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機是2.0T的好還是2.5升自然吸氣的好?

藍夜818


2.0T發動機與2.5L自然吸氣發動機誰更好,這個更好包含了很多維度,但是如果只從性能參數數據上看,目前的2.0T發動機無論是在功率方面還是扭矩方面(尤其是低轉速扭矩的釋放程度)都完全可以徹底的壓制住2.5L自然吸氣發動機。

我們不否定各別企業的確有生產過一些“高轉速性能”版本的自然吸氣機頭,比方說日產配備在英菲尼迪上的VQ25VHR 2.5L NA(注意不是以DE結尾的低轉速機頭),利用超高的轉速可以輕鬆拉到7600轉可爆發出240P左右的馬力,以及本田的紅頭神機K20A,2.0L自然吸氣機頭,轉速可以達到接近9千轉,同樣也可以釋放出240P左右的馬力,單從功率上看這兩款性能NA的確有撼動T的實力,但不要忽視了扭矩的差距,我是開3.7L Q50的,如果拼01我可以輕鬆幹掉2T的邁騰,但我開當年的G25(VQ25VHR)拼同樣240匹的邁騰,卻根本跑不過,這裡就要引入一個扭矩的概念了。


K20A與VQ25HR都可以通過拉高轉速來獲得媲美渦輪機頭的功率,但這個“高轉速”是重點,3000轉以下的VQ25HR軟綿綿,5000轉以下的K20A更是鬆鬆垮垮,兩款神機都一樣的沒勁,可一旦VQ25突破3000轉、K20A達到5000轉,那都跟打了雞血似的,尤其是K20A完全是賽道的調教,時刻保持高轉速,永遠保持在5000轉以上(賽道跑法),試問這樣的發動機適合家用、民用麼?誰能在擁堵的馬路上把轉速拉到5000轉以上並保持?誰都做不到,可上不到5000轉,K20A就一點勁都沒有,肉死你,這就是平常總有人說NA肉,其實NA並不肉,只是路太擁堵,轉速上不去,由於NA普遍低扭差,轉速低,就沒勁,車也就自然肉了,況且這樣的高轉速性能NA現在幾乎已經絕跡了,目前2.5L甚至3.0L的自吸哪個採用這麼高的轉速?VQ25與K20A都是時代的產物,可遇而不可求的。。

如今是渦輪的時代,高性能NA幾乎絕跡,即使有,也不再適合擁堵的路況去開,路太堵一走一停的沒那麼長的距離讓您拉高轉速,總不能一起步就上5000轉吧?很簡單的道理。而渦輪機頭則不然,1千多轉,扭矩就開始釋放了,2千轉出頭扭矩峰值了,這樣所帶來的好處就是,油門輕輕一帶,轉速還不高,車就能跑起來,既有勁、還適當的省了一些油,走走停停的很輕鬆。。渦輪是大勢所趨,說白了這個大勢就是日益嚴酷的排放與日益擁堵的出行環境,在擁堵的路況下NA註定被限制住自身絕大的能量,而渦輪卻遊刃有餘。。

理論上渦輪遲滯永遠不可能消除,但通過更低的介入轉速與更好的變速箱可以將遲滯感降至最低,說實話現在的渦輪介入轉速都低(犧牲功率換低鈕)遲滯感存在,但幾乎感覺不出來的,別把自己當成“試車員”。

而渦輪機頭的耐用度更沒必要擔心,隨著渦輪技術的不斷完善、材質的升級等一系列變革,如今的渦輪機頭即使把發動機用廢,渦輪也不會壞,用個7、8年最多也就是換個“洩壓閥以及其它的一些傳感器”之類的,而至於渦輪的主題是絕對不會有問題的。


至於渦輪發動機的油耗嘛,我覺得可以這麼理解:功率相同,渦輪比自吸要省油。排量相同的話,渦輪比自吸要費油。。。

綜上所述,這是個渦輪的時代,是大勢所趨,渦輪註定逐漸的取代NA,無論NA曾經有多麼經典、平順,但這不是屬於NA的時代,所以2.0T比2.5L自然吸氣好。


非專業車評

題主的問題也可以看作是:發動機是帶T的好還是自然吸氣的好,只不過,題目把問題進行了限制。實際上,針對這一問題,業內已經爭論很久了,至今也沒有答案,可想而知,估計爭下去也不會有答案,因為這個問題本身就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可以說沒有“標準答案”。但是,從流行的趨勢上來看,近年來,顯然是帶T的發動機逐漸佔據了主流,而自然吸氣發動機正在逐漸被邊緣化,因此,很多喜歡自然吸氣發動機的用戶也只能望T興嘆了。

實際上,針對這一問題,並不需要問別人,而只需要問自己,自己覺得什麼好就是什麼好,沒有必要被別人的意見所左右。

但是問題既然擺在這裡,我們就可以進行一番探討,當然討論是不帶任何偏向性的。首先,我們先拋出幾個事實:

油耗方面:同馬力渦輪省油,同排量自吸省油。

保養方面:渦輪增壓發動機自然比自然吸氣發動機費用高,這點不必爭論了。

使用壽命:由於沒有足夠的資料可供參考,不能妄下斷言,但本質上,渦輪進氣量及進氣壓力高於自吸,氣缸內燃燒溫度更高,理論上壽命低於自吸,這也僅僅是理論上。

技術成熟:毫無疑問,當然是自吸發動機,技術不成熟帶來的諸多保養問題已經成為了渦輪增壓發動機困然消費者最大的毛病,不過好地科技在發展,現在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已不再像以前那麼嬌貴了,但是要說技術成熟還是比不過自吸的。

舒適程度:在這個問題上也是自然吸氣發動機佔優,因於渦輪增壓發動機有渦輪介入,動力輸出上不是很線性,介入瞬間會有突破加速的問題,而自然吸氣發動機則不存在這一點。


汽車觀察家

為了能更清楚的瞭解2.0T(渦輪增壓)和2.5L(自然吸氣)發動機到底誰更好,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比較。

1、價格方面。

帶T的發動機比自然吸氣的發動機價格高1萬元左右。

2、維護費用。

帶T的發動機比自然吸氣的發動機每次維護費用高300—500元左右。

3、油耗方面。

同等功率下,帶T發動機更省油,每100公里油耗低1—2個油。(參考附圖油耗對比)

4、功率和扭矩方面。

帶T發動機在功率和扭矩上都具明顯的優勢。(參考附圖功率&扭矩對比)

5、舒適度方面。

帶T發動機由於存在渦輪增壓的切換過程,發動機運行波動較大,震動較大,整車舒適性略差於自然吸氣發動機。

6、技術成熟度方面。

傳統的自然吸氣發動機技術已經非常成熟,故障率極低,本田可達到2.9%。

帶T的渦輪增加發動機故障率平均在10%以上。顯然傳動自然吸氣發動機更具優勢。

7、發展前景方面。

渦輪增壓發動機在油耗和動力,功率方面與自然吸氣發動機相比都具有絕對的優勢,更環保,更節能。雖然目前的故障率還有點偏高,但隨著技術的進一步完善和提高,在內燃機市場所佔的比例必然越來越大,更有發展前景。

從以上對比分析來看,目前2.0T渦輪增壓發動機與2.5L自然吸氣發動機各有優劣,但,隨著渦輪增壓的技術越來越成熟,渦輪增壓發動機必然成為市場的主流。


祥光008

現在主流2.0T基本上動力輸出感覺基本上要自吸的2.8才能抗衡...個別2.0T甚至需要3.0自吸來抗衡........2.5就算了吧...自吸目前來說唯一的優勢是平順性(尤其6缸的 4缸自吸個人覺得很一般 因為要拉高轉速才能出動力 但是4缸高轉速聲音普遍難聽 本田紅頭除外)和保養上有些優勢 其餘真的不佔任何優勢了


蠟筆小濤666

自吸還是增壓,其實這兩種發動機完全不同的兩種概念,不可以單純理解為排量高低,因為缸數不同、動力輸出模式不同,所以得到的感受也就不同。

就如同一個70公斤體重的人和一個100公斤體重的人,都可以舉起50公斤的槓鈴,但是他們作用的力矩、方法都會有些不同。而且後續能力也會有些不同。

2.5的自吸一般會採用6缸,而2.0t一般會採用4缸,這樣佈局實際就已經是完全不同的發動機模式。

同樣是100平方,三室兩廳和兩室兩廳功能劃分就已經完全不同,您能說哪一個好哪一個不好呢?只能說您的需求決定功能不同。

好,言歸正傳。這兩種發動機哪一個更適合您呢?

現在的主流是2.0t增壓發動機,為什麼?三個關鍵詞:省油、提速快、重量輕。

2.0t渦輪增壓發動機動力相當於2.6-2.8自吸發動機,但在低速行駛的時候,油耗基本相當於2.0的量,渦輪增壓提升的動力並不會增加油耗。

瞬時提速,它又可以達到2.6-2.8發動機的爆發力。

2.0t發動機比2.5自吸6缸發動機重量會輕一些,這對於常年行駛的車輛來說,也會降低油耗。

不足之處:增加了一個渦輪增壓器,將來維修費用會高。

提速會有衝擊感,特別是渦輪增壓器起作用的時候,會有頓挫感,不夠平順。剛開始開增壓的車,會有一些不適應。

4缸車噪音相對於6缸車,會大一些。而且抖動會大一些。

以上是2.0t的發動機的優劣之處,反之就是2.5升6缸車的優劣。

6缸車最大的優點就是平順,過去銷售顧問最喜歡的銷售技巧就是打開引擎蓋,在發動機上立一支菸,然後點火,煙不倒。這一招,不知演繹了多少次,也成功了很多次。

當然,需要強調的是,我所講的2.5是6缸車,也有很多2.4升發動機是4缸車,那就沒有可比性了,肯定是增壓的好。

現在6缸車已經很少了,主流就是4缸2.0t。所以我建議還是隨大流,2.0t吧。


汽車人甲君

看誰的生產成本高還有工藝技術標準。有的2.5自吸發動機最大馬力235匹,比2.0T馬力還高,油耗也低過2.0T,實際使用也棒,所以......在車價逐年下降的時候排量也逐年減少,工藝技術發展只是一個小小的藉口。


Adam58281548

我有一vq25的自吸,還有一1.4雙增壓,vq就不說了,懂的都知道名聲。我要說一下1.4的,號稱當年全球十佳。結果一萬多km拉缸了。現在九萬多km,又開始不正常了。如果要省心,就不要徳國車了。


肥仔隻手細個河蘭豆

不是好不好問題,T字是在國內政策催生出來的,所以T字主流是國內政策造成的 以前就有T,但是沒有流行的原因也是技術問題,渦輪耐久度,誰也不會買個幾萬公里就會壞的渦輪車,就好比轉子發動機,壽命是個問題,雖然他優點也那麼多。單比較機子,前面有人回答說的很贊同,同馬力渦輪省油,同排量自吸省油,這是在單純畢竟機子不算在裝在車上測試出來,因為車重佔大頭,還有開車手法也不一樣,一些小因素影響著車輛的油耗。至於自吸與渦輪熟好熟劣,他各有特點,渦輪介入自然起步要比自吸強,同排量下,當然渦輪保養要求高,必須全合成你若加礦物也無所謂,渦輪介入的突兀問題,好像沒有誰家說這個問題徹底解決吧,介入之前1.5肉的一13,你覺得不肉就不肉,別和我說你1.5t不肉,介入就咯噔一下來勁了,推背來了,還有就是前百1.5t確實強於自吸,但是後期過百跑高速,高速超車後期加速就軟了,畢竟排量在那呢,1.5t適合市內的路況,市內路況能跑一百那是空城吧。總之自吸渦輪各有各的好,不能一概而論說自吸完美,也不能說渦輪多麼暴躁。看自己需求,畢竟還有在堅持的自吸廠商。還有就是我選的2.0自吸,馬自達昂小車加2.0,和1.5t思域會遜色,但是也不至於不堪。


篴薚

其實表面上我們來看,汽車的渦輪增壓是有助於動力的提升,一般情況下1.5T的馬力可以達到1.8L的馬力效果,而且會更節油一些,但這僅僅是理論上的情況,實際的路況、車速和調校還有很大的差異!

一、自然吸氣式發動機

是在不通過任何增壓器的情況下,大氣壓將空氣壓入燃燒室的一種形式,空氣靠活塞的抽吸作用進入氣缸內。其工作方式最簡單。

自然吸氣的加速很平順,線性感很強,也就是說給油就有力,在加速過程中十分平順,油門反應很及時,現在大多數汽車使用自然吸氣式發動機。

二、渦輪增壓式發動機

渦輪增壓是利用發動機的廢氣帶動渦輪來壓縮進氣,從而提高發動機的功率和扭矩,使車更有勁。

主要是通過發動機排出的廢氣衝擊渦輪高速運轉,從而帶動同軸的壓縮機高速轉動,強制地將增壓後的空氣壓送到氣缸中。

渦輪增壓主要是利用發動機廢氣的能量帶動壓縮機來實現對進氣的增壓,整個過程中基本不會消耗發動機的動力,擁有良好的加速持續性,但是在低速時渦輪不能及時介入,帶有一定的滯後性。

那麼問題來了,渦輪增壓式發動機到底怎麼樣?

(1)渦輪增壓的優點:一臺發動機裝上渦輪增壓器後,其最大功率與未裝增壓器的時候相比可以增加40%甚至更高。

就拿我們最常見的2.0T渦輪增壓發動機來說,經過增壓之後,動力可以達到2.5L發動機的水平,但是耗油量卻比2.5L發動機並不高多少,在另外一個層面上來說就是提高燃油經濟性和降低尾氣排放。

(2)渦輪增壓的缺點:渦輪增壓的確能夠提升發動機的動力,但它也有一些缺點,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動力輸出反應滯後。一般經過改良的渦輪增壓也要至少2秒左右來增加或者減少發動機動力輸出。如果突然加速,瞬間會有提不上速度的感覺( 當然了,這也要看購買車型的調校參數)。

綜合以下的比較可以看看:

價格,

2.5L和2.0T在價格行相比,至少要便宜2萬,如果加兩萬買1.6T的車。後期使用、保養維修上渦輪增壓也要比自然吸氣的貴很多。所以購買2.5L的更省錢。

舒適性,渦輪的功效只有在汽車廢氣量排放達到一定的程度才會體現出來,汽車行駛速度慢和剛啟動的時候並未使用渦輪,這樣動力輸出反而會落後於自然吸氣式。所以不管是開還是做2.0L的都會感到更加舒服。

節油對比,2.5L足夠保證能在高速上安全行駛,不用帶T的也可以,帶T並未真正節省多少油。而且要得到很大的動力之後渦輪才會開始工作,其實跟自然吸氣式的油耗差不多。

節能,渦輪增壓的排量更小,而且對尾氣加以利用,這點很符合現在節能減排的趨勢,這也是渦輪增壓的一個很大的優點

其實也在於發動機廠家的調校,像本田的“地球夢發動機”就是自然吸氣,但調校和排量馬力都很好,2.0L和2.5L這兩種發動機各自都有優缺點,出於不同的考慮,選擇自己需要的那種!


傑美車品改裝

說哪個好都不一定,但如果是我我會選擇2.5自吸發動機。

但我沒錢,我只買得起1.8排量及一下。

1.8排量我願意要渦輪增壓。

2.5排量我願意要自然吸氣。

2.0這個排量比較尷尬。


分享到:


相關文章: