際控制,要知道。耶律大石之所以能在西域立足,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遼國對於這些土地的經營。而金國居然無力控制這些區域,可見巔峰的金國遠沒有巔峰遼國的那種統治力。

另一個原因,則是金國內部並不穩定,這裡的內部,指的是皇室內部。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去世後,金太宗完顏吳乞買繼位,自此開始,金國皇室的鬥爭即開始。金太宗由於沒有金太祖那樣的威信,所以在朝局中,他更多地是扮演一種協調者的角色,此時金國的朝局還相對安穩;但是,金太宗死後,金國的內部鬥爭開始已經從暗地裡轉到了表面上。金熙宗完全被完顏宗弼控制,完顏宗弼利用金熙宗的名號大肆排除異己,在朝堂之上,金兀朮可謂是金國的實權掌握者。

完顏宗弼死後,金熙宗也沒有能掌握實權,其皇后專權,金熙宗於是手刃皇后。而金熙宗本人因為酗酒且性情古怪,喜好折磨近侍,最終被其族弟完顏亮殺害;而完顏亮後來由於伐宋失敗,導致金國內部政變,其本人被殺,金世宗完顏雍繼位。直到此時,金國才在完顏雍的帶領下走向正軌。

金國內部的不穩定,給了南宋很大的喘息和穩定之機會,如此一來,其再也沒有可能滅掉南宋。

所以,總結來講,金國為什麼沒有能一鼓作氣滅掉南宋,首先是因為其自身實力本身就不足以吞併南宋,且一開始在很短時間內滅掉兩大帝國,自然是需要時間消化的,所以並不能把握住南宋立足未穩的機會去一舉滅掉南宋;二來是 金國本身內部就並不穩定。

因此,金國並沒有能一鼓作氣滅掉南宋。


庭州行者

國史君(國史通論)認為,金國發動“靖康之變”佔領北宋首都、俘虜北宋皇室之後沒有繼續南下,統一中原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自顧不暇

完顏阿骨打在公元1114年統一了女真諸部並開始起兵抗遼,他僅用了11年時間便消滅了曾經非常興盛的遼國,靖康之變發生時,遼國剛剛滅亡兩年。此時,金國南下的士兵中有一多半不是女真人,而是由包括契丹人、燕雲十六州的漢人等在內的多個民族共同組成的。

遼國滅亡之後,耶律大石建立了西遼,與金國對峙,而剛剛被金國吞併的遼國故地也頻繁地發生起義。另外,蒙古也在此時開始崛起,剛剛亡國的宋朝遺民也在四處起義。所以,金國絕對沒有繼續南下的精力,也不敢冒腹背受敵的險。

第二、北宋未亡

雖然北宋皇室絕大多數都別俘虜北上,但是北方和南方不斷地出現勤王的義兵,南宋“中興四將”也都是在此時登上歷史舞臺。其中,韓世忠在黃天蕩取得大勝,讓金國在近十年的時間內無法阻止大規模部隊南下。“漏網之魚”康王趙構在南方新建政權,各路軍馬迅速集結到他的身邊,共同抵抗金兵。

第三、不宜久留

國史君(國史通論)推測,金國佔領汴京之後,是有留下了的打算的,因為他們入城之後最著急乾的就是兩件事——搶奪財產和修復城牆。這麼繁華富庶的地方誰不想要啊,但是他們在汴京駐紮四個月之後發現,趙構在河北部署軍隊,打算截斷金國的後路,讓他們成為孤軍,此時,他們發現此地不宜久留,趕緊撤回北方了。

但是,金軍雖然撤了,他們也不想把這塊已經到嘴的肥肉丟了,便先後扶植了兩個傀儡政權,試圖繼續控制南方。


國史通論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簡單說來,金國之所以沒有一鼓作氣,而是再而衰,三而竭,是因為金國已經不具備消滅南宋的能力!

1115年,完顏阿骨打建國,隨即開始了猛烈的擴張

1125年,金軍俘虜遼天祚帝,遼作為北方王朝的時代宣告結束。

滅遼後,金國抓住機遇,大舉南下。1127年4月,汴梁城破,宋徽欽二帝以及一干后妃大臣共計3000多人被俘虜北上,北宋滅亡。

滅宋後,金扶持張邦昌建立“偽楚”政權。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在應天府即位,建立南宋。

南宋建立後,金軍不斷南下,想要徹底消滅南宋。但是始終無法徹底消滅南宋。這是什麼原因呢?“靜夜史”認為:

1、金國內部未盛先衰

金國崛起和腐化墮落的速度在古代少數民族政權中是非常罕見的。

從1115年建國,到1141年宋金簽訂《紹興和議》基本停止攻宋,金的擴張勢頭保持了不到30年。

《紹興和議》後,南宋對金稱臣,金取得南宋宗主國的地位,南宋以每年25萬歲銀,25萬匹絹的代價獲得和平。

和平雖好,但金國的腐化墮落也不可避免地開始了。

1153年,海陵王完顏亮遷都中都大興府,標誌著金國開始向漢文明轉變。

由於金相對於遼位置更加靠南,因此在地緣上有能夠更加深入地學習先進漢文化的優勢條件。而接觸的漢文化越多,對自己傳統野蠻落後的生活方式就越是鄙視,隨即激發了更強烈的向漢文明學習的願望。

這種循環是致命的,特別是對漁獵起家的女真來說。建國初,領導魅力四射,紀律嚴明,大家都願意跟著領導打天下。而且那會兒大家都是窮光蛋,碰到個別心眼兒好的領導,打下的戰利品還能平分。俗話說:“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此條件下的女真部隊戰鬥力驚人。而此時遼國早已走上了下坡路,而北宋內部也是腐化不堪。所以金國能夠連續消滅兩個大國。

但是經過漢化的洗禮就不一樣了,努力打仗幹活成了傻實在,軍人成了賣苦力的炮灰,大家都以能吟詩作對為時尚。如此條件下,誰還願意去前線賣命?猛安謀剋制是兵農合一的制度,戰鬥力強悍。而隨著金南下中原,女真人成了高高在上的主子,成了社會的寄生蟲。時間一長,這些人連八旗子弟也不如,除了吃喝玩樂屁都不會。每逢打仗,無不哭哭啼啼,再也沒有一點遊牧民族的剽悍。

這樣的條件下,金國想要徹底消滅南宋,簡直是天方夜譚。

2、南宋外部因禍得福

北宋為何會被金國輕易滅亡?很大原因是因為汴梁地處華北平原,無險可守,一旦遊牧民族自北方來,基本就是一馬平川。華北平原上,燕雲十六州是最堅固的防線,黃河起不到天塹的作用。

13世紀,蒙古崛起,隨即在1211年野狐嶺之戰中大敗金軍,45萬金軍全軍覆沒,金國北方精銳被席捲一空。此戰後金國徹底喪失了對長城的控制,被迫向南遷都,徹底和燕雲十六州說拜拜。

為自保,金國不得不退而求其次,依託潼關、黃河一線進行節節抵抗。但是並沒有什麼卵用,在失去了黃河以北地區後,1234年,金國在蒙古的打擊下最終走向滅亡。

北宋也面臨著沒有燕雲十六州的窘境,而沒有這十六州,北宋如同一隻沒有殼的烏龜,而南宋更過分,連潼關黃河防線也丟了。

不過這看似情況更加被動,實則讓南宋因禍得福。

1141年,《紹興和議》簽訂,宋金以東起淮水,西至大散關為界。

對南宋而言,淮河以南的江淮地區,水網密佈,便於行船,遊牧民族騎兵難以發揮作用。而中部的京湖和西部的四川防線則是以秦嶺為防禦線,山川之險足以讓騎兵望而卻步。

雖然失去了華北北方大部分土地,但是卻讓南宋的重兵駐紮於各險要關隘,重新構成堅固的防禦線。此時南宋就如同一個被割掉腫瘤的病人,雖然少塊肉,卻讓自己卻更快地痊癒了。此時的北方,經歷了北宋滅亡以來的戰火屠戮,早已山河破碎,百業凋零。這一切導致了經濟重心徹底的南移,北方的經濟地位一落千丈。

在南宋和金國對峙後,在孟拱的主持下,南宋依託國境線構築了三個堅固的防線體系,覆蓋全國大部分地區。在這樣堅固的防禦體系下,南宋前後抵抗了蒙古大軍50多年時間,改變了世界的進程。

概括起來,南宋的收縮更像是握緊了拳頭,讓金國更難以征服。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一個酷愛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靜夜史

大宋王朝是一個很有爭議的王朝,很多人說它國力強盛、經濟發達,文化發達,但軍事孱弱,也有人提出反對意見,欺負我大宋沒有軍事將領嗎?

一個王朝如果沒有一幫傑出的軍事將領,是不可能建立並且鞏固下來,而其後能打的武將越來越少,有兩個原因,第一,都殺光了。第二,權力的分散與解除。

宋太祖的杯酒釋兵權在歷史上很有名,這個皇帝是出名的“笑面虎”,能笑著把事情給辦了,他的本事絕不僅僅是在戰場上,還有龍椅上的帝王心術。

一頓飯就收回了將領的兵權,他們趙家的帝業可謂是鞏固了,然而中國的未來卻是堪憂的。

凡事有一利就有一弊,但在帝王家業現世的安穩與子孫後代萬年帝業的鞏固,趙匡胤選擇了前者。

宋朝的特點是對武將防範得特別厲害,武將的地位始終不高,到了宋徽宗時期全國好文,而且特別附庸風雅,文官始終令人羨慕,動動嘴皮子就可以混飯,而武將累死累活卻被百般提防,所以才有了靖康之恥。

到了宋徽宗時期,全國上下沒有可戰之兵,沒有可統軍之將軍。

而此時的大金王朝在完顏阿骨打的領導下南征北戰國民軍事素質強硬,不經在金朝建國短短的十年就滅掉了曾經的大遼國,後又滅掉了北宋,擄走了北宋皇帝宋徽宗和眾多王公大臣的家屬子女,本來金朝可以一鼓作氣拿下南宋的為什麼沒有趁機南下呢?

最主要的因素就是金國經過了十幾年的征戰,國家雖然強大,地域雖然遼闊,但是兩國開戰拼的不僅僅是拼戰鬥力,也是在拼後勤保障。

連年的征戰讓大金王朝國力嚴重的透支,後勤保障越來越跟不上,你大軍在前線作戰,連吃的喝的都保障不了,怎麼上陣殺敵,怎麼打勝仗?所以金國目前也沒有絕對的實力能夠拿下南宋。

而且金朝是野心大,胃口小,人少,想得到大面積領土,可它吃不下啊,所以它才會想跟南宋“劃江而治”。

但是如果不是北宋王朝,昏庸無能,導致北宋決策失誤,金朝也不可能那麼快的都拿下北宋。

宋朝自太祖皇帝以後就沒怎麼對外用過兵,一直過著十分安逸的生活,當別人來侵略的時候大家反抗的意願都不是特別的強大,對付大金王朝,北宋的大臣們想到的法子是割讓土地,送金錢,送美女,希望可以通過這些東西來保平安,最終這些想法都是一廂情願的,宋朝不僅割讓了大片的土地,而且金朝把宋朝給的錢,在宋朝境內買了大量的糧草和物資,讓後在金朝兵馬吃飽喝足以後繼續對北宋開戰一舉拿下了北宋的汴京城,擄走了皇帝和皇妃!

其實這就是一個特別典型的例子,宋金兩國交戰,就好比兩個人在打架,其中一方你越是退讓,越是不敢還手就越是被動的捱打,而當時金朝的國力其實沒有那麼強。

金朝本身的人口又不多自己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拿不下宋朝那麼大一塊地盤,就是拿下了自己也管理不了,在佔領北宋的地盤以後,大金朝自己管理不了,又找了宋朝兩個叛變過來的大臣來管理原來北宋的地盤,自己只想坐享其成,最後金朝被腐蝕,他們擁有了漢朝的金錢和美女,就無意圖更廣闊的領土了。

其實在這個時候如果南宋能夠發奮圖強,練就一支精兵,完全有可能奪回給大金朝搶走的地盤,光岳飛的岳家軍,就能將金朝亡國。

而且當時的金朝已經是強弩之末了,金朝在當時可以說是四面環敵,北有蒙古,南有西夏,又有大宋,金朝自己內部又常常發生動亂,經常水災和旱災不斷,國力十分的衰弱,肯本沒有實力繼續南下攻打南宋!

在加上南宋的抗金名將岳飛和韓天術等人,大大的挫敗了金朝南下的銳氣在金朝本身國力都特別弱的情況下,有差點全殲了前來攻送的十萬金軍,如果不是這些南宋忠臣的極力反抗大大的消滅了金朝的有生力量,可能大金早就把南宋拿下了。

然而趙構和秦檜這兩個君臣只想苟安,他們分配角色,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結果苟安是做到了,民族英雄也犧牲了,留下了千古的遺憾。


靜說歷史

歷史進程是有很多偶然性的,一個戰略不同,或者一個小失誤,都有可能影響整個歷史的走向。

金朝是我國古代北方出現的一個比較強大的異族朝廷,金朝的崛起,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偶然性。而金朝崛起後,以實力而言,滅亡宋朝基本上是可能的。但最終卻沒有,主要不外乎以下幾點原因:

一,金朝沒有完整的統一南北的戰略部署和計劃。金朝起於原始的漁獵社會,最初與遼朝作戰也僅僅是為了生存而戰,結果在這個生存之戰中一不小心就崛起了。金攻滅遼朝以後,一下從土鱉越級為土豪,遼朝的富有已經讓金朝極度滿足。此外,金朝後來攻宋,最初也僅僅是試探性的。如果宋朝當時有幾個稍微漂亮一點的戰果,金朝肯定會及時收手的。也不會再有後面東京城破、靖康恥這樣的事情發生了。

二,還是金朝的戰略問題和雄心不足,金朝攻破東京以後,黃河南北震動,揚淮以北紛紛易主。但此時,金朝並沒有將這些宋國失土納入囊中,而是扶植了兩個傀儡朝廷。這一個過度階段的做法,恰恰成為了一個決定兩國國運的緩衝性事件。這也充分說明當時金朝並沒有一統天下的心理準備。

三,等到金朝反應過來的時候,開始大規模伐宋了,此時的南宋小朝廷已經建立完成,各種文武部署也已經到位了。雖然南宋皇室在海上也漂泊了那麼一段時間,但國本依然存在。等到黃天蕩阻擊金軍成功,宋帝偏定臨安以後,殘宋在南方已經站穩腳跟了。此時如再要滅宋,就困難重重了。

實際上也是,南宋偏安以後,各種武將牛人開始嶄露頭角,而金朝內部也開始出現裂痕。兩朝南北對峙開始形成。


蘇綻

我印象好象是金國前倆代皇帝死得早,第三代皇帝漢化得厲害,所以最高層統一中國意志不堅定,侵略性不強。第二呢金國上層軍事貴族進入中原後,腐敗墮落得非常厲害,金兀朮起軍徵南時,大部份貴族號淘大哭,裝病裝死裝瘋很多,金軍滿萬不可敵實力早己成昨曰黃花。第三南宋經過血與火洗禮,巳成長好多個精銳武裝軍事集團,他們戰鬥力已經對蛻化金軍屢占上方,其中以岳家軍戰鬥力最為可怕,城戰,野戰,長途攻擊戰,金軍絕對不是對手。第四蒙古國崛起,金國被迫分散注意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